汽車行業算不算夕陽產業?這個問題放在三五年前,或放在今時今日,答案都應該説:“不,不是。”
三五年前,車市仍處在C端購買蓬勃期,我們甚至相信了某些預測,中國汽車年銷量可達4000萬輛;三五年後,很多打工人捂緊了荷包,導致車市數據不再像2018年前那麼好看,卻發現,越來越多的投資都湧向了汽車,而且都是跨界,比如大家近來津津樂道的華為造車、滴滴造車、恆大造車、寶能造車等等。
“華為造車”近日在心聲社區發佈《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明確提到,“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先不論傳言,華為近些年在汽車領域的活躍程度大家有目共睹。
曾聽過這麼一句話,很有道理:“錢是最聰明的東西,錢是最負責的東西。”種種投資現象或可表明,汽車行業仍然是蓬勃向上的,但未來最值錢的不是汽車本身,而是基於汽車這個載體帶來的其它價值。
所以,未來主導這個汽車行業創新價值的是車企麼?未必了,至少不是車企裏的傳統業務單元。是用户麼?當然更不是。在商業邏輯中,“客户至上”是一種攬客手段和服務口號,而產品思維最終是為商業模式和企業利潤服務——一套優秀的產品,可以包裝成一副解決用户所有痛點的樣子,比如滴滴最新發布的定製網約車D1。
這台由比亞迪生產的,看起來人畜無害的粉綠純電小車,將打開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滑門設計+迎賓燈帶來的專屬尊貴感、可以實現功能遙控的智能化設備、為司機定製的超級座椅等等,一切都太能勾起大家的體驗好奇心。
一種新的模式一定會觸動舊有鏈條,首先緊張起來的是汽車租賃公司,至於出租車公司的牴觸就更不用説了。目前得到的消息是,滴滴稱不會享有產權,而是交給合作經銷商,滴滴司機向合作方去租賃車輛,這個合作方是誰不得而知。今年以來,滴滴在全國各地推行“中心倉”制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扒一下它和傳統租賃公司的關係。另外,必須要交代的是,早在2015年,滴滴和比亞迪就合作成立了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曾用名為“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另外,D1採用里程計費模式,意思是它壓根就不需要向比亞迪支付昂貴的整車採購費(據説每公里支付比亞迪2元),然後比亞迪和滴滴共享利潤分成,利潤由誰創造呢?當然就是廣大的司機朋友和乘客朋友,這麼説來,不把新車設計得可愛一點、好玩一點、開得舒服一點,誰去打工,誰去消費呢?滴滴依然還是堅持“共享出行”,不過這個共享的涵義確實和剛開始不大一樣了。
比亞迪和滴滴願意花三年時間打造這個模式(注意:不是打造一款車)也許是基於對未來的一種判斷,按照滴滴總裁柳青的展望,到了2050年,“那個時候,北京的六環內將不再有大型停車場,因為共享和智能技術的進化,大部分人都不再需要買車,也不再因為出行的各種場景而焦慮。”
網約車使用率的快速增長,已然形成了上、中、下游的產業鏈,這背後還有一大堆的大數據資產。在D1的發佈會上,滴滴強調,它們將以18個月為單位進行迭代,而且是軟硬件同步,連D3、D4都已經安排上了。滴滴出行創始人、CEO程維預測,到2025年,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過100萬台。有人分析推算,這將是2025年網約車市場的一半規模——至於相關政策是否允許一家做大,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滴滴牽手比亞迪,一頭扎進造車領域,而華為官方卻為了平息相關言論,幾度發聲——造車本身的科技含量、經濟前景,哪能和5G時代下的ICT技術相提並論?怎麼就有人樂此不疲去傳華為造車,並且去信呢?華為在國內找頭部車企合作,將自己的智能屬性植入對方大腦,難道不夠省時省力省錢麼?所以,造車還是不造車,看你怎麼去理解了。
11月14日,長安汽車宣佈,它“正與華為、寧德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據悉,三方合作項目在長安內部代號為CHN(長安+華為+寧德時代),首款產品已完成前期研發,明年底投入量產;除此之外,長安汽車還發布了“會進化的智能架構”——長安方舟。三巨頭牽手引起多大影響,從長安汽車股票這幾天表現可見一斑。
相比滴滴和比亞迪的牽手,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朋友圈組合其實更能被理解是一種必然。長安是汽車行業裏自主研發的排頭兵,華為更是積累了通訊、算法、芯片領域的深厚資源,一個承載着中國品牌在汽車工業領域的超越之夢,一個承載着中國在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制高點之夢——兩個本來看似沒有交集的目標,在5G來臨的時代終於可以牽手了。從1G時代的空白,再到2G、3G時代的跟隨,4G的同步並催生 “萬物互聯”,終於來到可以讓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深度結合的5G時代——燃油車時代,中國車企想憑藉“三大件”去彌補近百年的技術差距太難了,但在電動車時代,靠智能網聯汽車去實現超越,可以説是令人興奮的大國之夢。
曾看到這麼一組數據:“當汽車智能化滲透率每提高 1%,全球汽車零部件(除美國市場外)市場擴大 33 億美元;若智能化和電動化同時提高 1%,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將擴大 60 多億美元,以此作為測算依據,若智能化+電動化滲透率共同提高 50%,全球將新增超萬億元市場。”
萬物互聯時代,萬物皆為載體,最值錢的其實那一張網。所以,你會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經濟學愛好者,都在將我國的智能手機發展和當前的汽車行業做比對,由此也不難理解我們為何會引起特斯拉,一如當年為何會讓“蘋果“又大又紅。
撇開恆大、寶能這種從房企跨進汽車領域的看不懂系列,智能網聯新戰場裏的活躍勢力可分為三組,第一股是BAT陣營(百度、阿里、騰訊)為首靠流量起家的互聯網公司,它們的短板在於不夠了解工業製造,第二股是格力電器、富士康等製造龍頭企業,它們的短板在於沒有云計算能力,第三股是以華為為代表的ICT公司,而華為就是B端C端都玩得開的那一類。
年中發佈的《2020泛汽車與大出行領域CVC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週期,過渡到物聯網產業週期。2020年就是物聯網產業週期的起點。”而這個新週期中,企業風投(也就是CVC,非金融企業設立的獨立投資子公司或者投資部)將成為核心紐帶。
據這份報告,2019年,企業風投投資額佔到國內整個汽車和出行行業總投資額的34%,其中絕大部分企業風投來自於整車廠和科技企業。一面是車企投資自動駕駛和能源科技,一面是科技企業投資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和相關產品。拿騰訊舉例,僅它一家就投了60個項目,重點就是整車製造、出行服務和汽車金融。早在2017年,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就以18億美金入股特斯拉,成為其第五大股東……
那麼,會有很多車企淪為代工廠麼?這其實是個不算差的結果。
或早或晚,由廣大普通消費者掌握的方向盤將越來越多被車聯網取代。不過,萬幸在於造車的上下游鏈條遠比手機複雜得多,耗錢、耗時又佔地方(現在發改委開始清查各地的新能源汽車製造項目,佔地也很難了),所以“造車”環節實在不容易被取代,這將是不少汽車企業的最後一張保命符;另外,所謂自動駕駛的出行方式還有賴強大廣泛的基礎建設,作為普通消費者恐怕也至少需要一兩代人去適應——當然,危機意識強的車企早已選好優質合作對象“帶資進組”迎接智能網聯時代,而活不下去的車企,可能未來連代工機會都沒有。
關注車業雜談,一起聊車、玩車、侃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