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0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穆朗瑪峯峯頂開展測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攝)。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2020年12月25日,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分包裝車間內檢查產品包裝質量。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2月23日,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工作人員查看蔬菜長勢。該中心以科技產業孵化轉化機制為先導,引進京津高科技企業和科研團隊入駐,重點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製造三大產業集羣。 新華社記者 王 曉攝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啓之年,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面向未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於核心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難題,關鍵是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

突破科技創新關鍵點

本報記者 常 理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開啓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5年,科技創新任務艱鉅。

“從國際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動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進。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納米科技等迅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加速向各行業領域滲透,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我們必須迅速搶佔制高點,在世界科技舞台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説。

唐華俊表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業科技肩負新使命、需要新變革。“我們要認清形勢、明確方向,搶佔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制高點,突破農業科技創新關鍵點,把握農業科技創新落腳點,加快農業科技現代化,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性、根本性和決定性作用。”

從國內看,我國全面開啓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科技必須牢牢把握主動權,確保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要完善農業科技體系,努力提高科技支撐和引領鄉村振興的供給能力和保障水平,優化佈局、調整方向,努力提高科技供給結構和質量。

唐華俊建議,要強化農業基礎前沿與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持續開展合成生物學、作物高光效、農業生物固氮、固定雜種優勢等基礎前沿研究,努力搶佔前沿競爭制高點。圍繞現代種植養殖業、智慧農業、都市農業、太空農業、未來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強化新興交叉學科建設。

同時,要以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拓展農村科技和高端智庫影響力。根據畜禽和作物產業變動趨勢和區域發展需求,優化區域中心佈局和科研團隊佈局。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學科基礎前沿創新需求,謀劃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觀測台站、試驗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創新平台佈局。

對於人才隊伍建設,唐華俊建議,要健全以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人才年輕化,加大對無“帽子”、有貢獻人員的支持力度。紮實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全球創新競爭新形勢的高水平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尚智叢

握緊創新發展主動權

本報記者 郭靜原

為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必須深化改革,將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尚智叢表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國紛紛調整國家戰略,以科學技術作為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利器,中國也不能置身事外。

“當前,知識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其積極作用甚至超過資本、勞動力、土地和原材料等。”尚智叢説,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要順應歷史潮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尚智叢表示,我國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過程中仍面臨兩個瓶頸。一方面,缺少原創性科學技術思想。“我國是一個科技後發國家。20世紀以來,我國一直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先進技術,缺少能夠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原創性科學技術思想。加快科學技術發展,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尚智叢説。

另一方面,科學技術與生產生活的結合還不夠密切。尚智叢認為,把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生活,需要有效地組織知識、資本、人力、土地、原材料及各種社會資源,支撐經濟社會建設,“要加強科學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各環節有機銜接,助力科技創新的社會價值得到充分實現”。

如今,在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的賽道上,越來越多的“中國選手”奮起直追。“以5G發展為例,我國已成為5G技術、標準、產業、應用的引領者之一,這順應了移動互聯時代的技術革新趨勢,也滿足了我國大規模、更便捷的通信需求。但是,我國高端通信技術產業鏈仍不完善,還需要不斷強化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尚智叢説。

“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目的是‘讓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生活’,也就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尚智叢建議,面對新時代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必須清楚認識和判斷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面臨的風險與挑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以自主創新為根本,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注重原始創新,集合優勢資源,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強化創新引領產學研用結合,充分調動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

打好種業“翻身仗”

本報記者 常 理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提高良種自主可控能力。

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十三五”以來,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

“總體來看,我國種子供應有保障,但種業技術和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一些品種、領域和環境如果出現斷供情況,會影響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説。

從品種來看,我國水稻、小麥雖然單產較好,但品質仍有待提升。在大豆和玉米方面,我國大部分品種單產只有美國的60%左右,這主要是受品種改良水平和栽培條件、生態環境制約。“近年來,我國不僅在玉米改良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還對作物的品質、抗病性、抗蟲性、節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種業‘翻身仗’。”萬建民説。

打贏種業“翻身仗”要做好哪幾項工作?萬建民表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重點研發不依賴受體基因型的高效遺傳轉化體系、新一代雜種優勢利用技術、無外源基因無基因型依賴,以及特異性強或廣適性高效基因組編輯技術、組合誘變技術、新型育種芯片和基因高效分型技術等育種關鍵技術,推動種業關鍵技術原始創新。

萬建民表示,還要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以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為對象,重點攻克並建設高通量、規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鑑定平台,研製種質資源基因型鑑定和表型精準鑑定的質量控制體系,發掘攜帶優異基因資源種質材料,加快建成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國家作物種質庫。

此外,要圍繞新時期國家重大需求,面向我國糧食主產區,加快培育環境友好、資源高效、優質和高附加值專用,以及適宜輕簡栽培和機械化生產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種;重點培育優質綠色超級稻、優質功能水稻、優質節水小麥、抗赤黴病小麥、耐旱宜機收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優質蛋白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新品種。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

提升科技核心競爭力

本報記者 佘惠敏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

“當前,我國科技核心競爭力還不夠強,這與我國科技發展階段性水平有關,同時還存在一些制約科技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表示,體制機制障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我國科研人員大致分佈在國家科研院所、高校、國企、民企、新型研發機構。其中,水平最高的科研人員主要集中在國家科研院所、高校、國企中,而這部分科技人員的流動受到某些制約——收入不能用市場化機制來定價;身份認同是國家工作人員,不方便在國家機構和民間機構間自由流動。

二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組織制度。目前,重大項目攻關還依託於體制內院所、高校、國企等,很難做到匯聚體制內外的科研力量一起來解決“卡脖子”難題,缺乏可以吸納和動員廣泛社會力量的大平台。

三是科研機構的開放交流制度。我國科研機構開放程度不足,研發崗位和研發經費難以提供給外籍科學家。科學發現需要跨文化跨國界的交流碰撞,歐盟、日、韓等都有大量課題和經費向全世界研究者開放,而中國科研機構中外籍科學家佔比非常低。

四是科研經費的籌集和分配製度。當前,我國基礎研究類項目,因不能馬上見到經濟效益,企業不樂意投錢,基本由政府出資支持。而發達國家中的基礎研究經費,很大部分來自社會資金,如企業捐贈、基金支持等。一些解決“卡脖子”技術的科學項目,也存在同樣問題,缺乏社會化資金來源。

如何破除上述體制機制障礙?趙剛建議,要推進院所制度改革,讓體制內科研機構擁有更大自主權,暢通科研人員在體制內外不同科研機構間的流通渠道。同時,大幅增強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科研機構、民營企業的科研力量,要給予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和項目經費扶持,還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國家科技項目、科研經費,要拿出一定額度向國外科學家、科研機構和企業開放。此外,支持各類社會資本進入科研領域,鼓勵成立支持科研的公益基金,對企業資本投入科研給予税收減免等優惠政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48 字。

轉載請註明: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