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超級黃金週來了,旅遊進入了旺季。在各大出行服務平台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
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
買時容易“誤操作”
“一不小心手滑買了”“看訂單金額才知道買了”“買完之後後悔了”,在使用出行軟件時,你有沒有這樣“手滑”的經歷?
中證君近日在某出行平台上購買機票提交訂單時,發現頁面彈出“航意航延組合險”窗口,中證君並未勾選圖中的任何一項,而是直接點擊了“去支付”按鈕,本以為到了付款界面,結果再一次彈出了“您尚未添加出行保障”頁面。
來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彈出的窗口中,中證君差點習慣性點了右邊的確認按鈕。
遇到上述情況的不止中證君。據中證君身邊朋友和網友反映,不少在線出行平台通過頁面設計“小技巧”誘導用户無意間選擇某項附加選項。
一位互聯網公司人士向中證君分析:“某些平台會在交互設計上,用高亮顏色突出某個按鍵,抓住用户眼球,引導用户點擊。”
另一位人士表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左邊選項代表‘是’,右邊選項代表‘否’,但這個APP卻把這個選項顛倒,這就很容易讓沒有購買保險需求的人誤點‘是’,從而購買此類保險。”
購買航空意外險、航班延誤險等選項,已經成為很多在線訂票平台頁面的“標配”。
來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圖
此外,酒店取消險的“出鏡率”近段時間也有所升高,其購買提示看起來頗為誘人,很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購買心理。
中證君試着在出行平台預定了一間6天后入住的酒店,預定頁面顯示,“您將在5天后入住,行程變更未入住在理賠範圍內最高可賠90%房費”。
來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圖
另一家出行平台酒店取消險的購買提示看起來更“誘人”,不僅“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賬”,而且賠付金額也比前述APP更高,“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賬”,讓人很難不心動。
來源:某出行平台APP截圖
理賠“難於上青天”
“對於商務人士來説,出行計劃變更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一些出行保險如果真的像商家聲稱的那樣,取消可以賠付部分費用,那我覺得很有必要購買。”某消費者表示,但事實卻非常讓人失望,“當真的遇到問題時,卻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和‘自己以為的保險’大相徑庭”。
以“最高賠付90%房費”的酒店取消險為例,中證君在某在線出行平台相關頁面並不明顯的圖標上,打開保險條款,發現只有遇到17種情況時,才可以申請賠償金額損失的90%。如“指定入住的客人身故、遭遇意外傷害事故致嚴重受傷或罹患突發性疾病,經當地醫院醫生診斷不宜繼續原定行程”“酒店入住前15天內因下列事故之一而致使被保險人取消酒店預定……”
圖片來源:某出行平台APP
某消費者表示,“看完這17條,感覺自己在看‘意外險’的保險條款,而非酒店取消險。對於取消險來説,這些條款未免太過嚴苛。”
根據部分消費者反映,説好的“快速到賬”,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一些消費者被拒賠,在線出行平台客服稱“無理由取消險”並不是指所有的取消行為都能獲賠。有消費者提出質疑:“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當真的出現上述原因而需要理賠時,則要提供一系列材料,如醫生診斷證明、醫藥費單據等,非常麻煩。一些消費者的理賠訴求,還被出行平台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理賠時間長達數十天。
很多消費者直言,理賠如此之難的“酒店取消險”簡直就是“坑”。
有資深保險從業者表示,市面上的酒店取消險,都會有限制條款,可以“隨意取消”的幾乎沒有。按照法規要求,保險在銷售時都應該盡到告知義務,消費者在購買時也一定要仔細閲讀條款。
而航空延誤險的理賠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改簽後不能順延,導致保費被“薅羊毛”,遭致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圖片來源:微博
某保險業分析人士表示,航延險無論從風險損失的角度,還是從保險利益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問題的。因為保險解決的是經濟損失的問題,這個損失是實際存在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而航班延誤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什麼則比較模糊,可能就是你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這個成本很難衡量,損失無法界定,保險標的也無法界定。
“保險公司賣航延險,別説賺錢,不虧錢就很牛了。那為什麼保險公司還願意出這樣的產品,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獲客方面的考量。”上述保險業人士表示。
編輯:亞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