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自動駕駛超級獨角獸們有個共同特點:都在用中國激光雷達!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科技

【編者按】美國頭部自動駕駛公司,除了Waymo,美國各領域頭部自動駕駛公司,都採用了中國禾賽的激光雷達。

本文轉載自車智,原作者Michael Yuan;由億歐汽車整理,供業內人士參考。


在全球自動駕駛的格局中,中美兩國一直走在最前面。在Robo-Taxi、Robo-Truck、Robo-Delivery等各細分領域,都能在中美找到對應的玩家,甚至,中國的玩家會更多。如Robo-Taxi領域,美國有Waymo、Cruise、Uber ATG等,中國有Baidu Apollo、Pony、AutoX、WeRide、DiDi、DeepRoute等。 

除了在場景玩家更多外,在自動駕駛產業鏈,則有着更多的玩家。例如,L4級別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傳感器——激光雷達,中國的玩家有着後來者居上的趨勢。

都説Velodyne是激光雷達鼻祖,但中國禾賽則拿下了更多的自動駕駛訂單,雙方達成的專利互相授權合作,這更能幫助禾賽拿下美國自動駕駛公司的訂單。 

據車智君瞭解,美國頭部自動駕駛公司,除了Waymo(一直都是自研所有自動駕駛軟硬件),包括累計融資高達82.5億美元(目前全球第一)的通用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創下初創公司單輪9.4億美元融資記錄的Nuro、被Amazon以創紀錄的12億美元併購的Zoox等美國各領域頭部自動駕駛公司,都採用了中國禾賽的激光雷達。

累計融資金額接近100億美元的美國超級獨角獸自動駕駛公司,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中國禾賽的激光雷達。實際上,中國的頭部RoboTaxi自動駕駛公司,很多也都採用禾賽的激光雷達,如百度Apollo、Pony、WeRide、AutoX等。 

車智君發現,在2019年加州交管局公佈的測試里程前15名的RoboTaxi玩家中,其中超過10家採用了禾賽激光雷達作為主雷達。這是否意味着,以禾賽為代表的的中國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前夕,有機會在激光雷達這個自動駕駛行業新增傳感器零部件行業,跑在全球行業的前列。

L4自動駕駛對激光雷達的新需求

從2009年,谷歌X實驗室開始研究無人車,拉開了新一輪的自動駕駛研究大潮,尤其是2014年-2016年,中美兩地相繼湧現了大量的自動駕駛公司,分別耕耘在各個細分場景。並且出現了兩大技術路線:一個是計算機視覺為主的路線,一個是激光雷達為主的路線。 

經過超過10年的發展和驗證,激光雷達被證明了迄今為止,是實現L4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的必備傳感器,全球從事L4級別自動駕駛的公司,包括初創公司和大公司,都採用了激光雷達,並且大多數都是採用採購採購激光雷達而不是自研的方式。 

目前,各個自動駕駛公司的軟硬件平台,經過了數次迭代,並且隨着技術的演進,對激光雷達這個自動駕駛最主要的傳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可靠性、穩定性、識別的精度、點雲的質量,甚至是開始考慮車規級了,為即將到來的量產做準備。目前,L4級別自動駕駛正處於量產前的緊張測試階段,任何一個自動駕駛玩家,都希望自己的技術比對手更先進,這就需要更好的軟件架構、更好的硬件平台,包括更好的激光雷達。

這也意味着,新成立的激光雷達公司失去了和客户共同迭代成長的機會,更為成熟的玩家,將會具備明顯的優勢。有部分自動駕駛公司,可能會選擇自研激光雷達的方式,例如Waymo,但世界上只有一個Waymo,因為谷歌願意源源不斷的現金支持,首輪融資就能融到破紀錄的30億美元。

但,投入和產出不一定成正比。例如,在2020年初,Cruise進行了一定規模的裁員,並且裁掉了激光雷達的技術小組,這意味着其放棄了自研激光雷達的路線,因為相比之下,市場上有着性價比、成熟度更好的選擇,目前,Cruise用的是禾賽的激光雷達。 

由於自動駕駛技術處於量產前的緊張測試階段,需要的激光雷達在可靠性、穩定性、性能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要求展示了對車規級產品的訴求。就在昨天9月1日,禾賽發佈全新的旗艦產品Pandar 128,一款瞄着車規級要求打造的主激光雷達。 

如何打造車規級激光雷達

目前,只有奧迪A8曾經採用了Ibeo的低線速激光雷達,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款車規級激光雷達,幫助奧迪A8實現了L3級別的自動駕駛,但,這個功能在中美等地都沒有激活,因為法規不允許。 

按照部分車企的規劃,在未來3年內,會陸續標配實現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例如沃爾沃宣佈會在2022年量產標配激光雷達的新車型,並且希望在高速公路場景實現自動駕駛的功能Highway Pilot,按照沃爾沃對Highway Pilot的定義——打造特定公路的無人駕駛系統,這可以認為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 

正因為車企開始規劃了L4級別自動駕駛,對於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而言,必須跟上車企的步伐——對車規級激光雷達的訴求。車規級的要求,要遠遠高於消費電子級別的要求,需要零部件產品從設計到製造到驗證到生產再到規模化應用,都需要適應車規級的要求,並且需要大量的驗證工作。 

一方面是對更高性能的訴求,一方面是對車規級的訴求,兩者疊加,對激光雷達廠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64線到128線,其技術難度是呈現技術級的增長,包括功耗、散熱要求、抗干擾難度等,還要符合車規級要求,Pandar 128的挑戰更大了。

作為一家為市場頭部自動駕駛公司長期供應主激光雷達的公司,禾賽看到了客户的需求和需求背後折射行業的發展趨勢,並且面臨着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Pandar 128就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來的。 

在性能上,Pandar 128相比此前的Pandar 40/64產品,提高了線速和點頻,平衡了垂直和水平分辨率,從而讓點雲更精細化;在體積上,此前的激光雷達像是車輛頂着個大秤砣,讓很多用户難以接受,未來的激光雷達,一定是嵌入車內的,Pandar 128正努力朝着這個方向前進,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自動駕駛從業者曾經有一個擔心,激光雷達之間彼此對射,會產生干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andar 128發出的每一束激光都有自己的密鑰,每一台激光雷達都只能接受和識別自己發出的光(利用反射光進行物體形態甄別),因此可以避免激光雷達的彼此干擾。 

前面提到,自動駕駛行業對激光雷達的訴求瞄準了車規級,為了滿足用户的需求,Pandar 128從設計開始就奔着滿足車規級要求去。期間,進行了DV超過50多項測試,包括電氣、機械、氣候、密封、材料和電池兼容等車規級測試,典型工況下設計使用壽命大於3萬小時。

除了要滿足更高的性能,激光雷達作為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還需要過ISO 26262功能安全標準,以及ISO21434網絡安全標準,禾賽的車規認證並不會太久,從而滿足車企對量產的要求。 

只有拿到了車規級認證,才算是拿到了量產的門票。激光雷達作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從目前L4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前的測試需求,到將來的量產應用,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趟過一個個坑,任何一家激光雷達公司,不管是採用機械式還是MEMS還是純固態,都需要經歷類似的歷程,成功的經驗會避免踩一些雷。 

隨着自動駕駛的到來,汽車行業在未來對激光雷達的需求將會非常大,有機構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會有86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其中340萬輛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520萬輛為輔助駕駛功能汽車,如果每輛車都需要一個高分辨率的圖像級激光雷達,僅是中國市場都將達到千億美元級別的市場規模,市場之大足以容納不少的玩家。 

對於中國激光雷達的公司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參與汽車行業變革過程中帶來的新機遇,隨着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和自動化的過程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將會上車,並且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