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爭奪產業互聯網,京東周伯文:新基建要讓中小企業獲益
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巨頭爭奪的戰場,周伯文認為,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根本一定來自於中小企業的成功。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原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視頻截圖 “新基建的核心和本質是要打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長期投資。”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6月20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二十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中國企業家生態大會上,展望了中國“新基建”的未來。 “過去幾十年,中國依靠龐大的人口紅利,在改革開放的政策下釋放出了生產力。未來,我們的接力棒要轉移到生產工具的優化,特別是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助力產業從量變到質變。” 當下,對於大型互聯網公司與技術驅動型企業來説,新基建無疑已經成為最大的國家戰略性紅利。如何加快其從戰略層面轉向產業落地的步伐,是京東集團技術掌門人周伯文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作為面向未來的投資,周伯文認為,“新基建的發展速度主要取決於如何形成企業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閉環。” 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政府搭台指引,也需要像京東這樣的龍頭企業發揮示範性作用,為更多企業提供技術平台,幫助他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用户體驗,通過價值提升,形成價值閉環。 如何打造“新基建”價值閉環? 新基建對所有企業來説,無疑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 “新基建中,新舊動能轉換的長期投資並不是一個短期刺激,而是產業發展進步的長久性動力源泉。”周伯文説。 過去,企業之間的爭奪主要圍繞着流量消費互聯網展開。現在,廝殺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紅海階段。比拼到最後,“都是價格戰的爭奪”。但如果將目光轉向競爭鏈條的上游,會發現在產業互聯網層面,還有許多藍海可以進入。 周伯文認為,新基建的核心和本質是要“打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長期投資”。 其中,人們可以先對最早爆發的領域給予關注。周伯文列舉了特高壓、城際高鐵、新能源充電樁、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5G基建等七大可能將率先吃到紅利的行業,它們將共同連接和打通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成為創造孿生數字中國的基礎設施。 此外,新基建已不僅是當下經濟界、企業界的核心命題。延展到科技界,隨着物理理論發展進程變緩,如何打通物理與數字世界,也是全球前沿科技關注的主要命題。 “今天的新基建是要創造比特、神經元、量子位三位一體的未來數字世界。未來,我們會看到三者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全新的世界,出現新的場景、新的算力,同時提供智能化的新動力。”周伯文説。 站在科技視角看,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有何不同? 周伯文認為:傳統基建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移動原子;而新基建是在數字世界裏,搭建以比特為基本單元的信息高速公路,“而移動原子的成本遠遠高於移動比特”。 例如,疫情中,大量公司採用遠程視頻會議,避免了原子的移動。而用户在京東購物,網上下單、貨物送達很大程度上也是減少了在商場中的移動。 “在京東618購物體驗中,從下單到貨物送達,包含了大量人工智能、大數據優化環節,讓我們能更高效、更聰明地移動原子。” 新基建的機會顯而易見,但對於企業家來説,投資需要看到回報。作為面向未來的投資,如何形成“新基建”投入與產出的閉環?周伯文認為,這主要需要三個環節。 第一,新基建是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投資,需要政府搭台、政策指引、財政支持、企業參與。 第二,要幫助政企實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打造合理的回報路徑。其中,龍頭企業要發揮帶動作用,建立信心、標杆示範,利用平台賦能產業,形成投資建設、回報路徑、價值評估的閉環。 第三,企業要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户體驗。特別是中小企業家在垂直賽道上要致力於打造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體驗,通過價值提升,形成數字化投入到社會總體價值提升的閉環。 京東上馬新基建 作為頭部互聯網企業,同時也是中國首批將實體經濟搬上互聯網的公司,多年來,京東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勢能,並是少數具備互聯網基礎設施提供者的公司之一。 由於堅持長期全品類、B2C、智能物流,京東一頭連接着產業互聯網,一頭連接消費互聯網,拉通了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供需兩端,觸達和洞察從生產製造的每個環節,從創意設計的每個環節,一直到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到售後各個環節,京東打造起了與實體經濟的四大連接、十大融合,拉通了雙網之間的供需兩端。 作為產業互聯網、城市新基建的同行者,京東的技術底座亦是基於融合“ABCDE”戰略。京東供應鏈的核心業務,包括零售、物流等,在智聯雲上均能以智能供應鏈、核心一體化、全場景、全鏈路數字化等基礎設施模式進行輸出。 “京東的能力,目前已成熟並已適合對社會輸出和產業賦能,將助力於實體經濟數字化,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周伯文説。 對於如何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周伯文做了舉例説明。 當前的製造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是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嚴峻、創新難度和門檻在提升。而作為平台企業,京東擁有的大數據、AI技術、雲計算和在交易中積累的行業與用户洞察能力,如何將這些能力最大化地釋放給合作伙伴?京東正在進行持續轉型,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全流程能力,為企業從設計、外觀、創意、包裝、生產等各個環節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服務,推動製造企業進行產業升級。 例如,618前,京東通過人工智能開放平台,大規模分析了京東客户的商品反饋,通過AI能力和自然語言理解與路徑識別,挖掘了用户對冰箱的特徵偏好,並模擬冰箱的生產屬性,設計了數百個耗電量、重量等連續屬性,以及顏色、彩紙、單門雙門等離散屬性。基於此,京東聯合格力,通過C2B智能反向定製,推出了一款冰箱。通過上述流程設計,此款冰箱的生產週期縮短了80%以上,幫助格力節約了生產和決策成本,從而將更多優惠讓利給了消費者。在618期間,這款C2B智能定製冰箱實現了很好的銷量。 未來,京東也將嘗試通過全自動化、全流程、全智能化的C2B定製,推動更多行業和品類,進行上游生產企業的柔性生產和按需定製,實現經濟規模和效益的可持續支撐。 企業共生 在新基建的大環境下,企業協同關係將如何發展? 周伯文提出了自己的暢想:“如果每家企業都能開始數字化轉型,未來的企業將是社會化的企業,企業的競爭邏輯也將轉向共生。核心競爭力將越來越不取決於企業本身,而是企業將與誰連接、跟誰合作與對接、如何服務消費者。” 未來,企業更多的考驗將來自於產業鏈協同能力和生態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數字化下的操作系統,將進化為連接人與人、人與業務、人與設備的智能協同管理平台。 對此,周伯文也進行了舉例説明。京東智聯雲旗下的Me是京東26萬員工普遍在使用的協同辦公、協同管理平台。 過去幾年中,Me在京東內部進行了許多探索。除了協同辦公能力,目前可以做到京東內部的零售、物流、研發等幾大集團體系都能通過平台進行高效連接。除了視頻會議、信息文檔的分享等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Me能夠打破組織邊界,幫助員工更好地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進行協同。 通過Me,京東員工可以完成供應商商品採購、入庫計算、收集消費者商品反饋等功能,將信息分發到人工與智能客服,對用户反饋進行迭代和處理。 5月30日,Me推出了公測版本,將開放給組織和社會使用。幫助更多企業、員工連接人與業務,通過物聯網、IoT、人工智能、雲計算,幫助人遠程完成生產等各個環節。 除了生產製造等環節,在疫情影響下,許多線下展會被迫停辦,由線下轉移至了線上。受此影響,作為與廣交會、進博會並列的三大國家級、國際性展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也不得不轉而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辦展。 幾天前,北京的“雲上服貿會”數字平台正式上線,京東則是本屆雲上服貿會的官方指定技術服務商。 通過虛擬線上展台,京東為企業開闢了一個全時段無休的線上展示交易平台。企業可以通過直播、社交等方式進行引流,使用包括3D、AR、VR、人工智能在內的數字化互動和展示平台,通過私密通信、洽談、區塊鏈、電子簽約等數字手段,實現展前信息高效協同、展中數字化洽談、流量分析、智能客服、效果評估、商機發掘等功能,從而縮短了供需交易鏈路。 周伯文認為,未來無論是平台型、中小型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中,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長處。 對於平台型企業,如何更好地突出自己“一橫一縱”的特點:橫向上做好最大公約數型的產品和服務,為社會提供必需的雲、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和平台等基礎設施;縱向上則要抓住前沿科技的制高點,在人工智能領域找到更多價值的突破點,將成為企業的競爭關鍵。 如何突出自己對於場景的理解、打造垂直化的行業方案,做到成本、效益、體驗最優,實現新基建數字化的價值回報,則是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最大機遇。 京東要做的,是需要洞察到不同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面前面臨的不同困難,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 例如,面對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痛點是業務複雜度高、數字化轉型難度大,需要更多定製化的轉型方案。京東對應推出了“新動能”計劃,為大企業提供雲計算、AI、IoT、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智能中台、智能協同管理、智能採購三大解決方案。 小微企業的痛點則在於轉型能力不夠,或者成本偏高,陣痛期長,不敢轉型。對此,京東推出了“新動力”計劃,通過平台型服務,提供免費或者優惠的開放產品技術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更好地使用新技術模型和服務平台。 整體來看,周伯文認為:新基建給所有企業和社會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動能與機遇。建設新基建,既需要政府進行頂層規劃,也需要企業和生態一起從商業價值驅動、生態共建共享方面形成價值閉環。 周伯文認為,為了形成更好的社會效益和回報,要讓更多的企業樹立起數字化轉型的信心,特別是,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根本一定來自於中小企業的成功。 “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專利新產品發明、80%的就業和90%的企業數量,只有中小企業成功了,社會經濟活力提升了,才能證明新基建的成功。他們的發展就是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周伯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