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朋友圈的120個小時,我明白了社交產品的底層邏輯
社交產品發展至今,形態已經趨於成熟,這其中的歷程值得我們思考,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本文作者整理了自己關於社交產品的幾點思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麗莎阿姨最近在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把朋友圈關了,看看120個小時後會發生什麼?
這不是我的突發奇想,主要是這段時間朋友圈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困擾:
所以我在某一天凌晨果斷地關閉了朋友圈。畢竟我更好奇,離開這個陪伴我多年的朋友圈,我的生活是否有另外一個模樣?
掐指一算,我每天只有24個小時,除去睡覺的8小時,剩下的16個小時裏微信佔據了我5個多小時的時間,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不禁認真的思考,微信這款社交產品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讓老江湖麗莎阿姨都對其無法自拔。
雖然上癮模型都懂,但如果讓我來設計一款社交產品,如何開始呢?
記得《親密關係》這本書裏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論述:窮其一生,我們都在確認兩件事,一是尋求歸屬感,另一個就是確認自己的重要性。簡單説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接納、被愛護、被鼓勵。
這恰恰是社交產品給人帶來的精神愉悦。麗莎阿姨刷朋友圈,發朋友圈,其實就是在不斷確認我是不是落伍了,看看有沒有人給我點贊和評論確保我是被羣體所需要的。
不禁想到我們日常的社交活動,是不是也是這樣的邏輯?
我們樂此不彼地參加相親、團建,並非有明確的目的;而是感受這個過程中的精神愉悦,也許這是上帝賦予人類的精神要義。
所以,沒有互聯網大廠不做社交,畢竟這是基於生存驅動下的社會行為,是除了基礎生存外最重要的需求了。
這樣理解,事情就變的相對簡單了,社交主要是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第二,維繫這段關係需要的交流手段。
舉個例子:在微信裏,人和人的關係只有一層,熟人好友或者陌生人羣友,人和人之間關係平等,沒有一方在上一方在下,所以沒人會抗拒使用這款產品;
而交流手段:私聊、羣聊、點贊、評論、拍一拍,是不是還原了線下的一對一聊天,朋友聚會,表揚鼓勵,小紙條和拍拍肩膀?
不禁想起那些前赴後繼的撲街社交產品,問題幾乎都出在人和人的關係處理上,為了迎合使用者體驗,塑造了用户主角光環。而社交產品不像遊戲,光環需要真實的資源來支撐,一旦平衡被打破,最終都是走向窮途末路。
社交產品究竟在社交什麼?以下三點:關係、互動與產生的內容。
人和人的關係有哪些?樸素來説,無非兩類,熟人和陌生人,如果還有第三類那就是半熟人。
在熟人關係裏,一般都是家人、同學、同事、網友等關係。著名的鄧巴數:150,指的就是每個人八卦範圍最多就是150人;而陌生人的關係,常見的是婚戀、興趣圈子、交友等帶來的。
從市面上來看,幾乎所有的社交新品都在陌生人關係中開疆闢土,所以最後所有社交產品的歸宿都到“加個微信吧”結束也不足為奇。
如果要在社交產品裏找一個新機會點,可能“半熟人”會是一個有趣的嘗試:二度三度人脈,朋友的朋友,擦肩而過的人,基於地理位置的人,都有可能基於某件事情來進行奇妙的化學反應。
(1)互動玩法
人總是樂於嘗試新的社交玩法,每一次新互動方式的產生,都會帶來一波社交產品的熱潮。
QQ時代的漂流瓶,微信時代的搖一搖,探探的左滑右滑,soul的靈魂星球等等。人們需要用新鮮感來刺激交朋友這件事情,以確保最確定的關係建立。
(2)互動強度
而在互動強度上,評論是大於點讚的,視頻是大於文字的。所以如果兩個並不是很熟的用户要產生互動,從點贊開始會比較容易成功;文字交流也比視頻溝通來的輕鬆。
大家可還記得,有一款火了一陣之後悄無聲息的社交產品,它的每次互動都是強互動:只要一聊天就會開啓視頻。捫心自問,我們到底需要和朋友多熟才能如此交流?而這麼熟的朋友在我們的社交圈一共有幾個?
(3)互動頻率
QQ前兩年上線的擊掌,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互動方式,從單方面的溝通轉化為雙方擊掌。不僅降低了互動強度,而且增加了互動頻率。
(4)互動價值
互動價值是一個鮮有人提及的觸點。試想和同事之間雖然每天開會,郵件溝通,頻率和強度都是有的,但是這種互動能帶來兩者更好的關係嗎?我想在該撕逼的時候是一樣撕的萬馬奔騰吧,哈哈哈哈
但是下班後,同事們一起去擼個串,唱個歌,一起罵罵老闆,是不是情緒就可以得到很大的釋放了呢?
那些吐槽類的社交APP為什麼無法持續下去?因為每個人都在吐露秘密,展示心裏最黑暗的那個部分,在上面看不到人性的光輝一面。毫無價值的傾訴,是無法形成能量循環的,這樣的產品怎麼可能長久?
一款社交產品能持續運營下去構建壁壘,內容是最重要的部分。
(1)降低內容生產成本
想起博客時代,洋洋灑灑動輒幾千字的輸出,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而朋友圈,只需要你一張圖片,一段話就可以構建你的人設;微博的140字限制,抖音的各種視頻模板和濾鏡都在做一件事情:想方設法降低內容的生產成本。
(2)提高反饋速度和質量
內容發出去了,如何讓它合適的時機出現在合適的地方?試想,如果每次發朋友圈,微信都幫你發個push給你的好友,或者私聊提醒ta,那該多可怕。妙就妙在,朋友圈的小紅點,不僅引發了讀者的好奇,更不會過度打擾。
對於內容的反饋,一個正向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圈僅能點贊與評論,如果多了一個“踩”的反饋,後面還會有人發朋友圈嗎?而且,好友之間互相能看到的點贊,讓發佈者對內容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3)控制內容調性
一個失去調性的內容社交產品是很可怕的,網絡噴子和鍵盤俠的成本很低。但微信朋友圈不存在這類問題,在熟人社交裏因為自身人設,沒人會去展示自己的無腦。但在陌生人社區裏,人就變得格外張牙舞爪。
我嘗試在即刻社區發佈了一條招聘的聊天截圖,特意只放了上半部分,沒有露出下面我回復的部分。大家基於我沒及時回覆對方的這個點,就開始各種猜測與責罵。
如果你問麗莎阿姨,社交產品是否還有未來?我會很堅定的回答,一定有!而且任何場景加上了社交,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化學效應。
電商 社交=拼多多;短視頻 社交=快手;英語學習 社交=大衞熊英語。
你也可以想想,你的產品加上了社交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最後,麗莎阿姨還原一下關閉朋友圈這120個小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Day1:心情愉悦的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不僅看了1個小時書,而且做了好一會的運動,晚上毫無負擔的睡着了。心裏OS,好像我也不是那麼重要,沒人發現我關閉了朋友圈。
Day2:刷了一會兒即刻。把一個招聘截圖po在社區裏,結果遭受到了陌生人極大的惡意,而同樣的截圖發在朋友羣,大家的反應截然不同,我開始有點想念温暖的朋友圈了。
Day3:忙碌的一天,回家洗洗就睡了,一天相安無事。但已經有朋友開始詢問我為神馬關掉了朋友圈,我想,還是有人在偷偷愛着我的。
Day4:開始出去旅遊了
Day5:景色真美
哈哈哈哈~,其實Day 4,Day5 都是我編出來的,我在出去旅遊那一刻就已經打算要和朋友分享此刻愉悦的心情了,這麼多年朋友圈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再回頭想想文章開頭的那些場景,其實,這不就是人間的煙火氣嗎?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網絡社交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填補我們內心的缺失,但也只是飲鴆止渴,能否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最終取決於我們自己。
Lisa Deng,微信公眾號:麗莎D的產品手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2年資深產品人,某教育公司產品總監,關注在線教育、工具產品、AI應用等領域,擅長總結產品的基礎方法論。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