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TikTok之後,騰訊也不幸中招!

今天美國那邊又搞事:川總宣佈45天后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及企業與TikTok以及WeChat(微信海外版)及其母公司進行生意往來。

消息一出,騰訊股價先跌為敬,最多時暴跌10%,市值一天蒸發了5000億港元。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老美一威脅騰訊,很多人以為天塌了一樣,難道iphone以後不能用微信了?其實完全是想多了,對中國用户而言微信那是剛需,地位無人能及,蘋果放棄微信試試,所謂的果粉立馬得轉投華為。

所以,45天后最多就是美國那小部分用户不用wechat了,對中國用户影響不大。 乍一聽很嚇人,仔細想想還沒那麼決絕,這也是騰訊股價一頓恐慌砸盤後,收盤跌幅拉回5%、市值收復2000多億港元的原因。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同時騰訊被襲也讓大家再生疑慮,為啥我們屢次卡脖子?這事很複雜,但核心來講就是底層科技上的差距。

中國人都聽過一句話叫“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大部分人可能沒領會其中的深意。

所謂的核心科技,不是指微信、抖音這些做應用的,更多是指英特爾、蘋果、IBM、華為那些做芯片、服務器、通信技術的硬核科技巨頭,這些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所在。

現狀是,美國人打造的底層科技掌握了核心生產力,而我們這邊的巨頭BAT、小米、OV等是靠人家續命的。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比如 BAT 雖然稱霸中國,但他們用的服務器一度全是美國的(阿里正在突破,後面再説); 小米、 OV 這些走向全球的中國手機巨頭,用的高端芯片也是美國高通的。

這就相當於人家挖好了地基,你在上面蓋樓,看似輝煌實則有風險。以前你儂我儂時,大家好好做買賣。哪天翻臉不認人,地基不讓用了,你這樓不得當場崩塌?

對此,馬化騰就擔憂過:中國很多高科技都是建立在美國沙盤之上,只要把底部沙盤撤掉,很多所謂高科技就會轟然倒塌。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而華為就是因為早早看透了這點,不斷攻堅通信、芯片等底層科技,讓中國的5G、高端手機芯片揚眉吐氣。結果因為動了美國人的蛋糕,被狠狠針對。

大家看懂了吧,比起核心的底層科技,那些看似牛逼的前端應用其實都是一種幻光,隨時有被掐滅的風險。

不巧的是,我們這些年科技層面牛逼的幾乎都是應用,底層科技上只有華為等幾個選手孤軍作戰。為啥屢次被卡脖子,不就是因為地基在人家手裏?

當然,凡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導致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三:

一、西方技術封鎖導致我們追趕艱難。最典型的就是前天提到的中芯國際,作為大陸芯片代工廠龍頭,中芯一直努力縮小和台積電的差距,美國人卻跳出來封鎖。你不是要買最先進光刻機嗎,我就不讓荷蘭阿斯麥賣給你,讓你沒法趕超。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這邊不作為,而是你想突破他們卻不給你留機會。

二、資金投入不夠。像通信、芯片這些高科技,單兵作戰是不可能完成的,往往是要舉國之力才能見效。上世紀80年代,美、日、韓芯片能領先世界,背後都是國家力量在扶持。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在高科技研發投入上,我們之前一直是有欠缺的,尤其是和美國比起來,某些領域應該是大幾倍的差距。

三、人才缺乏。任何行業專業人才不夠,往根上追溯都是教育的問題。 我之前説過在常識教 育上,我們完勝美國,因為 我們這邊奉行九年義務教育,整體常識水平比那邊高。

美國普通人上的公立學校美其名曰樂天教育,其實就是啥也不教,長大了啥也不懂自我感覺還挺良好,專家讓戴口罩防病毒他們都能懷疑是騙局...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但在大學專業教育上,就不一樣了。美國那邊是考大學容易,畢業難,因為各門學科是真刀真槍搞研究的,不搞懂你別想混過關。我們這邊是考大學難,畢業容易,加上社會對明星、網紅的追捧,誰願意去做冷板凳搞研究?

恰巧大量的研發投入、人才培養就是美國科技繁榮的底藴,所以才有現在的差距。好消息是,這一切正迎來反轉!

現在國家對科技強國的重視度,大家都能感受到,以前人才缺乏、研發投入不夠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卡脖子的高端芯片領域,一會大幾百億砸錢,一會全產業鏈減免税收,大學芯片相關專業也在不斷完善。以此類推,未來肯定會有軟件、操作系統層面的扶持政策,反正核心科技層面必須挨個突破。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我們走在偉大復興的路上,不論西方如何封鎖,這些難關必須跨越。

關於科技攻堅戰,必須提兩類公司,一是華為、阿里,二是短視頻公司。

華為的科技長征就不用説了,從通信技術迭代,到芯片追趕,那是幾十年如一日搞研究,砸了上千億才有如今地位,可以説是中國科技崛起的最強先鋒。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阿里取代美國底層科技,則是另一種故事。2009年阿里雲成立,當時雲計算還是個新興概念,馬化騰、李彥宏都覺得這事太夢幻了,咱還是老老實實用別人的服務器吧。

不止外人笑話,阿里內部也不看好阿里雲,覺得馬雲找來做雲計算的王堅是個大忽悠。關鍵時刻,馬老師一錘定音:我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10年,做不出來再説,這是公司戰略。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結果王堅真給搞成了,2013年,其主導研發的“飛天系統”正式上線。它是中國自主研發,第一次完美駕馭5000台服務器的雲計算平台。

得益於阿里雲的成功,阿里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去IOE”戰略(IBM的服務器、甲骨文的數據庫、EMC的存儲設備),擺脱了對美國底層科技的依賴。

這是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比如短視頻那些,主要是對下一代的教育風險。

短視頻軟件,大多是利用人性弱點,專挑你喜歡的推送,讓人慾罷不能(類似吸毒)。尤其是國內知名短視頻巨頭,引以為傲的算法推薦,迅速吸引幾億用户。

這玩意大人上癮也就算了,下一代如果也沉迷其中,大家都網紅直播去了,華為等科技公司無人才可用,還談啥科技強國.....

從這點上説,短視頻是個風險,國家在高科技層面被打的潰不成軍,你們還能接着奏樂接着舞?

結語: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也是國家強盛的關鍵。

縱觀工業革命以來數百年的科技史英國憑藉發明蒸汽機率先走強,最終締造日不落帝國輝煌;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德國發明發電機,自然科學蓬勃發展,一舉成為世界強國,並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美國人研製出晶體管、引領第三次科技革命,締造了新一輪科技繁榮,並稱霸至今。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完成,如今美國違背全球化,燈塔國的地位正在消亡,時代賦予我們接棒的機遇,而要想締造新一輪科技繁榮,就必須先完善底層科技,並且以最快速度、舉國之力去拼命追趕。

畢竟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來源:商業匯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9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天蒸發2000億港元,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偷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