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是如何贏得知識產權戰爭的?
一年前,特斯拉還不是現在的特斯拉,蔚來也還不是現在的蔚來。
當時,馬斯克還在疲於應對“做空”資本,股價也徘徊在50美元附近。李斌則在融資上出現了問題,蔚來命懸一線,股價接近歷史最低點1.3美元。
一年後,特斯拉股價最高上衝近500美元,一躍登上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寶座,而蔚來股價也摸高到20美元。中美兩家電動車領頭羊,最高漲幅都超過了十倍。
熬過寒冬,就是春天。
但是,戴森的電動車項目卻沒那麼幸運,還沒等到春天,就在去年10月的“寒冬”中宣佈徹底退出。
這距戴森2017年突然宣佈進軍電動車行業,剛剛過去兩年。
彼時,戴森不僅準備投資20億英鎊,而且還組建了一個400人的研發團隊,希望在2020年正式推出一款電動車。
打敗戴森電動車項目的,不僅是高額的成本投入,更是渺茫的商業化前景。
就像戴森在給全公司郵件中寫道的:“戴森汽車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款非常棒的汽車”,“但是我們根本無法找到使其在商業上可行的辦法”。
這並不是詹姆斯·戴森的第一次失敗。
其實,在他創建這家偉大的公司之初,第一項發明,也是讓他一戰成名的“雙氣旋系統”,在成功之前,做了5000多個模型都失敗了,而且一度瀕臨破產。但最終憑藉堅韌的毅力,他成功了。
這個發明被認為是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塵器發明以來首次重大突破,徹底解決了舊式吸塵器氣孔容易堵塞的問題。
此後,戴森驚豔的產品不斷湧現。
2009年,推出無葉風扇。
2016年,推出Supersonic恆温吹風機。
2018年,推出Airwrap styler捲髮棒。
這些產品,款款都是爆款。
既富有創新性,又具有很強的設計感,使得戴森的產品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產收割機,雖然價格昂貴,但依然有很多擁躉。
紐約時報對戴森的設計曾大加讚賞。在2017年的專題報道《Dyson Is the Apple of Appliances》中盛讚戴森的產品“將技術和工業設計的結合推向極致”,稱其為“家用電器行業中的蘋果”。
隨之而來的,則是數不盡的仿冒品。
與詹姆斯·戴森已經共事超過22年的戴森知識產權總監Gill Smith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我們自己的經驗表明,來自中國的模仿者可以在我們產品上市後5-6個月內就造出仿冒品”。
因此,保護戴森的創新成果就成為Gill的主要工作。
他認為專利對戴森的好處,首先是建立一個非常明確的市場地位。擁有專利和贏得法院的支持是塑造公司的關鍵。
在戴森,每週的研發投入R&D;超過300萬英鎊(2016年),如果投資無法收回,那就沒有任何商業意義。
因此,為了更好的保護創新和投資,戴森做了兩件事:
一是在全球的專利申請已有5700件,代表了戴森的近3000項創新。二是在全球各地掀起了數不清的專利維權訴訟。
被他送上被告席的不僅有老牌吸塵器巨頭胡佛,還有三星、博世,中國的科沃思、小狗電器,以及中國廣東、浙江等地的眾多小型仿冒廠。
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與戴森相關的侵害發明專利糾紛有72條記錄、侵害實用新型專利糾紛21條、侵害外觀設計專利糾紛18條。這一數據遠多於美國地方和聯邦法院的46條記錄。顯示出中國是戴森知識產權保護關注的重點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對戴森中國專利發起的無效請求數量也一直在攀升,目前這一數據已超過200條記錄,隱含着中國企業與戴森專利的對抗激烈程度。
目前,戴森的中國(1365件)專利數量是僅次於其英國(1546件)本土專利數量。總結下來,戴森贏得知識產權戰爭的經驗有以下六點:
一是重視研發投入和持續創新。
戴森2018-2019年的全球研發投入排名774位,在英國排名第36位。
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25億英鎊,僅數碼馬達一項技術的研發投入就高達3.5億英鎊,這一技術也衍生出了很多重要的產品,如無繩吸塵器。
此外,戴森的研發支出佔比已經高達15-18%,研發人員佔比約45%,這些數據顯著高於國內的小家用電器廠商[1]。
二是專利與產品的規範管理。
戴森的每一台機器都包含了許多不同的創新,因此每一台機器系列都會有自己的專利組合。這為戴森管理龐大的專利組合和數量繁雜的產品系列提供了最便捷的方式,這對戴森在諸如展會等需要查禁侵權產品時,證據出示方便了許多。
三是外觀專利佔有重要的地位。
以戴森在英國的專利佈局來看,在所有100個系列中,除了一個系列的產品沒有外觀專利保護外,剩下99%的產品都至少有1件,多的有26件(掃地機器人)外觀專利組成的保護網。
這也與詹姆斯·戴森本人的教育背景及對工業設計的偏好有關,他在1966-1970年期間就讀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的就是傢俱設計和室內設計。
因此外觀專利也成為戴森在維權時主要使用的武器之一。
四是時刻監控市場開展專利維權。
戴森2009年10月推出的無葉風扇,在2010年5月就出現了仿冒品。Gill也因此總結出來往往是在新品推出的5-6個月,就會有仿冒品上市,此時戴森要做的就是對侵權產品的存證,並根據銷售量情況來估算侵權損失。
五是重點假冒市場予以特殊對待。
中國是戴森重點關注的打假市場,結合中國專利特點,Gill也給出了一些中國的打假經驗。
例如充分利用實用新型快速授權的特點,在同樣的發明授權前用實用新型先保護;在廣交會等各類大型展會中時刻監控,發現侵權產品就投訴到展會的知識產權辦公室;儘量讓產品難於反向工程;針對中國法院訴訟時間長的特點,尋求和解的方式更實際。
六是以解決問題為主而非一味訴訟。
Gill帶領的戴森知識產權團隊在處理侵權問題時,並非是激進派,而是希望在將被告送上法庭之前而説服對方停止侵權,達成和解協議。
例如1999年,當戴森發現胡佛侵犯了雙氣旋專利後,戴森曾提出在法院審判前和胡佛解決相關問題,但胡佛拒絕了。直到18個月之後,法庭判決胡佛侵犯戴森的專利,最終不得不支付400萬英鎊的賠償。在Gill看來,即使庭前和解的願望有時並不能如願,但隨着法院程序的進行,也還是希望利用一切機會在法庭之外獲得解決[2]。
參考文獻:
[1]《家電行業細分賽道龍頭分析:戴森,何以成就家電行業的蘋果》,不詳,《未來智庫》,2020.05.12
[2]《How Dyson is winn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war》, Gill Smith,《Starups》2019,01.04
來源:企業專利觀察
作者:黃小鶯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繫告知修改或刪除,謝謝。
【來源:中細軟知識產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