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芯國際成為科創板首家摘U企業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科技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3月31日晚,公佈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合併業績,成為科創板首家摘U企業。

2020年是中芯國際成立二十週年,也是該公司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的第一年。經過二十年自主技術開發、市場拓展、產能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積累,中芯國際逐步推進老廠帶新廠的良性循環,穩健擴充產能、提高營運效率、優化產品組合、研發先進工藝,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去年以來,“宅經濟”強化人們對於萬物互聯的需求,給半導體產業鏈帶來難逢的市場機遇。但在下半年,受到美國實體名單等管制影響,中芯國際被迫調整客户和產能結構,過程造成了額外的耗費。

儘管如此,在不懈努力下,成熟製程方面,中芯國際在電源管理、超低功耗、射頻、圖像傳感、指紋識別,特殊存儲器等產品平台,特別是0.15/0.18微米、55/65納米、40/45納米等工藝節點,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先進製程方面,則完成了1萬5千片FinFET(先進製程)安裝產能目標,第一代量產穩步推進,第二代進入風險量產。

據中芯國際方面介紹,該公司多項財務指標創歷史新高: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合計39億零7百萬美元, 同比成長25.4%;毛利9億2千1百萬美元,同比成長43.3%;歸屬於公司的淨利潤7億1千6百萬美元,同比成長204.9% ,税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21億2千3百萬美元,同比成長54.6% 。

中芯國際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周子學表示,展望2021年,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AI 、物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應用的興起,帶動芯片需求量。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的產能依然緊張,客户需求在增長,但產能的擴充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中芯國際依然面臨美國實體名單管制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設備採購交期較以往有所延長,亦有可能產能建設進度不如預期。

“雖然外部的不可抗力我們無法絕對把控,但我們將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探索更加適合中芯國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周子學表示。

中芯國際方面表示,在持續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的前提下,今年將繼續與供應商、客户及相關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積極溝通,推進出口許可申請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運營連續性;同時,爭取儘快擴充產能。

欄目主編 許素菲

圖片來源 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