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所搭乘的返回艙平穩降落在東風着陸場,“太空出差三人組”平安歸來。
進駐天宮、太空漫步、天宮授課……在軌的180多天裏,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創下多個“首次”:首次在太空過春節、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次在軌駐留長達6個月……如今載譽回家,他們首次實施快速返回,成為目前我國在軌駐留時間最長的飛船和返回速度最快的飛船。
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任務目標。2021年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實施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5次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恰是其中的第5次,中國的“天宮”成為目前世界唯二在軌運行的空間站之一。
然而,這一偉大成就的“起點”卻是曾被國外同行嗤之以鼻的“白日夢”。
1949年,美國糾集17個國家在巴黎成立不公開“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更單獨為中國多“關照”了500項禁運項目。似乎尖端科技與這個貧國弱國的聯繫將被人為地隔斷。而不久後,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左腳輕觸月面。當進駐太空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科學水準的重要標誌時,毛澤東同志不甘心地講:“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
當國際空間站首批發射計劃成功,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歐洲航天局……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十六國裏,沒有中國。
落後,似乎是無奈的必然。我們打破一道封鎖後,迎來的是更多的封鎖。1999年,美國國會出台的《考克斯報告》指控中國“利用發射商業衞星的機會,特別是故障調查來竊取美國衞星、導彈與火箭技術,進而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其荒誕程度讓時任美國能源部長理查德森承認,讀完它好像是“讀了一篇推理小説”。中國探月總設計師吳偉仁回憶,世界上很多的小天體的軌道只有美國掌握,原本是向全球公開,但當我國宣佈要探測圖塔蒂斯小行星後,美國立即關閉了相關軌道數據。
道理很簡單——封鎖你,與你何干?
2005年的一期《科學發現報》上,在中國提出探月分三步走的計劃時,世界各國也在“摩拳擦掌”。美國要在2015年再度登月,在月球建設“多國太空站”;俄羅斯要在當年首飛新式登月飛船;日本要在2025年建成月球基地……如果我們認了命,歷史會怎樣?
可當你睜開雙眼,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才發現中國航天已經觸底反彈,引領着時代大潮澎湃前行。美國的再次重新登月計劃撲朔迷離,俄羅斯計劃在2005年試飛的飛船早已取消,日本的月球基地無聲無息,而中國的嫦娥五號已經攜帶月壤歸來,告慰那些“上可九天攬月”的願望。從布熱津斯基的贈予到中國人有了“自己的石頭”,一晃42年。
“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網友@東風快遞員 曾寫過這樣一條博文:“我們不吹不黑,只是想由衷地對那些曾經輕視我們的國家説一句:謝謝你們當年的不收之恩,最終把我們逼成了你們最害怕的樣子!”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從我們被拒星空之外開始,這個“莫欺少年窮”的故事就不再只關於科技。
一路烈火,一路犧牲,常人不知。一羣最有血性的中國人開啓着“中國航天”這個最燃的“逆襲”,永遠留在了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如山的碑陣中。
聶榮臻躺在這裏。他曾説:“你們什麼時候搞完,我就什麼時候離開!”
在他的一側,老部下孫繼先也躺在這裏。曾經率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他曾説:“朝鮮戰場上,他們武器先進,還不是照樣吃敗仗。老子不信這個邪,他們能造導彈,咱們就搞不出來?搞!”
不遠處還有兩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23歲的王來拼了命把戰友燃起大火的衣服扒下來,氣化分子卻狠狠啃食了他的身體。當他的生命被一柄熊熊燃燒的火炬吞沒時,他向奔來的戰友大吼別過來,轉身躍入茫茫戈壁……
李再林是渴死的。執行導彈殘骸搜索任務的他剛剛21歲,他只見過墜落的殘骸,還沒來得及目睹它的騰飛……
年輕的生命留給這個世界的不多。王來在戈壁沙礫上留下38個焦黑的腳印,李再林用身體劃出一條几百米爬行的軌跡,這對於中國航天騰飛已經足夠。
還記得前年,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開展之際,美國“名落孫山”。彼時,當被問及“選項目時有沒有排斥來自美國的項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直言:“我們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也沒有限定任何範圍,由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從科學價值和技術考量來講,美國的項目沒有達到要求的標準。”
道理很簡單——拒絕你,與能力相關。
一樣的發射架、一樣的太空,不一樣的是這片太空下的中國:1999年,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2003年,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2005年,第一次多人多天載人航天飛行;2008年,第一次天空行走;2012年,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飛天;2013年第一次太空授課;2021年,中國人第一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從無人到載人,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從21小時到180天,我們跨越的艱難困苦那麼多,終於把太空和中國人距離掌握在自己手裏。
“飛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今年,我們還將發射2個空間站實驗艙、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再將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目前,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4億中國人的飛天夢想正被他們自己一步一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