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IT人如何轉型互聯網?本文講述了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以及傳統傳統IT人轉型互聯網需要注意的3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講一下自己的故事。
2013年的某一天,我讀完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心裏充滿了危機感:彼時,雖然以SAP、Oracle為代表的傳統管理軟件仍然牢牢佔據着大企業市場,但是成本更低、體驗更好的SaaS軟件,卻具備巨大的顛覆潛力。
正是這種危機感,驅使我離開福利優渥的Oracle公司,接受了一家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offer:高級產品經理。
事實證明,從2015年開始,SaaS軟件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而傳統管理軟件則日漸式微。
一個現象就是:曾經流行的“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已經無人提起,而“數字化轉型”的呼聲則越來越高。
互聯網產品對傳統管理軟件的顛覆無法逆轉。
利用互聯網高效的分發能力,SaaS公司打造的極致化產品,可以低價格給到海量用户使用。這對體驗糟糕、價格高昂的傳統軟件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上雲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即便是SAP、Oracle這樣的傳統軟件巨頭,也採用了非常激進的措施進行轉型。以Oracle公司為例,除了自己研發的Fusion,還花費巨資收購了Taleo、Netsuite、Opower等SaaS公司。
據説,為了推進SaaS軟件的銷售,Oracle甚至採取過“傳統軟件銷售額不納入業績完成”的極端措施。
當軟件巨頭都在拋棄傳統軟件的時候,可以説,傳統IT人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互聯網給管理軟件行業帶來了非常深刻的變化。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變化,傳統IT人才能完成驚險的一躍,成功轉型。
傳統管理軟件時代,IT諮詢公司特別喜歡喊口號。
曾經比較流行的口號包括管理變革、業務流程再造。但實際上,每一次項目實施的重點,最後都放在了項目進度和成本控制上。
為了控制項目風險,所謂的流程再造,最後往往都只是簡單的把線下流程線上化而已。
互聯網時代,用户往往使用產品但是並不“擁有”產品,這就意味着一旦達不到用户預期,產品就會遭到無情的拋棄。因此,與傳統IT相比,互聯網人更需要用產品説話,用實際效果説話。
回顧Salesfore的發展史,在早期,很多使用Salesfore的客户都是小公司,或者大公司的小部門。
中國的SaaS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知名企業往往採購了一大堆SaaS公司的產品。秘訣就在於,不同部門各自採購了不同的SaaS產品。
這首先反映了目前中國的SaaS還不夠成熟,還不能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SaaS產品目前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能夠給用户帶來價值,從而吸引了小公司或小部門的主動購買。
不管是企業自行開發的互聯網軟件,還是商用的SaaS產品,用户導向都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這既是互聯網的精髓,又是互聯網產品能夠取代傳統軟件的關鍵。
我們正面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曾經説過:當下的熱銷品產品生命週期已經從“富士山型”轉變到了當下“鉛筆型”,即急速的產品迭代。
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企業不得不把權力下放到一線員工,讓聽得到炮火的人決策。員工不再只是簡單的聽從命令,而是需要發揮能動性,主動服務和創新。當下的時代呼喚能夠真正給一線員工賦能的產品。
互聯網產品順應了時代的呼喚。幾乎每一款有名氣的SaaS產品,都追求極致的用户體驗,根據用户對產品的反饋進行持續迭代,目的就是為了不斷賦能用户,提高用户的效率。
傳統IT人轉型互聯網具有巨大的優勢。瞭解客户、熟悉業務、精通軟件架構,這些都是互聯網公司所看重的經驗。同時,隨着SaaS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優勢還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具體分析,請點擊閲讀我的另一篇文章《SaaS顛覆傳統軟件了嗎?》
但是,由於互聯網所帶來的深刻變化,傳統IT人的轉型並不會一帆風順。結合自身的經歷,我總結了3個關鍵的轉變。只要傳統IT人能夠處理好這3個轉變,就能夠順利完成華麗轉身。
過往的系統建設都是項目制的。頂層規劃、分步實施。一旦某個系統完成建設,即進入運維期,除非發起新的項目,否則基本不會再進行大的升級。這就意味着,一旦系統平穩運行,傳統IT人就需要轉戰下一個戰場,開始新系統的建設。
互聯網時代的系統建設強調小步快跑、高速迭代。
系統上線成功,往往只是意味着核心功能能夠使用、基本流程能夠跑通。產品經理還需要持續完善功能,並根據業務發展不斷進行產品迭代。
在傳統軟件時代,第一次上線的系統往往經過全面流程梳理、方案設計,集中力量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上線。巨大的沉沒成本使得企業決策層難以輕言放棄,因此即便暫時沒有取得成效,仍然會堅持投入。
但是在互聯網產品時代,由於採用MVP(最小可用產品)的開發原則,第一次上線的系統往往只有最核心的功能,投入的時間和資源都相對有限,因此一旦證明系統是失敗的,企業相對容易做出放棄的決策。
因此,傳統IT人只需要為系統上線負責,但是互聯網人卻要為產品的使用價值負責。
為了實現產品的價值,我們一方面需要關注產品的KPI指標,比如內部產品我們需要關注用户滿意度、成本和效率指標,SaaS產品則需要關注活躍用户數、付費賬户數等指標;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和運營部門、業務部門緊密合作,打破部門牆,一起推進產品的使用,爭取早日實現產品的價值。
傳統管理軟件的整個生命週期都是以管理者為核心的。
以典型的ERP項目為例。售前階段,銷售團隊通過向企業高管兜售理念和成功案例贏得項目訂單;實施階段,顧問團隊在辦公室和企業管理層、核心骨幹共同完成需求調研、方案設計、系統開發和測試工作;只有到了臨近上線階段,項目團隊才開始接觸最終用户,而且只是給用户培訓系統的操作。
為了減少實施阻礙,傳統軟件項目往往披上了一層“管理變革”的大衣,而作為執行層的最終用户,大多數時候只能對項目組的安排言聽計從。
在互聯網時代,快速的市場變化使得企業不得不將權力更多下放到一線,同時,高昂的人力成本也使得企業越來越注重提高員工的工作和協同效率。
和傳統管理軟件一次性買斷所不同,互聯網軟件往往“以租代買”,如果是自建,則會經歷一個較長期的迭代過程。這就意味着,一旦一線員工反饋軟件不能滿足業務需求,或者降低了工作效率,那麼軟件大概率會被棄用或被要求重新設計。
傳統IT可以只關注管理者,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除了關注管理者,更要關注一線用户的效率和體驗。IT人一定要到現場去,觀察一線人員的操作,解決一線人員的問題,與一線人員做朋友。具體案例可以點擊閲讀文章《B端產品,如何用一年從菜鳥到行業專家》的部分章節
SaaS之所以能夠逐步蠶食傳統軟件的地盤,靠的就是良好的移動端體驗。
還記得一家國際知名企業的銷售總監給我們抱怨:花費幾百萬購買的國際領先CRM系統,移動端其實就是PC端的縮小版,操作體驗太糟糕,業務人員根本不願意使用。
2011年以後,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逐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到現在,任何一款管理軟件,如果沒有配備移動端,幾乎可以説是不完整的。
相對PC端的設計,移動端設計的難度要大很多。主要的問題在於手機屏幕遠遠小於PC屏幕。以我現在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為例,MacBook Pro的尺寸是14英寸,而iPhone Plus的尺寸則是5.5英寸,比MacBook Pro的屏幕小了一倍多。
除了要用更小的屏幕實現同樣複雜的功能,還必須讓用户能夠依靠直覺正確完成操作。因此,幾乎每一次開產品評審會——當PC端的設計順利通過評審時——用户體驗設計師往往會因為移動端的設計細節,與產品經理吵得不可開交。
傳統IT人要適應移動端的設計,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看、多研究好的產品。iPhoneOS、微信、支付寶等軟件,在移動端設計上都非常優秀,是非常好的參考對象。
互聯網的大潮正席捲各個行業,管理軟件行業正在被快速顛覆,傳統IT人要順應大勢,及早轉型。
不管是甲方的數字化項目,還是乙方的SaaS產品,傳統IT人都有發揮價值的機會。主要的障礙,就在於能不能接受轉型的陣痛,以及,完成這驚險的一躍。
作者:王戴明,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
本文由 @王戴明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