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日前發佈,計劃通過實施一批“新基建”項目,盤活釋放716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提升對高端創新主體的吸引力。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目前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擁有高新產業佈局,但缺乏引領性頭部企業和高能級創新平台。業內專家建議,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應充分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引領作用,支持建設具有中關村特色的產業智庫平台,加快構築區域創新創業網絡。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專家庫專家、詢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賴曉南表示,海淀區擁有大量高校院所,具有全國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創新資源優勢。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關村特色的產業智庫,有助於在高精尖產業與科研院所之間建立起高效的鏈接紐帶,將市場的前瞻性需求快速反饋到研發主體,加快促進產業創新發展與成果項目落地。同時,各類產業智庫也有助於海淀區將駐區高校培養出的優秀大學生,按照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直接引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開展創新創業,形成科技創新與人才集聚的聯動效應。
“創新網絡可以看作是‘一橫一縱一圈’的交織互促”。賴曉南説,“一橫”指的是要素鏈,包括技術研發、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營、人才引進、資金導入等要素集聚的關鍵環節;“一縱”指的是產業鏈,例如海淀區重點發展的大信息產業、大健康產業和大智造產業。要素鏈與產業鏈上的各主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縱橫交織形成“一圈”,即高效能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從整個區域的維度系統構築一個產業智庫平台,有助於進一步釐清區域創新創業服務網絡的“四梁八柱”,進而推動縱橫兩個鏈條間以及各類主體間的共識與共享,有力支撐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的高速運轉,全面提升對各類創新主體和高端要素的吸附能力。
針對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缺乏高品質城市服務體系的問題,賴曉南認為,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應按照“人才 家庭”的發展思路,緊密圍繞“住、醫、教、行”四個關鍵領域加速完善配套設施,全面提升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同時要通過加快建設時尚景觀和活力街區、發展中高端消費業態等方式,推動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才能真正把人才留住。
北青報記者從《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中瞭解到,上述領域的未來發展都有所涉及。例如,在住房方面,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調增約130萬平方米的居住用地,新增建築規模約250萬平米,推進一批集體租賃住房項目,實現就地職租平衡,同時加強與昌平南部跨區域職住功能互補;在醫療方面,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等建設項目將竣工,引入北醫三院、海淀婦幼、航天中心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在教育方面,中關村三小、中關村一小、十一學校等學校將在科學城北區建立分校,未來新建29處各類基礎教育設施,新增中小學學位10560個、學前教育學位7860個;在交通方面,優化加密科學城北區內部交通路網,爭取19號線北延、北部聯絡線等軌道交通落地。
着眼未來,賴曉南建議,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在下一步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可以着重發展“城市科技”,通過大力支持駐區創新主體建設兼具公共屬性與市場屬性的科技應用場景,將城市建設、環境優化與產業發展、要素導入融為一體,從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創新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