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23日這一天,國內與海外的直播行業同時都出現了一定的負面消息。國內的10家直播平台被國家網信辦約談,而在海外市場,背靠微軟的遊戲直播平台Mixer突然宣佈,將從這天開始停止運營。Mixer官方表示,“我們決定停止平台的運營,並且邀請所有在Mixer直播的朋友轉到我們的新合作伙伴Facebook Gaming,繼續自己的直播生涯。”
官方表示將與Facebook合作建立一個對接“橋樑”,為主播提供直接遷移的功能,但這一遷移並非強制。從這一天起,所有 Mixer站點和應用將引導用户轉移至Facebook Gaming。面對這一消息,Mixer上的不少主播就像此前熊貓TV宣佈關站時一樣,顯得異常沮喪乃至情緒失控。
事實上,Mixer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其前身是主打社交互動的Beam,而後者在2016年被微軟買下,並由微軟“改名部”在2017年定名。背靠“FAAMG”之一的微軟,Mixer在很多人看來顯然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
更何況,在此次毫無徵兆的放棄前,微軟方面其實是很重視Mixer的。不僅讓Mixer與Windows 10深度整合,讓用户不用使用瀏覽器就可以直接在Xbox Game Bar上看直播,並且在去年夏天還壕擲5000萬美元,挖走了twitch的頭部主播“Ninja”,緊接着在同年10月,twitch的另一王牌“Shroud”也追隨“Ninja”的步伐跳槽到了Mixer。而當時有着兩大Top Streamers(頂級主播)的Mixer,自然也是風光無兩。
要知道,Mixer為了讓彼時擁有1400萬Twitch關注、32.2萬twitter粉絲,並且與饒舌歌手Drake一起直播創造了Twitch最高觀看紀錄的Ninja動心,更是開出了5000萬美元的天價。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顯示,有着"北美第一突破口"雅號,在twitch擁有700萬人訂閲粉絲的Shroud,同樣也讓Mixer付出了類似的價碼。
而關於Mixer為何會被關閉,官方表示其已經沒有能力滿足微軟與Xbox的目標期望,言下之意就是Mixer的增長速度過於緩慢。事實上,且不提作為業界龍頭的twitch,作為競爭對手的Youtube gaming和Facebook gaming,在從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之間,在觀看時長上分別獲得了65%和238%的增長,而Mixer則只有可憐的0.2%。並且根據Twitch tracker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4天裏,Mixer最高的同時觀看人數僅為15萬人左右,而Twitch則高達600萬,這其中的差距顯然讓人感到絕望。
因此這樣一看,微軟放棄Mixer這位“扶不起的阿斗”,也在情理之中。而Mixer與熊貓TV的倒下,在某種意義上來説幾乎是如出一轍,在有錢的金主與散漫的氣氛下,二者都走出了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軌跡。
微軟為什麼此前如此的重視Mixer,不惜投入大筆資金來挖角?不同於國內直播平台間的互相挖角,海外市場四大直播平台twitch、Youtube gaming、Facebook gaming和Mixer背後,分別站着的是亞馬遜、谷歌、Facebook和微軟,這四大市值數千億美元的企業,或許誰都看不上游戲直播這個小盤子,它們或許要的只是這個管道,而最終指向的是一個大上數十倍的市場——雲遊戲。
目前,從微軟、索尼、任天堂、騰訊等遊戲巨頭,到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科技企業,各家都在紛紛佈局將雲遊戲視為次世代的希望。如今谷歌的Stadia已經上市,微軟的xCloud將作為Xbox Game Pass的一部分於今年晚些時候上線,亞馬遜也有Project Tempo,而Facebook則早已將雲遊戲公司PlayGiga收入囊中。
關於遊戲直播與雲遊戲的聯動,谷歌方面已經在Stadia的發佈會上給出了答案。玩家可以通過YouTube觀看遊戲視頻的同時,直接點擊並體驗相應遊戲,而在觀看遊戲直播時,也可以直接申請加入直播中主播正進行的戰局,或者順着主播的存檔繼續進行遊戲。
當然,微軟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放棄Mixer,在我們看來除了其表現實在是有點“辣眼睛”之外,或許是次世代主機Xbox Series X佔據了微軟的絕大部分精力,使得其既沒有足夠的耐心,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等待Mixer的涅槃。
從Mixer的失敗以及此前國內直播平台的發展不難看出,一兩個頭部主播顯然很難改變不了平台的走勢。Mixer遇到的情況是除了Ninja和Shroud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叫得出名號的類似主播,因此導致用户除了這兩位主播之外,在平台上沒有其他內容可看。這對於主要以休閒娛樂為主的直播平台來説顯然是不健康的,並僅靠Ninja與Shroud,Mixer顯然也不能與有着一整個主播矩陣的twitch相抗衡。
我們在此前熊貓TV破產時就曾經探討過,是否存在一個良性的主播生態,是熊貓與鬥魚之間的最大差異,相比於鬥魚來説,熊貓TV的造血能力要遜色很多。因此在面臨同樣頭部主播跳槽時,擁有海量腰部主播的鬥魚能夠迅速從中培養出繼任者,而後入局的熊貓TV在無法做到這點的情況下,其實結局或早已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