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鍾波的IPO煎熬:極米站上被告席,“七寸”被掐?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科技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文丨一點財經編輯部,作者丨劉亞傑,編輯丨嚴睿

眼下,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的心中五味雜陳。

不久前,極米科技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科創板市場發行1250萬股股份,募集至少12億元的資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這筆錢,遇到再大的困難,公司總能挺上一陣,何況是用股民的錢,給自己未來的發展買了一份意外保險。

可就在極米向上交所呈報招股書的同時,峯米科技一紙訴狀將其推向被告席,指控其侵犯核心專利,計劃收取4600萬元的“使用費”。

聽多了行業巨頭1億飄10億的專利官司,這筆錢不多,可是對極米而言是毀滅性的。況且,一旦影響到資本市場的態度,那就麻煩了。

既高興,又頭疼,鍾波正在這樣的矛盾中煎熬着。

身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需要的就是那麼一點“純粹”;市場份額可以少一些,人才儲備可以弱一些,公司規模可以小一些,可是核心競爭力必須足夠強,要強到不存在任何質疑。這是火種的力量,是造就燎原之勢的唯一要求。然而現在,極米的頭頂畫了一個碩大的問號。

翻看企業IPO的歷史,有太多失敗的案例,都是倒在技術的門口。很多公司華麗的數據之下,包裹着同行的壓倉石,被發現後打回原形。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日趨嚴格,會繼續壓縮這些“空心型”企業的生存空間。

那麼故事的最後,極米會成功上岸,還是被打回原形呢?

01、從“馬車”到“汽車”

在汽車發明以前,人們腦海中的理想交通工具,是一輛速度更快的馬車——很多時候,創新就是用來顛覆傳統認知的,鍾波對此堅信不移。

隨着生活水平提升,眾多用户開始採購超大尺寸電視。不過受限於體積、功耗、價格、散熱等因素,傳統液晶電視這輛“更快”的馬車,已經接近速度極限,繼續奔跑下去要麼累死馬,要麼壞了車。

於是他提出了新的產品方向:設定用户需要多台電視,一台固定在客廳,利用功耗、散熱、價格“三低”的激光電視,滿足超大屏體驗;利用投影設備的移動性,填補卧室、書房、洗手間等不同場景的空缺。

談及顯示技術,這是鍾波的長項。招股書信息顯示,鍾波曾任職於MStar研發部門,對接TCL、創維、長虹等主流電視機廠LCD機型研發項目。10年的專業履歷,讓他很清楚如何推出一款成熟的顯示設備,於是組建研發團隊,成立極米科技。

2014年4月,極米推出面向基本娛樂需求的家用投影產品Z3,三年後推出激光電視A1,極米讓大屏體驗駛入“汽車時代”。

2015年,極米進入快速增長期,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其智能微投產品很快超過愛普生和索尼等老牌企業,市場份額很快達到51.4%,一直保持領先優勢到現在。

激光電視門檻較高,極米未曾公佈銷售數據。按鍾波的規劃,未來激光電視市場份額將達到10%。依據奧維雲網數據,2019年彩電市場全年零售量為4772萬台,激光電視是一個年銷量近500萬台的大市場——又一塊巨大的蛋糕冉冉升起。

無可限量的前景,給極米帶來了足夠的熱度,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我們對研發的投入是不設限的。”在不同場合,鍾波一直強調底層研發實力,不過主要用於消費級設備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數字光處理)投影技術,仍在採購德州儀器公司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字微反射鏡)解決方案,佔據主要成本投入。

招股書信息顯示,2017-2019年極米採購成本從9.44億元增長至1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30.6%,不過三年研發投入合計才1.77億元。一高一低之間,讓“研發型企業”的招牌略顯尷尬。

對此,極米表示其核心技術凝聚在合光系統、照明顯示和成像系統三個環節,集成後打造出自研光機。需要利用DMD芯片實現光機設計與整機設計高效銜接,而非親自設計生產解決方案。可見極米是研發型企業不錯,卻也沒有那麼深的投入。

如此業務形態,很適合套用農夫山泉廣告詞:我們不研發底層技術,我們只是成熟解決方案的“搬運工”。極米內部並不激發從零到一的跨越,而是醖釀從有到好的升級,就好像智能手機:屏幕不是我的,芯片不是我的,系統不是我的,存儲不是我的,可銷量是我的。

根據市場份額作出投資決策的機構不在少數。“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數據顯示,2014年7月起極米已經在一級市場拿到七輪融資,領投不乏百度、經緯中國、賽領資本等明星企業。相信在他們內心深處,也是萬分忐忑——極米還沒邁過資本市場的門檻,可別在專利市場被競爭對手割了韭菜。

02、打七寸

只是多數時候,企業總是逃不過墨菲定律。

不久前,科創板上市企業光峯科技(688007.SH)發佈公告,旗下子公司峯米科技對極米發起專利侵權訴訟。這幾年,光峯科技打了不少專利官司,與台達電子、卡西歐、中強光電等企業對簿公堂,均是為爭專利之高低,顯然是一家“閒不住”的“好戰分子”。

根據媒體報道,2019年底光峯已向極米發送律師函,指出極米Z6系列投影儀使用了光峯科技2011年研發的“高亮度激發方法及基於光波長轉換的發光裝置”(專利號ZL201110086731.9)。

綜合極米官網與招股書信息,Z6系列共有極米Z6與極米Z6X兩款產品。2018-2019年間,該系列是中國投影市場銷量冠軍,一旦法院判定侵權成立並啓動禁售,勢必對極米產生巨大影響,峯米開始針對極米的定向打擊。

按照峯米訴求,極米及子公司需要停止侵權行為,銷燬侵權產品,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共計4600萬元——峯米通過訴訟,給極米的技術高度進行估值:7年的自主研發,估價大約4600萬元。

不過説來奇怪,一項專利侵權,就要禁售兩款旗艦產品、賠償4600萬元嗎?現在專利使用成本這麼高嗎?

其實查看光峯律師函就能發現,極米侵權行為共涉及極米皓·LUNE、極米皓·LUNE 4K、極米曜·LUNE Pro等7款激光電視產品,以及極米Z6X、新一代Z6X、極米H3等8款投影儀產品,侵犯專利共計33項。

目前,極米官網在售的激光與投影設備共計20款產品,可見這不是一場阻擊戰,而是全面硬剛,不打算給極米留下喘息的機會。

“極米將積極應對,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根據回覆,極米的姿態仍然從容,不過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抗。據招股書內容,截至2019年12月31日,極米科技境內外共獲授權282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外觀專利140項,“面子工程”做得更好。

在光峯面前,這樣的技術圍牆顯然有些低矮。按照“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數據,光峯科技持有1471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1000項,外觀設計只有105項。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光峯正面打到極米的“七寸”。

“對簿公堂前,雙方本有可能和平解決問題。”光峯內部人士向《一點財經》介紹,2020年3月25日,鍾波曾帶隊到訪光峯科技進行現場溝通;4月9日,雙方法務對接並確認極米使用了光峯的激光專利技術;4月23日,極米提出了100萬元授權費的使用方案。

可是4月24日極米推翻了前期方案,答覆光峯並不存在侵權問題。極米科技CFO廖楊公開表示,願意開展業務合作,就專利問題展開交流,同時“不怕被訴”,和談就此破裂。

是什麼讓合作告吹?雙方均未予置評。但有業內人士分析,“掀桌子”的大概率是光峯。

“100萬打包使用33項核心專利,平均每項專利僅3萬元,這樣的價格實在太低,這一點從目前4600萬元的訴訟請求即可印證;何況通過溝通,光峯一定看出極米專利儲備不足的問題,必然集中火力猛攻。”該業內人士補充説。

在極米IPO期間發起專利訴訟,光峯確實“不厚道”。不過極米低矮的技術壁壘,以及仍然在膨脹的市場規模,怎忍心放下手裏的鐮刀?

03、貓鼠遊戲

其實,拿起鐮刀的又何止競爭對手,極米的用户早已經躍躍欲試,而且在2018年已經開始行動。

這一年,家用投影儀市場發展勢頭非常理想,極米科技的表現更是出類拔萃。根據IDC發佈《中國投影機市場跟蹤報告》,2018年極米科技以57.5萬台的出貨量,以及65.7%的增速穩居市場首位,將愛普生和索尼等傳統廠商甩在身後。

只看市場表現,極米已經給到投資人很多驚喜。正是此時,問題光顧了這家公司:眾多用户反應產品體驗與宣傳描述不符,一部分消費者開始維權。

2017年,個人買家何海與朱金松均通過網絡渠道,均採購極米H1智能投影機。使用時發現,該產品亮度未達到宣傳的技術指標。司法部門檢驗後,最終判定極米科技存在欺詐行為,要求極米科技分別向兩位買家退還費用並作出賠償。

另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信息,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間,北京、四川、廣西三地的多家法院開庭審理多項訴訟,均為針對極米“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維權已經形成羣體效應。

線上店主有這樣的經驗:一旦在售產品持續出現相同的問題,專業打假人勢必前來“拜訪”。經兩次成功維權,“告狀大户”劉育能開始關注這家公司,不久後將極米科技告上法庭。極米原本通過供需關係與消費者互動,如今卻成為用户眼中的獵物,開啓了一場貓鼠遊戲。

將消費者維權作成生意,這被眾多企業主所不齒,可是維權形成羣體效應時,對企業的衝擊非常可怕。

不久後,四川省電子產品監督檢驗所以及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檢驗報告,顯示極米H1的光通量僅有642.6lm與575.89lm,與宣傳中1000-1999lm的理論值相去甚遠。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抽檢中,極米H3智能投影機同樣存在亮度不足的問題,可見極米產品問題已經不是個案。

換言之,極米引以為傲的技術能力,無法滿足用户的體驗需求。既然產品有問題,就怪不得獵户“舉槍覓食”了。

公開信息顯示,這幾次訴訟法院均判處極米敗訴,後者隨即向上級法院提起申訴。不過就在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前,一審勝訴方均提出撤訴。“雙方大概率達成庭外和解,極米應該做了不少工作。”一位接近極米方面的人士告訴《一點財經》。

在國內,這些庭外和解尚存斡旋空間,一旦出海國際市場,是否還能如此從容自如?

為了繼續放大想象空間,2016年7月極米已經啓動海外市場佈局,目前產品已覆蓋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市場。

“極米將實施市場開發計劃,進一步夯實中國投影設備市場份額第一的地位,同時繼續積極探索、開發歐洲、北美及日本等其他區域市場。”通過極米對《一點財經》的回覆,不難看出拓展海外市場已然勢在必行。

相比之下,那是一個更容易出現貓鼠遊戲的生態:對專利保護的要求更為嚴格,對破壞遊戲規則的懲罰也更為狠辣。面對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和更刁鑽的用户,極米能夠打出的王牌並不多。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極米僅在境外持有3項外觀設計專利,尚未持有發明專利。在國內尚且打不過光峯,扛不住用户的極米,能否兩手空空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難度實在太大。

這樣的極米走入資本市場,尚談不上結果如何,卻已是凶多吉少。

04、結語

回看投影設備行業,這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市場,IDC預計2020年行業增長率將達到13.8%。與智能手機不斷下滑的增量相比,無疑成為全新的金礦。

可是面對全新的機會,企業還要繼續用浮於表面的“性價比”手段收割市場嗎?完全沒有意義。企業發展的邏輯,已經變成先有好技術,再有好產品,最後成就好企業,高銷量不過是順水推舟的附帶品。

這樣看來,極米科技的路徑有問題,孱弱的技術積累與不能滿足用户需求的產品,短期內還撐不起其高估值。持續多年的高銷量,高市場佔有率,空留本末倒置的遺憾。

也許有一天,極米在海外市場同樣獲得了成功,可是誰又能肯定,那不是競爭對手圍獵目標的信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