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測試車輛在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內進行行駛測試。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最近一段時間,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範圍。已開放載人測試許可的有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滄州6個城市。智能網聯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城市建設自動駕駛環境還面臨哪些問題?產業生態如何構建……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8月24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已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共發放了55張測試通知書,開放67條、135公里測試道路。此前,長春市工信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選取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相應路段作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最近一段時間,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範圍。智能網聯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汽車產業如何應對前所未有的行業變局?
智能汽車發展超預期
“汽車革命的方向是智能化和網聯化,這也是未來競爭焦點。”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峯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汽車革命並非孤立進行,與其並行的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設,接下來應該把網聯化、智能化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是未來競爭的焦點,也是充分發揮汽車革命造福社會所必須的。
陳清泰表示,在未來,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引領性核心產品。它能廣泛吸納新能源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大數據,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子電力、先進製造等方面的新發展、新勢能,成為眾多產業融合創新的大平台。
當前,隨着基礎技術快速更新,汽車智能化技術體系發展得愈加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有了更為細緻和具體的落地場景。從L2到L5,每個自動駕駛層級都陸續開發出了具備市場應用前景的技術與產品體系,一方面讓汽車智能化內涵愈發豐富,另一方面也讓智能化落地速度超出預期。
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去年9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今年2月份,多個部委聯合發佈《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趨勢,抓住產業智能化發展戰略的機遇,加快推進智能汽車的創新發展。
智能化大潮之下,傳統車企紛紛加速轉型。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透露,東風日產導入日產Pro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並結合中國複雜多變的道路狀況進行本土化開發;並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合作,搭建具有開放性和延展性的智能化應用平台,開展跨界生態合作等。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介紹,廣汽集團主要採取三大行動,一是聚焦核心技術研發,提供中國消費者信賴的智能汽車產品;二是以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載體,着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業集羣;三是開放合作、共贏共生、與上下游合作形成命運共同體。
車路協同發展被認可
目前,全國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城市中,已開放載人測試許可的有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滄州6個城市。據悉,在全國開放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的城市中,實際進行自動駕駛小汽車載人測試且具有規模化車隊(30台及以上)的企業主要有3家:百度阿波羅、文遠知行/文遠粵行、小馬智行。
東南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智能網聯交通聯合研究院院長冉斌認為,車路協同是將路和車視為完整的系統,用聰明的道路彌補智能網聯汽車的不足,提高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相關功能。發展車路協同的智能汽車,將能夠很快實現第三級的自動駕駛。
馮興亞也認為,單車智能+車路協同路線才是適應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巨大的市場容量,消費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5G系統、人工智能、軟件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催生基於中國生態產業的智能汽車。
“雖然目前很多城市對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很積極,但出發點不一樣,落地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城市只是希望給自己打廣告,企業去了後無法參與;還有一些城市不懂怎麼做,因為這個產業太新、太大了,操作起來有很多盲目性。”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指出,目前僅靠單個企業“包打天下”無法形成產業生態。
張永偉認為,自動駕駛城市的解決方案,一定是一個創新生態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結果;還要建立一套推進機制,不僅要有城市決策層的高瞻遠矚、推進過程的組織保障,還要有勇於先行先試的政策和法規支持。
“測試環境如何,開放道路里程有多長,道路種類是否豐富,是否能提供一個集成數據平台等,都是決定能否吸引企業的重要因素。”張永偉表示,目前來看,城市建設層面自動駕駛環境面臨着非常多挑戰,如重建設輕運營、重數據缺應用、缺少頂層設計、缺乏戰略眼光等,很多工作還要進一步理順。
歸根到底技術為王
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謙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大潮中,新興造車企業前赴後繼,積累了大量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他不太認同搶佔先機的概念,認為企業應努力打磨產品、算法和架構,“宜緩圖之”。
當前,智能駕駛技術處於不斷升級的過程。企業或從單車智能基礎架構上做好準備,或在自動駕駛大腦上實現突破,歸根到底都是技術導向、技術為王。“汽車智能化有很多層級,發展速度會非常快。”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志華指出,如果企業沒有及時注意到這個趨勢,肯定是會落後的。
小馬智行總經理莫璐怡認為,自動駕駛技術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尚未達到討論競爭的程度,整個行業都在為了解決無人化和規模化不停努力突破技術難關。任何一家自動駕駛企業解決了任何一個難題,都是整個行業里程碑式的突破。整個行業不停推進技術進步,才能真正討論大規模商業落地。
“智能汽車已經從實驗室和示範運營轉向量產,新產品走向市場也是新技術落地、接受消費者檢驗的過程。”馮興亞認為,這個階段企業、資本和公眾相關各方不再為概念所迷惑,而是進入了冷靜期,這是新技術、新生事物發展壯大的規律,也是產業化的必經之路。
他表示,在這個發展的關鍵節點,整個行業要既“謹慎”又“大膽”,戰略上可以激進,戰術上則應緊跟技術與市場發展動態,打造自身競爭力,積極面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並藉助優勢力量,促進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