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 Apple Store 評測:優等生的敷衍之作
昨天上午十點,蘋果的新中國旗艦店——三里屯 Apple Store 終於拉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從 2008 年,三里屯 Apple Store 作為蘋果首個大陸 Apple Store 正式營業後,它已經陪伴北京果粉們走過了 12 年的歲月,接待了和整個北京常住人口相當的顧客量。而這一次,蘋果另起爐灶,在舊店十餘米開外的地方建立了新旗艦店,可見蘋果的重視程度。
作為三里屯 Apple Store 的老主顧,小雷今天就帶着大家深入探索這家新旗艦店,找到蘋果的設計思想。
一如既往的 "Jony Ive 風格 "
作為在蘋果工作超過 26 年的設計師,首席設計官 Jony Ive 雖已離職,但他的 " 設計遺產 " 依舊深遠地影響着蘋果。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就是他一手操刀設計的蘋果新總部 Apple Park 以及第二代 Apple Store。
在此之前,Apple Store 最為標誌性的設計就是 " 玻璃盒子 ",從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店,再到上海、無錫的 Apple Store,蘋果一直貫徹着高端化的設計風格。為此,蘋果甚至不惜代價,在南京最繁華的商務中心新街口 " 挖掉 " 了一棟大樓的一角,來強行適配蘋果的設計風格。
可以説,除了部分標誌性建築外(譬如紐約的中央車站),蘋果都是用一種 " 財大氣粗 " 的方式來強行進入到他人的視野中。
但就在 2015 年,蘋果宣佈,將推出全新的 Apple Store 設計風格,並對原有的 Apple Store 進行改造翻新,時任蘋果零售業務主管安吉拉 · 阿倫茨表示:
我們正在重塑我們零售店以及店員在社區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希望零售店像城市的廣場那樣,讓大家歡聚在一起。
本次的三里屯 Apple Store 也採用了來自 Jony Ive 的新設計。三里屯旗艦店的地板是來自中國山東的芝麻白花崗岩,店外二層供人休息的 " 天才林 " 則採用了中國的市樹國槐。
除了建築基材的不同外,原有店鋪內的擺放設置也進行了大變樣。蘋果將原有的產品展示—天才吧的二元結構進行細化,新增了 " 互動坊 "、" 視頻牆 "、" 景廊 " 等新設計,最標誌性的莫過於琳琅滿目的配件牆。
除了店鋪面積本身之外,產品展示桌面也進行了擴大,在小雷的粗糙測量下,一張桌子達到了 3.6×1.5 左右的驚人面積,這也讓展示的 iPhone 數量增加了好幾台,避免了像西單店那樣的擁堵問題。
從小雷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普通的工作日下午,三里屯的 Apple Store 的人均空間會更大,擁擠程度要好過西單店不少。雖然由於疫情原因,蘋果也在嚴格把控客流量的進出,但只要你想來,並不需要等很久。
除了產品展示,蘋果也在二樓設計了休閒區域,大尺寸熒幕必不可少。蘋果也奢侈地將整個二樓都變成了文化發展中心:你可以在這裏上課、諮詢店員、也可以在這裏適當的休息一下。
此次的 Apple Store,在環保上也花了大力氣——這是中國首家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店鋪,在屋頂上配備了太陽能陣列,貫徹了蘋果的環保理念。
令人失望的 " 地區化 "
雖然三里屯 Apple Store 的總體設計優秀,但小雷此前給予厚望的地區化設計,並沒有在此次的 Apple Store 中體現出來。
首先就是開店 T 恤的缺失,全球數百家 Apple Store,絕大多數都會在開店當天贈送紀念 T 恤,就算沒有 T 恤,也會有其他相關的小禮品。從微博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早上五點就匆匆起來排隊,但三里屯的 Apple Store 卻並沒有任何贈品。
如果蘋果不贈送 T 恤,還可以解釋稱是疫情原因,為了控制排隊人數的舉措的話,此次蘋果的店外裝潢,也並沒有達到以往蘋果開店的高水準。
以曾經亞洲最大的蘋果店——杭州西湖店為例,在開店前的裝修圍欄上,就使用了書法家王冬齡創作的蘇軾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為裝飾。(可惜這家店也沒有發送 T 恤)
以日本近兩年新增的 Apple Store 為例,你可以從 Logo 設計上就看到蘋果設計的用心——新宿的現代霓虹,京都的輕質木架和特殊紙張、涉谷的年輕潮流等地區文化,都與 Apple logo 進行了完美融合,並且蘋果都為這些 logo 製作了一個小短片。
從之前的台北與內地其他店面的 logo 設計來説,蘋果對漢字與蘋果 logo 結合設計很有心得,但這些優勢都沒有在此次的 Apple Store 中得以展現。
從之前的 Apple Store 旗艦中,我們可以一窺蘋果的設計功底:
在盧浮宮地下一層的法國旗艦店,和貝聿銘設計的 " 倒金字塔 " 一起,造就了盧浮宮 " 現代和傳統交織 " 的獨特美感。
澳門金沙的大理石夾層玻璃,讓現代風格一下變得傳統。
而 Apple Store 的現代設計更是不勝枚舉:迪拜的太陽翼奢華設計;成都太古裏的外牆一體化;陸家嘴的標誌性圓柱體;甚至就連老的三里屯旗艦店,都比新的旗艦店更加 " 有人味 ",更加能融入到三里屯的建築氛圍中。
而這份情感,才應該是 Jony Ive 設計的核心所在。
作為一個蘋果的老用户,小雷的第一台智能手機—— iPhone 3GS 就是在三里屯 Apple Store 購買的。時光荏苒,蘋果在中國經歷了爆發、衰退與回潮之後,也選擇將三里屯 Apple Store 作為再出發的起點。
坦白來講,小雷在評價三里屯 Apple Store 的時候,不免沾染上了一層回憶濾鏡,過去過於美好,以至於對現實產生了些許不適應。但對於蘋果來講,這樣的 " 循規蹈矩 " 未必不是一種出路——只有先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硬件),才能積極拓展自身的軟實力。
巧合的是,力推 Apple Store 新設計的主力:倡導 " 地區文化、賓至如歸 " 精神的阿倫茨和 Jony Ive,恰恰也是如今蘋果高價戰略、設計過於激進的兩位主推手。相較此二人,務實的庫克恐怕選擇了最穩妥,但也是最正確的方案。
兩個月後在此發售的 iPhone 12,恐怕也會和這家店面一樣:創新不足,但僅有硬件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