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目前的產品市場中,並不缺好的產品,缺的是能夠抓住用户心理的好的產品。有時候,往往廠家看好的產品,用户反而不買賬,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本文作者通過對用户的認知心理進行了深度剖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將好的產品推向市場,獲得成功。
什麼是好產品?
這是立場所代表的認知視角決定。
著名品牌專家苗慶顯老師提出:好產品,通常有三個視角:
1)企業角度的好產品:品質過硬,各種領先,各種優秀的技術參數等。
2)經銷商角度的好產品:好項目,風險低、利潤高、資金週轉快、未來看好等。
3)用户角度的好產品:更好的滿足、更好的體驗、更強的共鳴、更積極的聯想。
視角,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就是立場。基於立場的好產品表述,就是認知視角。大致可以判斷,企業是技術視角,經銷商是利益視角,用户視角是認知視角的延伸。
於是問題來了,三個視角,三種需求表達方式,形成了立場與認知衝突。
這是結構性衝突,必然發生,不可迴避。
有三對認知衝突:
- 廠家與用户視角的好產品認知衝突,結局可能是:廠家看好的產品,用户不買賬。
- 廠家與經銷商視角的好產品認知衝突,結局可能是:廠家看好的產品,經銷商不上心。
- 廠家內部的好產品認知衝突,結局可能是:研發和管理層看好的產品,銷售系統不會賣。
本文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破解廠家和用户的“好產品”認知衝突。
二、新品的三大基本方向廠家的產品視角,深受研發部門的背景影響,即技術背景。以前,教科書對新產品的定義是“五新”,即新技術、新功能、新材料、新結構、新用途——這是典型的技術導向的新品認知。
即使是現在,技術導向的新品認知仍然影響着研發部門:沒有點拿得出手的新東西,怎麼稱得上新產品呢?
當然,現在都是用户導向,新品研發一定結合了用户調查(或洞察)以及競品研究。
技術、競品和用户需求三者的結合,形成了廠家新品的三大基本方向:
- 同質化基礎上的優質化:可以用“更”字表達,“更快”、“更舒適”等,總之,是【更+】的表達式。
- 同質化前提下的差異化:大方向一致,但有些地方不同,稱之為差異化。前面所講的“同質化”一定會錨定一個目標,即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所有的比較,是與錨定的比較。
- 另起爐灶,全新產品:比如,智能手機相比於功能手機,汽車相比於馬車。
技術背景的人,對用户最大的誤解就是:只要產品好,天然受歡迎,其基本假設就是“用户一定識貨”。
用户視角的好產品,與技術無關,只與消費經歷與營銷教育有關。也就是説,用户對基於技術角度的產品創新,沒有專業識別能力。
在汽車發明之前,用户的需求是“更快的馬車”;在智能手機發明之前,用户的需求是“更好的功能手機”。汽車發明者最大的難題,是用户不知道汽車是個什麼東西。
實際上,任何產品的技術創新,在用户那裏都有相同的疑問:這是個什麼東西?
除非廠家完成用户教育。
上面的道理,只想説明一個原理:超出已有產品認知的好產品,在完成教育之前,價值是不被認同的。
簡單的結論就是:除非完成教育用户,否則用户真的“有眼不識金鑲玉”。越是與老產品不同,用户“不識貨”的概率越大。
四、用户的好產品認知與認知延伸那麼,用户的好產品認知是什麼呢?
因為用户的好產品認知是消費經歷和營銷教育的結果,所以用户視角的好產品,一定與市場現有主流產品有關,並且以現有主流產品為標杆。
用户對新品的期待,一般沿着下列方向:
- 標杆產品基礎上的優化:如更好,更快,更舒服。總之,以“更+”的語句表達;實際上,就是現有好產品的認知延伸。
- 標杆產品普遍缺陷的彌補:現有產品有哪些毛病,用户很清楚,所以希望新產品要改進。
比較一下,廠家的技術視角與用户的認知延伸,必然衝突。
用户的認知延伸,特徵是“同質提量”。同質即意味着沒有突破原有認知框架,提量即更好,表現是“標杆優化”;廠家的技術視角,追求的是突破認知框架,否則在競爭中就是同質化。於是,廠家的產品創新經常會陷入困境:
- 困境一:走同質提量,標杆優化的路徑,與競品相比,沒有競爭優勢。
- 困境二:走差異化路徑,沒有認知優勢。
兩個坑,必踩其中之一。
創新的困難,不僅在於新,也在於對新的社會認同甚至更難。創新是內部可控的因素,認同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五、標杆優化即使走“標杆優化”的路徑,似乎可以脱離兩大困境。
然而,仍然可以費力不討好,用户也不一定買賬。因為“標杆優化”的前提是有“標杆”,與標杆對比,本身就是對標杆地位的強化。同時,標杆優化還要解決下列兩個問題:
1. 當標杆成“正宗”,優化項不被大眾認同可口可樂基於消費者調研推出的新可樂,就遭到了抵制。雖然可口可樂新品上市已經做過調研,但調研是在理性環境下的認知表達,而推向市場時不一定如此。
特別是當一個產品成為正宗時,“更好”就不成立了。
正宗是好的標準。標準之下,“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當某個品牌被定義為“正宗”時,就壟斷了“好產品”的定義權。
正宗是好壞的標準答案,正宗之外沒有“更正宗”、“真正正宗”。
2. 優化的利益是否“一目瞭然”即優化項的用户可感知程度,否則又需要一場營銷教育或推廣才能讓用户感知。
六、產品差異化很多人推崇產品差異化,其實差異化也是技術、功能視角的認知。況且,差異化是與競品相比,與用户何干?
這是競爭思維的延伸,多數情況下的差異化,是技術部門給營銷部門挖坑。
差異化是站在廠家角度技術思考,不是用户的認知表達。差異化是對競品的技術功能性錯位,不一定是與用户的認知吻合。更重要的是,只要是實質性的差異化,產品推向市場前,營銷就“天然帶坑”:只有把坑填平,用户才認同差異化的價值。
差異化的“天然之坑”就是:營銷部門要發起一場營銷教育活動,讓用户認同差異化是有價值的。但是,廠家的技術思維很容易理解為:差異化給用户帶動了好處,用户怎麼會不受歡迎呢?
現實中,有些廠家的新品上市,廠家甚至會想象着用户瘋搶的場景。這樣的場景,蘋果做到過。但是,蘋果的新品上市過程,本身就是一場改變用户認知的推廣活動。
七、認知教育技術、功能上的創新,只有變成用户的價值認知,才能商業變現。
越是追求技術、功能之新,商業變現越就越難。當然,一旦用户產生認知,競品超越就會更難。
上面的分析,我們總結為兩點:
- 同質化的基礎上優化,雖然不需要改變用户認知,但需要讓用户感知。感知,就是不需要營銷教育,但要讓產品本身能夠讓用户感受到。
- 差異化,意味着需要對用户進行認知教育,要承擔認知教育成本。完全另起爐灶就更不用説了。黑莓手機創造了智能手機,但在喬布斯手裏,才完成了智能手機的全球認知教育。
認知教育,才是調和廠家與用户好產品認知衝突的有效方法。認知教育,就是把技術上的“好產品”變成用户認知的“好產品”。
“一對一”的認知教育,成功率很高,產品上市時的測試,往往符合這種認知場景。但是,市場推廣的認知是千萬級、億級的用户認知教育。
這種認知教育,我們稱之為羣體認知教育。説服一個用户與説服千萬用户,認知教育邏輯完全不同。羣體認知不是個體認知的簡單累加。
總而言之,產品創新與營銷教育和推廣是一對孿生兄弟,不要指望新品很好,就天然受歡迎。換句話説,新品創新挖的坑,需要營銷部門填上。那麼,填坑就是營銷部門推廣新品的必備功夫。
八、100只猴子的故事100只猴子的故事,講的就是個體認知教育與羣體認知教育的區別。
20世紀50年代,日本科學家觀察到一種現象:
在日本九洲以東的羣島上有一羣猴子,一直吃髒甜薯。1952年,子島上的一隻猴子首先學了會用海水把甜薯洗乾淨。跟着一隻傳一隻,從1952年到1958年,島上所有年輕的猴子都學會了洗甜薯,但成年猴子還是吃髒甜薯。直到1958年的有一天,整個子島的猴羣很快都學會了。
最為神奇的是另一邊高崎山大陸的猴子們,也全都會了,而它們之間是沒有任何聯繫的——後來人們就用“第100只猴子”來形容造成意識形態突破的關鍵參數。
乾淨甜薯比髒甜薯好吃,似乎不言而喻,似乎應該迅速得到推廣。但是,更好的產品就能迅速替代原來的產品嗎?
不一定。
或者説,即使能替代,也需要一個認知教育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極其緩慢。
在新品推廣過程中,這個緩慢的過程,熬死了絕大部多數產品。然而,當新品推廣達到某個臨界點時,羣體認知變得極其簡單,似乎只有一瞬間。我在新營銷推廣中,經常用“瞬間擊穿”來表達認知擴散速度。
第100只猴子的故事,不一定是100只,只要達到某個數目,在某個地方形成一種文化或覺醒,其他界線之外的族羣也會受感染。
九、羣體認知廣告界有一個著名的段子:我知道有一半廣告費是浪費了,我從來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
互聯網來了,它可以精準傳播,終於不用浪費另一半了。但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精準傳播的效果遠不是早期所説的“品效合一”,而是驚人的差,還不如“浪費了一半”的大眾傳播。
看來,沒有浪費的傳播,可能是最大的浪費。
精準傳播,建立的是個體認知,“一對一”的建立認知;大眾傳播,不那麼精準,散彈打鳥,所以有浪費。
但是,正因為不那麼精準,反而建立了羣體認知。羣體認知中有一個重要的認知方式,即認知擴散。沒有直接接受傳播信息的人,從認知擴散中獲得了認知。
個體認知,就是某個用户自己形成了認知,但不知道別人是否也形成了認知;集體認知,就是我有認知時,也知道圈朋友也有了認知,甚至我把認知擴散到朋友圈了。
這兩個故事,引伸出個體認知與羣體認知的概念。
第100只猴子的故事,説明了兩個不同的認知過程:
- 第一階段是個體認知:一次教會一隻猴子,用了長達6年時間,是認知緩慢積累的過程;
- 第二階段是羣體認知:一夜之間,所有猴子都學會了,是認知快速擴散的過程。
精準傳播,形成的是個體認知,精準而低效;大眾傳播,形成的是羣體認知,浪費而高效。
這説明,只要認知數量達到某個臨界點,羣體認知大於個體認知之和。個體認知必須有投入支撐,認知擴散是大眾之間的認知傳遞,不需要費用。
大眾傳播,一開始就是奔着羣體認知去的,所以要“大喇叭使勁喊”,需要好的“廣告語”做認知教育,也需要不菲的“廣告費”強化認知。
第100只猴子,從開始的個體認知,最後達到了臨界點,轉化為羣體認知。專家所解讀的“磁場區域”,同樣是羣體認知所形成的信息場。
十、認知擴散廠家與用户之間好產品的認知衝突,要把廠家的技術角度的認知表述,變成用户的羣體認知,需要達到一個臨界點。
現在看來,達到認知數量的臨界點有兩種辦法:
- “一對一”的認知過程累加,如同猴子洗甜薯,先一個一個教會,逐步達到臨界點。這個模式,失敗率特別高,原因就是,在形成認知的過程中,競品也在做認知教育,要面對認知教育競爭。認知教育競爭,會讓你的認知教育成果被覆蓋掉。
- 短期內迅速完成認知教育,達到認知擴散的臨界點。這個過程,過去用大眾媒體傳播方式實現,現在可以用互聯網方式實現。既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快速形成認知,也可以在局部區域,如縣局市場快速形成認知。
電視廣告時代,史玉柱的腦白金曾經實現2年時間從縣級飽和覆蓋到央視全國覆蓋的轉變。現在的社會媒體時代,可以實現局部區域引爆到全國引爆的轉變。
然而,上面的邏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並非所有的認知教育都能成功,在做全面認知教育之前,要做局部市場的認知教育驗證。
先驗證,再全面投放——現在已經是正規經營企業的標準動作。然而,我們仍然看到很多提到驗證的產品失敗了,這裏面一定有一個BUG。
局部市場驗證有兩套基本做法:一種是“一對一”的認知累加,看成功率;另一種是局部市場快速認知擴散。
我熟悉的廠家經常會送一些新品,詳細向我介紹,這種方式很容易獲得認同,但不能據此判斷市場會接受。即便以如此方式獲得100人、1000甚至上萬人認同,也不一定有市場意義。
因為“一對一”的認知教育是強認知過程,成功率很高。但是,這樣的認知教育,在實際營銷運營中並不存在;除非是高價值產品的直銷模式,大規模營銷不可能有“一對一”認知教育模式。
市場驗證,時間不能太長;市場驗證,最好能夠達到認知快速擴散的臨界點。因此,局部市場的產品驗證,本身就是一次小區域的認知快速擴散過程。
最近,我們探索出一套線下、社羣和網絡結合的模式:線下做透一個店,線上打爆一個縣。
這套模式對新品推廣的價值,就在於快速“打爆”,實現認知快速擴散。在認知快速擴散中,驗證新品能否與用户認知吻合,或者説能否短期改變羣體認知。
廠家的新品,用認知教育的方式改變羣體認知。羣體認知改變了,就從產品本身和營銷雙方證明:這是廠家和用户共同認同的好產品。
總結一下:所有的產品創新,必須伴隨一場用户認知教育活動,讓用户認識到創造是值得花錢買的。
在用户那裏,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認知問題。
如果碰巧技術上解決了創新問題,但是,營銷部門卻沒有教育用户的能力。那麼,技術視角的產品越好,企業的災難越大。
#特邀作者#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現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誌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