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編輯導語:本文為連載內容第四篇,介紹了設計心理學之序列效應,又稱為系列位置效應。作者講述了首位效應和近因效應,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序列效應,又稱為系列位置效應。

在心理學上指的是回憶的準確性,隨着項目在研究列表中的位置而變化。當人們被要求以任何順序(自由回憶)回憶一個項目列表時,傾向於從列表末尾開始回憶,而且記憶的準確性更好(近因效應)。同時人們對列表前幾個項目的記憶,比中間項目更準確(首位效應)。

這種現象被認為是由於短期記憶在一個事件序列的開頭時,遠沒有在中段和末端時那麼“繁忙”,因此在開頭就有更多的時間給短時記憶去處理信息,使其轉換進入長時記憶,從而足以保存更長時間。而短時記憶時,處於末尾的內容尚未從意識中消失,因此首先會被喚醒;

簡單的理解就是短時記憶時,人們傾向於記住系列中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項目,而中間的項目往往會被忽略。

在產品設計中用户需要面對海量的信息,不可能實現內容的完全記憶,更多的是依靠短時記憶,因此序列效應會對用户的行為體驗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首位效應(Primacy Effect)

在心理學中,首位效應指的是開頭刺激或信息記憶過於引人注目造成的認知偏差。如果人們讀一份足夠長的名單,他更可能只記住前面的幾個,而忘記中間的大部分。

因此產品設計時,我們通常會將最核心、最高頻的功能放置在首位,減少用户的記憶成本。例如iMac系統中“訪達”排列在桌面程序塢的首位,手機系統則默認將“通話”功能放在了導航欄第一個位置。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而在移動端App分類頁籤中,“精選”、“熱門”、“推薦”這類標籤通常佔據了首要位置,保證用户最快速的觸達平台的重要內容。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同時適當的精簡內容,也會讓用户更容易聚焦注意力,實現內容的準確記憶。例如拼多多首頁中並沒有添加各種欄目模塊,將信息噪音降到最低,保證了核心模塊信息傳遞效率。

當然首位效應並非完全由項目的物理位置所決定,還包括項目的曝光順序。

例如今日頭條欄目眾多,用户可以自由添加刪減自己喜歡欄目,並且可以調整順序。不過“關注”和“推薦”是固定不變的,不允許用户自定義。

“關注”頻道被放置在了“推薦”的左側,位於欄目列表第一個,讓用户無法忽略其存在,同時與其他欄目內容可以更好的區隔開來。但是用户打開App後進入的並不是“關注”頻道,而是“推薦”頻道,這是為什麼呢?

“推薦”頻道通過精準的算法將用户喜歡的內容呈現出來,並且有利於增加非關注自媒體信息的曝光,通過新鮮的內容不斷增強用户的粘性。而在交互上,“關注”類似於負一屏信息,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及閲讀,實現了用户體驗和商業目標的設計平衡。

為了讓用户更強烈的感知到“訂閲”的存在,淘寶首頁採用了同樣的排布方式。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二、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

在心理學中,近因效應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記憶過於引人注目的認知偏差。例如一位司機在高速公路之旅上看到了同樣多的紅色汽車和藍色汽車,但如果在下高速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一輛紅色的汽車,那麼他會認為這趟旅行中他見到了大量的紅色汽車。

在互聯網產品設計中,可以通過底部固定位置產生近因效應,有效增強用户記憶,還可以借用位置優勢引導用户產生新的行為。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1. 增強用户記憶

例如在電商商品詳情頁面,“加購”和“立即購買”固定放置在底部右下角,形成了識別和操作優勢。對於新用户在頁面瀏覽完成後,視線最終會停留在屏幕底部,可以形成記憶點。

對於老用户做出購買決策時,只需要根據位置點擊即可,不需要在頁面中定位和識別按鈕,減少了記憶負擔,提高了購買效率。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2. 引導用户行為

螞蟻莊園可以説是支付寶重要的流量產品,支付寶首頁底部增加了“螞蟻莊園”入口,類似於彩蛋設計,形成了產品與用户新的觸點。讓用户在頁面結束時,有了新的行為目標,操作流程更加順暢。

同樣京東PLUS會員在首頁底部也增加了引導按鈕,引導無法做出開卡決策的用户進一步深入瞭解PLUS會員權益。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參考文獻:https://www.baike.com/wikiid/2745720652362143618?prd=mobile&view_id=42xqumcyx5o000

#專欄作家#

子牧先生。公眾號: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體驗設計師。8年互聯網行業經驗,擅長體驗設計思維、設計方法論、交互設計研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7 字。

轉載請註明: 設計心理學系列(04)——序列效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