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享出行企業扎堆上市。
據公開消息顯示,滴滴已於4月9日在美國秘密遞交上市申請;嘀嗒出行於4月13日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4月24日,哈囉出行正式提交招股書,擬於納斯達克上市。
“共享出行第一股”花落誰家暫未可知,但共享出行領域這三家代表企業的舉動卻引發了市場極大關注,同時再一次攪動市場,帶來一些“有意思”的變化。
從業務佈局來看,滴滴業務涉獵較廣,哈囉出行其次,嘀嗒出行業務範圍最窄。從目前公開資料顯示的估值來看,滴滴以“至少1000億美元”無疑佔據鰲頭。
當主營業務增長到一定程度,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嘗試向外探索更多可能性是可取的方式,也是現在大部分公司都在採用的策略。滴滴在這方面算是“行家”,從“滴滴外賣”,到“橙心優選”,再到“滴滴貨運”,同時發展了自動駕駛、共享單車等業務,另有坊間傳聞滴滴着手造車及發力電商,意圖多業務拓展破局。
滴滴的“瘋狂創新”有用嗎?
從目前的估值來看,資本市場是認可的,每個業務板塊原有的行業翹楚也難以抵擋資金充裕的滴滴。
近期,滴滴貨運在北京市場開始瘋狂補貼,意圖在貨運市場分得一杯羹。據相關人士透露,此次滴滴貨運補貼採用階梯狀,每日略有不同,數額相當之高,司機端高達450元/天。
相關人士透露,新司機加入只需註冊滴滴貨運即可獲得200元現金獎勵,貼車貼可再獲得100元獎勵(連續6個月),註冊成功後使用APP還可獲得100元現金獎勵,正式開始接單後還有每單不一的獎勵金(15元、20元、40元、50元每單等)。同時獎勵政策劃分也極其清晰,包括全城成單獎、專業市場獎、熱區成單獎、高峯成單獎、單單大獎、專屬司機獎勵,合計達到450元,“這還未加入調度補貼和訂單實際費用等。”相關人士表示。
在司機端補貼的同時,用户端同樣優惠力度不薄。以100元的訂單為例,用户可享受最高50元的優惠,可以理解為滴滴在充分滿足司機和用户兩端的需求,主動補貼“用户少花錢”和“司機多賺錢”之間的部分。
相關人士表示,雖然補貼高,但在北京五環外,依然面臨無車可叫、運力不足的問題。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補貼對貨拉拉和快狗打車都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兩者均已在同城貨運領域耕耘多年,滴滴貨運的補貼使其被動應戰,為保住市場份額,貨拉拉和快狗打車等競爭對手不得不同樣開啓補貼優惠活動。
近期,據網上資料顯示,貨拉拉啓動了拉貨福利月活動,補貼總金額達5億元;快狗打車也在北京開啓全城爆單獎勵,以4月25日為例,每單補貼20元,上不封頂。
滴滴貨運、貨拉拉、快狗打車的瘋狂補貼,看似讓利消費者和司機端,但這種市場競爭行為只能“燒”出短期市場份額,卻“燒”掉了長期的市場公平與底線,背後也有可能衍生出行業虛假繁榮,如補貼刷單、惡意競爭等問題將進一步擾亂市場秩序。
從另一角度來看,同城貨運的消費主要分為B端和C端,其中B端主要包括工業終端、商品零售門店等;C端指向終端消費者,為其提供搬家、貨運等服務。由於C端的搬家等需求和訂單頻次低,補貼再多也面臨客户留存難的問題,於是貨拉拉和快狗打車都從C端入手、向B端擴展,將服務不斷提升以撬動B端市場。
貨運本身是個性化強、難以標準化的市場,這也意味着貨運平台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每一單提供個性化服務。
燒錢補貼的方式,短期內可以引導消費者選擇某一互聯網平台,看上去是搶佔了市場份額,但這樣的低價傾銷搶佔用户,對同城貨運市場造成的衝擊卻是持續的。各家平台無奈只能跟隨燒錢,導致服務質量難以提升,行業難以健康發展,後果最終要由消費者買單。
“資本為王”只會導致無休止的燒錢大戰,中小公司難以為繼,大公司苦不堪言。各大公司莫不如將精力和資金用於提升服務體驗上,在精心打磨經營商業模式的同時,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而不是一味粗暴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對貨運行業來説,燒錢補貼不是長久之計,提升服務體驗才是唯一出路。企業的業務拓展和模式創新值得借鑑,但不能不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地一意孤行,最終站到行業和消費者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