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創造約全國13%的GDP 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過去一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在2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介紹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情況時指出。
王志剛介紹稱,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研發部署,加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部署,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增強人民羣眾的健康福祉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導向。
“支撐疫情防控,檢測手段更迅速更便捷更精準,藥物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疫苗研發積極適應疫情和病毒新的變化,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快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發,通過實施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我國獲批I類新藥從2008年之前的5個達到現在的75個新品藥,以正電子磁共振掃描系統(PET/MR)為代表的一批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投入使用。”王志剛進一步介紹稱。
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指出,下一步,科技部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做實做好“高”和“新”這兩篇文章,更好發揮高新區在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一是支持高新區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以領軍企業為龍頭,以產業鏈關鍵產品、創新鏈關鍵核心技術為支撐,培育若干世界級的創新型產業集羣。二是支持高新區構建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產業向智能、綠色、低碳發展。三是落實和推廣中關村自創區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落實“放管服”,在政策創新、園區治理、商業環境等方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國家高新區以0.1%國土面積創造約全國13%的GDP
國家高新區是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實踐。目前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國家高新區表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增長勢頭。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預計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利潤總額4.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
“我們有一個數據,國家高新區以0.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約全國13%的GDP。可以説,已經成為我們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指出。
目前我國高新區集聚了全國約1/3的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壯大了一批世界級的產業集羣。如中關村高新區培育了一批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產業規模佔到了全國的17%;武漢東湖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光電子企業,產業規模約佔全國的50%;張江高新區培育了一批集成電路企業,產業規模佔全國的35%;西安高新區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新能源等硬科技產業;蘭州高新區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特色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其他高新區也在培育特色產業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羣前10位。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邵新宇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建設佈局不斷優化、新興產業的引領能力大幅提升、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據介紹,2021年,大灣區內珠三角9個城市的研發支出,現在預計超過36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3.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5.7萬家,專利授權量預計達到7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預計超過10萬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羣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北京、上海分別排全球第三、第八,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效果顯現。
國家支持在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佈局建設了散裂中子源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託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廣州中新知識城等一批重大創新合作平台,促進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不斷提升能級。
與此同時,深圳、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快速發展,科技部支持建設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型顯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通過集聚創新資源,打造國際技術轉移樞紐,引領新興產業的發展。
邵新宇指出,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進財政科研經費和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推動科研儀器進口免税政策惠及港澳高校在內地設立的研發機構。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對港澳全面開放,持續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積極推動大灣區科研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下一步,科技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國際創新中心,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加強基礎研究
在上述發佈會上,王志剛指出,加強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是科技工作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並且強調,在科技重大頂層設計、重大決策方面,企業應該要參與進來,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同時也要看大企業如何發揮引領支撐作用,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機遇、提供生態、提供保障。
與此同時,企業在基礎研究方面也要作為主力軍、生力軍。
在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的860餘項中,其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有680餘項,佔比高達79%,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中76%是由企業投入的。但王志剛也指出,在結構方面,可能在基礎研究方面還少一些,在不同類型企業之間還不夠平衡。“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以更大力度投入到科技創新中來。這方面國家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方面政策上給予鼓勵,同時也給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5.6%。
對此,王志剛指出,基礎研究問題可以通過工程、技術來凝練需求,也可以通過探索來產生,就基礎研究本身來講,是整個科技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要加強。尤其中國的科技在發展,越往前走越進入到知識邊界的拓展、技術邊界的拓展、成果原理和應用原理的追尋這個階段。到了這個層面,基礎研究做得越好,我們在科技發展上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就越強。
王志剛進一步表示,基礎研究不再是個體的事情,而是作為國家戰略、科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要有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並且要加大投入;要尊重基礎研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圍繞人加強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很多是研究方法、研究路徑,有不確定性,成功率不高,時間比較長。所以什麼樣的人能搞基礎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有學術功底。要真正能提出基礎研究問題,就是這個問題是屬於基礎研究的範疇,以及從哪個角度來提問題。我們也要加強服務,改進對基礎研究的支持評價,基礎研究的評價要有別於其他一些科研活動。”王志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