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孫文軒)個人信息保護關係着每一個人的權益,3月3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消息顯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3月7日晚間,新京報舉辦“2021兩會新京報經濟策之個人信息保護”論壇,邀請相關代表委員、與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在談到用户畫像和App“偷聽”問題時,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App檢測評估方面的專家何延哲表示,根據研究,現階段我們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偷聽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只要有麥克風、通信鏈路等,偷聽、嗅探等行為就是可能存在的,只是我們去分析的時候,第一它是否真實存在?可能性和真實存在是不一樣的。第二是它的價值和風險方面的分析。
他表示,考慮到現在的檢測技術手段,手機操作系統不斷更新換代,以及民眾意識不斷提升等,偷聽這件事已經變成一個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旦被發現,法律成本非常高。而且偷聽行為既然在手機上發生,就不可能不留下任何證據,有很多的檢測機構都可以去做這樣的檢測。
“那為什麼現在的廣告都這麼精準呢?其實主要帶來的是另外一個思考,就是現在的大數據是不是已經失控了?當然這主要是從個人角度説的,也就是個人能否對自己、身邊的人,附近的人,以及其他相關聯的人所產生的數據有足夠的知情權和控制權。推送廣告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生態,依賴的是關聯分析的大數據,一天中有無數個廣告,總有幾個能夠猜中你的所思所想,而且能通過神經網絡算法、你的點擊、觀看時間等,不斷優化用户的興趣愛好,然後讓廣告越來越精準,這樣下去,要做到比用户自己更瞭解他是完全有可能的。”何延哲説。
他表示,即便以後我們可以完全規避掉這種偷聽行為的發生,但是恐怕廣告的精準度並不會因此下降,那我們就要思考在大數據環境下,用户如何對自己的數據有一定的掌控力。而這和企業的商業利益是矛盾的。企業應該開發什麼樣的系統?需要企業把商業利益、社會效益以及用户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否則類似偷聽、大數據殺熟的疑問會不斷地跳出來,去質疑你的商業模式,這種質疑有時會帶有一些焦慮,有時候會帶有一些不真實,但是沒辦法,原因還是企業的商業模式沒有足夠的透明化和合理化帶來的後果,這種後果需要全社會去買單,然後影響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着廣大網友的獲得感、安全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