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的迅猛推進,不斷刷新着人們對“生活原來可以如此便捷”的認知。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吃到了這種“紅利”。疫情期間,一些老年人因為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變得寸步難行:沒有健康碼,進不了超市、回不了家;不會網上預約掛號,看不了病;乘坐公共交通、景區購票、購物付款等也都要難住一批老年人。
智能時代的洪流,自帶大殺四方的氣場。但面對老年人的“寸步難行”,我們該責怪的不是科技,而是社會服務環節對老年羣體有意無意的忽視,是他們在冷冰冰的效率和温暖的人性間默認選擇了前者。
不久前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為4.96億,其中,不懂電腦網絡而無法上網的人佔比51.6%;不會漢語拼音、受文化程度限制不能上網的人佔19.5%;年齡太大或者太小不能上網的有14%。科技發展再快,也不能漠視這樣一個龐大的“跟不上”羣體。我們捫心自問:在應用健康碼的同時,能不能留下紙質證明或短信證明的空間?在倡導移動支付的同時,能否保證現金支付的通道順暢?
如何對待弱勢羣體,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沒有人會永遠年輕或處在潮流的前列,所以時代的發展決不能拋棄人性的温度。我們可以號召老年人儘可能與科技進步“接軌”,並創造幫助他們改變的環境,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法改變的羣體。在這方面,有些機構和組織已經做出了嘗試,比如嘉興市圖書館。在有限的公共預算下,圖書館158名工作人員一年舉辦了5000場讀者活動。有免費培訓農民工網上購買火車票的活動,也有免費培訓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課程,從怎麼使用微信到怎麼製作電子相冊,甚至怎麼連接無線網絡等內容,幾乎面面俱到。這種接地氣、長本事的培訓幫助老年人跟上了時代進步的步伐。
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我們見識了行走於隔離病房的智能機器人,看到過快遞小哥使用的機械外骨骼,還有已廣泛應用到個人的健康穿戴設備……智能科技已經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改變,但越是機器橫行的人工智能時代,就越要呼喚人性的温度。帶有人性温度的智能時代是暖的,它洋溢着笑,春風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