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 (ID:pedaily2012),作者:張繼文、劉博,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又一隻超級獨角獸誕生。
本週,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的文件顯示, 馬斯克執掌的SpaceX剛剛完成新一輪17.2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1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00億元)。如此一來,SpaceX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獨角獸,僅次於字節跳動和螞蟻集團。
SpaceX,無疑是狂人馬斯克締造的又一個傳奇。這家由他成立於2002年的商業航天公司,承受了無數次的失敗,一步步將商業載人航空的“不可能”變為一個個現實。從獵鷹火箭、龍飛船,再到星鏈、星艦,馬斯克用20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商業航天帝國。在他的設想裏,SpaceX要送100萬人上火星,實現兒時的火星夢。
當年受到馬斯克與SpaceX的啓發,中國商業航天也曾掀起過一股創業熱潮,VC/PE熱情高漲。但這個行業門檻極高,燒錢遠遠比造車驚人,還有不可避免的一次次發射試驗失敗。進入2022年,中國商業航天緩緩駛入洗牌期,有人苦苦掙扎,就有人興奮闖入。但屬於中國自己的SpaceX終將誕生。
一、估值驚人,僅次於字節跳動、螞蟻,要送100萬人上火星
SpaceX,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新物種?
馬斯克最引以為豪的,是SpaceX推出的“獵鷹”系列火箭。2003年,NASA決定將近地軌道業務轉交給商業化公司,馬斯克為了拿下這筆大訂單,親自擔任團隊的首席工程師,參與研究了獵鷹火箭的幾乎每一個細節。最終,SpaceX脱穎而出。
但真正令SpaceX聲名大噪的則是獵鷹9號火箭,該火箭可以將有效載荷發送到重達1300噸的近地軌道,並在經歷了數次的驗證和失敗後,於2015年12月21日成功完成首次火箭回收,震驚世界。
SpaceX為人熟知的還有“龍飛船”,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船。2010年12月8日試飛成功,2012年10月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重達455公斤的貨物,去年9月第一次將四名普通人送入太空,龍飛船用11年的時間完成了由貨運向載人的轉變。今年年初,SpaceX宣佈龍飛船將停止生產,光榮“退休”。
還有令人忌憚的SpaceX太空互聯網計劃——“星鏈”(Starlink)。這項計劃誕生於2015年,馬斯克制定了一個目標,是在2019年至2024年間向太空發射約1.2萬顆衞星,為用户提供互聯網服務,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星鏈最新計劃的發射數量已大幅增加至4.2萬顆,這將是目前為止最龐大的衞星發射計劃。
截至今年5月,SpaceX已經將星鏈服務範圍覆蓋到了全球四大洲的32個國家,包括了歐洲、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南美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馬斯克曾表示,星鏈衞星互聯網用户可能超過25萬人,每年預定金額超過3億美元。
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正在變為現實:“星艦”剛剛得到了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環評結果,距離首次軌道飛行測試又近了一步。這是SpaceX正在開發的新一代航天運輸系統,星艦可以將人類和貨物送往月球、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也可以用來發射星鏈衞星。
馬斯克曾稱這是現代版的諾亞方舟,他要建造1000枚以上星艦運送大約100萬人上火星。
憑藉着異想天開,SpaceX成為一級市場最吸金的超級獨角獸之一。自2015年以來,SpaceX 平均每年籌集超過10億美元。去年12月,SpaceX剛剛獲得3.37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2021年累計拿下了18.5億美元,彼時估值已高達1000億美元。
現在,這一融資紀錄被SpaceX自己打破了。根據一份6月13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 SpaceX已完成17.2億美元新一輪股權融資,發售了約16.8億美元新股,對應的估值達到了1250億美元。如此一來,SpaceX一躍成為全球估值前三大的初創企業,僅次於字節跳動和螞蟻集團。
不久前,馬斯克透露,當星鏈衞星寬帶服務的現金流變得可以合理預測時,他才會考慮公開上市。可以預料,這將會是全球又一個超級IPO。
二、馬斯克最貴最瘋狂的創業,兩次瀕臨破產
相比特斯拉,馬斯克更為牽掛的可能是火星夢。
1971年,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父親是機電工程師,母親是個模特,還兼任作家和營養師。深受父親的薰陶,他小時候就痴迷於科學和技術。12歲的他自己寫了一個遊戲 blastar 的代碼,賣了500美元。
馬斯克曾回憶,“小時候,人們常會問我,長大要做什麼,我其實也不知道。後來我想,搞發明應該會很酷吧,因為科幻小説家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作者)曾説過,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
後來,馬斯克進入美國賓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深造,他先後開發了企業黃頁網站 zip2 和網上支付軟件 PayPal。2000年底,馬斯克和家人去非洲旅行,結果染上了瘧疾,差一點死掉。
這一次經歷讓馬斯克意識到生命短暫,產生了與喬布斯類似的想法:要抓緊時間做偉大的事情。於是,他決定進軍火箭業,完成自己兒時的太空夢。
2002年,當PayPal以15億美元的股票被eBay收購後,31歲的馬斯克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億美元。原本可以放飛自我、享受生活的馬斯克,卻出乎意料地開始向更瘋狂的人生。
2002年6月,馬斯克在外界的質疑聲和嘲笑中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便是SpaceX,發誓要將衞星火箭發射升空成本降低100倍。“當時跟我談過的人,都勸我不要做,有個朋友還特別去找了火箭爆炸的影片給我看。他其實也沒錯,我從來沒做過實體的產品,所以一開始真的很困難。”
此後多年,馬斯克和技術團隊像瘋子一樣工作,但卻接連遭遇三次發射失敗。2008年,馬斯克遭遇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危機——因為全球金融危機,他的資金鍊斷了,SpaceX備受質疑,而創辦的特斯拉甚至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投資沒有着落,消費者也不願意購買電汽車。
那是馬斯克人生最艱難的日子。為了給員工發工資,一向心高氣傲的馬斯克開始向朋友求援,請求有錢的朋友投資50萬~200萬美元,沒錢的朋友投資2.5萬~5萬美元。
多年後回憶起這段經歷,馬斯克依然哽咽:“一邊嚼着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用他當時女友萊莉的話來説,馬斯克那時“看起來就像個行走的殭屍”,好像隨時會突發心臟病死去。
天無絕人之路。所幸的是,SpaceX“獵鷹1號”的第四次發射終於成功,因此從NASA拿到16億美元的大訂單,終於活了下來。
2020年,SpaceX完成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史詩級的發射任務。當年5月30日凌晨,SpaceX公司的航天器龍飛船(Crew Dragon)載着兩位資深宇航員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從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飛往國際空間站。對於全人類來説,商業火箭公司完成載人發射任務,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轉折點。正是在SpaceX帶動下,全球航天產業進入商業化時代。馬斯克也因此贏得了“硅谷鋼鐵俠”的稱號。
此後,SpaceX穩步前行,但馬斯克依舊小心翼翼。去年感恩節,馬斯克給Space X員工發電子郵件,由於Space X創新的集大成者——猛禽發動機陷入了生產危機,公司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但火星夢越來越近了。據報道,SpaceX公司“星際飛船”可能於7月完成首次軌道飛行。馬斯克在社交網絡上透露,第二艘“星際飛船”準備於8月飛行,“之後將每月飛行一次”。
馬斯克,儼然成為了地表最強的科技狂人。無論是特斯拉還是Space X,亦或腦機接口……這些看似大膽、瘋狂甚至荒唐的終極野心,在他努力下正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三、中國誕生Space X還需多久?
我們把視線回到國內,中國商業航天江湖同樣風起雲湧。
北京一位長期關注商業航天賽道的投資人坦言,從2015年開始算起,至今國內VC/PE進入商業航天領域已經快7年多了。時間來到今天,投資人不想再聽創始人講故事、談願景,大家亟需看到一個足以支撐未來的里程碑成績。
但現實並不如人所願。
不久前,商業航天領域傳出一個難過的消息——5月13日,民營火箭公司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火箭連續第三次發射失敗,導致箭上攜帶的衞星全部損失。星際榮耀成立於2016年,是中國第一家邁過“入軌”這一運載火箭技術門檻的民營企業。
自成立起,星際榮耀幾乎每年官宣新一輪融資,但最近一筆融資停留在2020年——當年,星際榮耀完成了11.92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創下當年國內商業航天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初創公司的火箭發射不能保證每次都成功,SpaceX也是經歷了三次發射失敗。但談及此事,國內一家知名VC機構合夥人依舊難掩失落,“心拔涼拔涼的、碎了一地、碎了一晚上。”
這裏有一組殘酷的數字:自國內商業航天興起,國內民營火箭公司總計嘗試過8次入軌發射,總計3次成功,分別是星際榮耀1次,星河動力2次。總體來看,商業發射總體成功率為37.5%,失敗概率還是較高。須知道,每一次發射都花費不菲,從投資機構到背後LP都面臨着巨大壓力,更不用説創業公司和創始人本身了。
相比於商業火箭,反倒是商業衞星公司進展喜人。今年2月27日,“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執行“一箭22星”拼車發射任務,創造了我國單次發射衞星數量最多的紀錄,也交出了商業衞星共享發射的第一張滿分答卷。
此次任務中,有18顆衞星都來自民營商業衞星企業,5顆衞星由微納星空研製,2顆由天儀研究院研製,10顆由長光衞星研製,1顆由成都星時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微納星空的5顆衞星累計發射重量超過800kg,接近長征八號遙二火箭本次發射總重量的一半。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此次發射的22顆衞星中,商業航天企業天鏈測控保障了其中19顆衞星的測控任務,創造了中國商業航天企業在單次發射任務中,保障衞星數量最多的紀錄。
一位常年關注硬科技領域的VC直言,對比國外的商業航天進程,國內才走了不到1/3,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機遇遠大於挑戰。因此,我們看到關注商業航天的投資人仍在不斷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內至少有21家商業航天企業宣佈獲得融資,公開的融資總金額近40億元。對比2021年,商業航天今年的融資情況呈現復甦態勢。
其中,最為轟動的融資之一莫過於東方空間的A輪融資。5月,東方空間宣佈完成了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山行資本領投,民銀國際、米哈遊、星瀚資本、元璟資本、知春資本、元禾原點、凡卓資本等跟投,老股東鼎和高達、天府三江資本等機構持續支持。米哈遊和聯合創始人蔡浩宇憑藉着遊戲《原神》賺得盆滿缽滿,如今也罕見地在投資商業航天。
東方空間的掌舵人是一位90後學霸——姚頌。2011年,他考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聯合創立了深鑑科技,最終被賽靈思以3億美金收購。而後,姚頌發起了無限基金SEE Fund,聚焦硬核科技,並於今年初完成了2億元的首期基金募集。2021年10月,他正式加入東方空間擔任CEO。
此外,星河動力航天、深藍航天、天儀研究院、科工火箭、微動時空等商業航天公司完成新一輪融資,覆蓋衞星互聯網等衞星應用、火箭整體制造、火箭配件或配套設備製造、衞星整體制造及配套設備製造等細分領域。至此,商業航天又湧入了一批新鮮血液。
“我相信,這個領域還會有新入局者,不斷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一位長期關注商業航天的投資人坦言,接下來,對於大多數商業航天公司而言,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實現商業閉環——火箭公司要努力發射500公斤以上的運載力的火箭,而衞星公司則需要考慮衞星上天后的商業訂單。
VC/PE圈流傳着一個觀點:未知的太空,是人類最後的新大陸。用投資人的話來説,錯過“大航海時代”的中國人,決不能再錯過即將到來的“大航天時代”了,這才是一場真正走向星辰大海的史詩征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 (ID:pedaily2012),作者:張繼文、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