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頭條張一鳴:面試了2000個年輕人,混得好的都沒有all in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科技

圖源:圖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人説(ID: touzirenshuo),作者昕禕 編輯栗子,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3月30日晚,雷軍官宣小米造車刷屏了所有人的朋友圈。

雷軍那句「最後一次創業,為小米汽車而戰」大有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豪邁。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同樣是在30號當晚,字節跳動9週年,張一鳴在演講中直言:

「不要隨便説all-in,all-in有時候是一種偷懶。」

在張一鳴眼中,如果想得很清楚了,戰略應該all-in,那沒有問題。

但更多時候,all-in只是「我不想再想了,就這樣吧,行就行,賭一把吧」的意思。

今天,投資人説(touzirenshuo)整理了張一鳴給所有年輕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建議,在奮鬥路上與你共勉:

“投資人説”尊重每一個有價值的認知,並希望這些深度思想被更多人看見。

01 我為什麼要做今日頭條?

首先我想分享一些我對這幾年的創業理論、創業環境的想法。

Space X的創始人Elon Musk是我非常尊重的人,他有個理論是,如果一個事情理論上是可以做好的,那麼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它做成。

前幾年,中國創業圈一直有個説法就是降級論,讓創業者不要去做那麼難的事情,而是用互聯網去養豬也好、賣燒餅也好,把傳統行業的事情再做一遍。

這當然沒問題,這些都是好的機會、好的生意,但我覺得,不僅僅要這樣。

我在五六年前見投資人的時候,總遇到這種説法,我説我要做一個技術上有挑戰的事情,他們説技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模式是什麼?你怎麼盈利?怎麼賺錢?

當然,我覺得可以有人去做不同的事情,傳統行業也需要用互聯網來改變。

但我覺得中國的年輕人也應該受到鼓勵去做一些理論上可以成立但現實中還沒出現的事情。

因為從理論上成立到現實中還沒出現,這中間給無數位創業者留下了空間。

我為什麼要做今日頭條?

在我自己的行業,90年代就有一個概念叫Daily Me,就是每一天給你提供一份報紙,上面刊登了所有你最需要看到的內容。

這個概念提出之後,有很多公司前赴後繼地嘗試這個方向。

我們知道從互聯網出現以來,最早是導航門户,以分類瀏覽方式來組織信息;

後來是搜索引擎,以關鍵字來組織信息;

後來發現還是不夠,可能我對一個方向感興趣,但不會一直有新消息出現,我也不會一直去搜索,能不能一旦有新消息就讓它主動來找我。

所以我覺得,不應該是人找信息,應該是信息來找人,並且信息找人的過程中應該是有很多特徵的。

2010年左右,出現了很多關注類的產品,你關注了什麼人和什麼話題,這個人的內容和這個話題的內容就持續推送給你。

但這裏面有一個問題,信息不僅只能用話題來分類,還有更多其他的特徵,比如熱度、比如社交、比如地理位置。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綜合這些因素來給用户推送信息,這就是我説,理論上成立但現實中還沒出現的事情。

到了2011年下半年,移動手機發貨量持續上升,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手機獲取信息,而不是報紙。

手機屏幕小、能隨身攜帶、能定位、能實時聯網。同時技術也在進一步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等等概念也興起了。

這時我認為理論上的可能在現實中終於有機會了,所以我抱着這個想法:讓理論上可能的事情在現實中出現,甚至讓它提前到來。

但當時我去見投資人,很多都是這樣説的:

這個事情很多人做過都失敗了,你為什麼還做?

有沒有不那麼複雜的技術去實現同樣的事情?

門户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門户已經很強大了,你怎麼超過門户?

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用現有的思想去限制了未來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看看今日頭條今天成長的情況,我覺得我們理論上設想的事情已經變成了現實。

02 用平常心做非常事

我今天還想講講「平常心」這個話題。

面對動態變化的世界,我們經常會惴惴不安,擔憂未來或者懊惱過去,很多精力和時間都會浪費在面對波動上。

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平常心,是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的事。

為什麼平常心這麼重要?因為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出非常之事。

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較放鬆,內心沒有扭曲,觀察事物實事求是,更有耐心,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

大多時候,人在沒有偏執或者雜念的情況下,都能夠有很好的判斷,心態越平穩,才能紮根越牢,才能夠有魄力有想象力去做更難企及的事情。

關於平常心

我第一點想説的是:要用平常心對待自己。

這意味着認識到每一個人包括自己,都是一個平常人。

一些媒體在報道創業公司、人物故事的時候,希望加上戲劇性,要麼經歷顯得很傳奇,要麼人物特點非常突出。

我以前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方也希望我分享曲折的故事。我常常説沒什麼特別的。

其實在我看來,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沒有特別難以解釋或者特別不尋常的部分。

隨着業務的發展,我認識越來越多的人,包括很多非常有特長、有能力的人。

我自己的一個感覺是:也許在知識經驗上有些差別,但是從人的角度來説,大家都還是非常接近的,是平常人、普通人。

這和這些人取得很好的成就並不矛盾。也就是説,保持平常心,接受當下的自己,把自己做好,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好:平常人也可以做非常事。

第二,要用平常心對待預期。

特別在乎結果的時候,反而可能發揮得不好。

比如我們在射箭,瞄準的是靶心,但如果你想着「我要拿十環」的話,其實不容易發揮好。

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當我們帶着預期的時候,就會動作扭曲,容易搞複雜。

「我應當如何如何」,如果你在乎自己或者他人的預期,那麼你在思考或者決策時,多多少少會受到束縛。各種各樣的標籤都會帶來心理負擔。

比如説高管的標籤,可能讓人因此不好意思提出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也可能沒法像用户一樣去深入體驗產品場景,如果自己定位是大公司,就會想,大公司應該怎麼樣辦年會,大公司要有宏大的戰略,要開動員會。

公司強調不提倡title也是如此。

title會讓人產生比較,副總裁就要管多少人,要有怎麼樣的彙報形式,需要和什麼級別的同行對接,產生各種形式的束縛。

又或者年輕人的標籤,會讓你不敢提出想法、建議或者批評。把自己定位成前端工程師,就覺得不需要看機器學習的知識。

我在酷訊的時候做後端,但前端有問題也去參與,產品有問題也參與,銷售有問題也參與。

我覺得不要受自我設定的限制,對我而言,這些體驗都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點,平常心對待過去與未來。

有一本暢銷書叫《The Power of Now》(《當下的力量》)。其中有一段話:所有的消極都是由心理時間的累積和對當下的否定造成的。

不安、焦慮、緊張、壓力、憂慮—— 一切的恐懼都因過於關注未來而引起;愧疚、遺憾、怨恨、委屈、悲傷、苦澀—— 一切的不寬恕都因過分關注過去而出現。

《The Power of Now》重點講,人們用太多時間去憂慮未來和糾結過去,很少時間注意力在當下,關注當下最應該做的事,當下的感受,當下的判斷。

我們説過去是動態加速的一年,我相信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擔心。但可能在大家擔心的過程中,時間、精力,已經消耗掉了,對於更重要的當下、當前要做的事情, 反而可能缺乏關注。

或者可能在對損失、犯錯誤的懊惱中,又錯過了新的機會。

在面對危機挑戰的時候,我老説stay calm, be patient。

你不能百分百控制結果,但儘可能保持平靜,做正確的決策,不要急於做決定,不要panic,往往就已經能取得最好的結果了。

第四點,要用平常心對待競爭對手。

要把競爭當作常態。不要想逃脱競爭,競爭也是好事。甚至我覺得,不應該通過併購來結束競爭。

我們看到很多通過併購消滅對手的公司,越來越自我感覺良好,最後都懈怠了。

競爭對手是很好的藍軍。競爭對手可能有產品創新,市場策略等好的方法值得你學習。

哪怕是競爭對手推動的批評文章,我們也認真看,而不是憤怒。除了競爭對手,沒有人會那麼認真挑你問題。

當然也不要為了競爭而競爭。有時候,一段長時間競爭以後,會以打敗競爭對手為目標。

之前微軟和谷歌競爭,很長時間內微軟都是把打敗谷歌作為目標,大力投入搜索。

直到幾年之後才意識到,真正影響核心業務的是新興的雲計算,對手是亞馬遜。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對一些機會視而不見?其實很可能是因為在競爭過程中,心態已經不平衡了,更多地傾向於戰勝對手了。

在這種心態不平常,已經偏執了的情況下,公司可能會「失明」,動作可能會變形。

第五,要以平常心對待成功和失敗。

這包括不要錯誤歸因,把外因當作內因,不要把運氣當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敗的真實原因。

我們最早做短視頻,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討論時,一個同事覺得肯定是因為城市白領做腦力勞動多,更傾向於圖文表達。

總結的邏輯乍一聽很有道理。現在我們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不是説所有的結論都不對。只是要承認有的事情我們不知道。

人很不喜歡不確定性,所以對成功和失敗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敍事的歸因。我希望我們能夠更平常心一些。

關於如何面對失誤,我有個「四部曲」。前三句話是從一本書摘出來的。

第一步是realize it,真實認識到錯誤,認識到就是一種收穫。

你還可以correct it,改正它、修正它,這又是一種收穫。

你還可以learn from it,從這個錯誤中學習到背後的原因。

書裏面提了這三個步驟,後來我又加了一個:forgive it——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前三步,那麼你應該放下它。

很多人強調要對錯誤痛定思痛,但我建議不要過長時間陷入自我指責的狀態中。

03 不要隨便説all in All-in有時候是偷懶。

我特別想説:不依賴捷徑,少用槓桿。

舉兩個例子。

很多人説,做業務要all-in,一下子結束戰鬥。我自己覺得,隨便説all-in的團隊有很大問題。

在我看來,all-in有時候是一種偷懶。如果你想得很清楚了,戰略應該all-in,那沒有問題。

但我的感受是,很多時候,all-in往往只是代表了「我不想再想了,就這樣吧,行就行,賭一把吧」的意思。

經過縝密的思考與論證後的all-in,和簡單想了想就覺得應該all-in,是有非常大區別的。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草率的all-in下成功。

還有一種走捷徑的方式是:對事物的過度抽象,對方法論的過度追求。

這也非常不好。

我自己的感受是,方法論其實並沒有那麼有用,大部分情況下,甚至可能是沒什麼用的。

因為你對一個事情抽象,相當於思維上加槓桿。

這個也是我説,為什麼不能隨便all-in的原因。因為一旦這個槓桿加錯,通常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其實這種現象有一個對應的説法,叫作「理性的自負」,這也是人的ego。

因為知識有限性是非常明顯的,很多是非結構化的知識,過度地使用概念其實是無助於理解的。

避免過度抽象使用方法,也是一種平常心。

我經常在各種討論中跟同事交流,don’t rush to conclusion,不要匆忙下結論,不要太容易説「説白了就是這樣」。

我們在做結論的時候,要猜想其他可能,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

使用越來越抽象和高級的詞彙,也是一種尋求方法論的傾向,也是偷懶的一種表現。

給大家念一段我用咱們雙月會材料裏摘出來的詞,拼湊出來的一段話:

過去我們主要依靠推薦技術賦予的信息分發能力、跨端聯動抖頭西、分多個產品自研,實現深度共建,形成組合拳,打造內容生態閉環,以此賦能客户用户創造價值。未來我們要增加橫向不同場景價值,延長服務鏈路。同時縱深滿足用户需求,藉助人類年齡的自然勢能,在小中青多個年齡用户深度滲透。另外通過加強基建投入,多種陣地相關產品完善經營價值鏈路,建立對外用户持久影響力。

讀完我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段話在説什麼。

實際上,我們的很多重要決策並不需要那麼複雜的描述。

很多重要的判斷是通過對用户和事實的觀察做出的,保持敏感的同理心和開闊的想象力很重要。

我經常發現,我們產品中有反直覺的設計。我也經常在想,為什麼會做出一些反直覺的設計。

如果你不帶方法論,只要非常放鬆使用產品,就會發現,這地方不太對。

是不是因為我們太想證明某個想法,太固執於某個概念,所以在產品設計中犯下錯誤?

很多時候,小朋友都能發現設計中有違直覺的部分,為什麼飽讀各種產品理念分析文檔的產品經理發現不了?是不是太想驗證某個想法或者太受某個教條概念所影響?

有三個產品,它們都做得很好,一個是Google Earth,我經常用它來學地理,這個產品很偉大但不賺錢。

Scratch,兒童編程,賺不賺錢我不知道,但也很偉大。

Roblox,一種UGC的沙盒遊戲,跟我們平時説的遊戲非常不一樣。

這些產品都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要很有想象力。

第二,要很有耐心,做很長時間。

我在想,我們公司能不能做出類似的產品。

我不是説做得慢就好。快慢由事情本身決定。

但是如果這個事情需要非常有想象力,你才做了兩年,就有很多人就説,哎呀這個不行,那時外界的強烈預期會不會影響我們繼續投入。

有一次討論業務競爭,我印象深刻,有一個團隊説,哎呀對手增長又快了,我們趕緊做點什麼。

我説,原來比對手落後的時候,我們想很多的方法來提高,但沒有心理包袱,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行動。

現在,我們比對手領先了,反而做不到平常心,太怕失敗,動作可能變形。

我問他,你打遊戲嗎?打遊戲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某個遊戲要過100關,你打到99關的時候,就容易手抖。

因為你想着,「我這好不容易到99關了,我一定不能犯錯」,然後你一般就會掛了。

平常心對待成功和失敗,也包括不要錯誤歸因,把外因當作內因,不要把運氣當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敗的真實原因。

我們最早做短視頻,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討論時,一個同事覺得肯定是因為城市白領做腦力勞動多,更傾向於圖文表達。

總結的邏輯乍一聽很有道理。現在我們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不是説所有的結論都不對。只是要承認有的事情我們不知道。

人很不喜歡不確定性,所以對成功和失敗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敍事的歸因。我希望我們能夠更平常心一些。

04 給年輕人的四點建議

常常有人讓我給年輕人提一些建議。

我的建議是:不降級、不投機、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

一是不降級。

我剛才講了,有些人希望大家去做短期內容易實現的事情,而不是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

但我認為到了這個時代,中國的年輕人應該有信心去嘗試別人不敢嘗試的事情。

二是不投機。

有很多年輕人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會想這個公司剛融資了五億美金,那麼我去這個公司。

這種選擇不是出於本身的興趣愛好,也不是出於事情有挑戰性有難度,而是出於公司是不是有很多錢、公司是不是有很強的企業在背後支持。

我覺得年輕人應該不投機,選擇公司應該看這家公司是否有原生的成長能力,所謂原生的成長能力就是能夠用最少的錢獲得企業最快的增長。

三是和優秀的人共事。

選擇企業要看企業除了融了資是不是還有很多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一起做事能讓年輕人最高速的成長。

四是做有挑戰的事情。

當下有很多很火的概念,我不是説很火的概念不成立或者沒有賺錢的機會,而是説今天很火的概念十年前都不火。

不論是做電動汽車還是發射火箭,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

BAT在誕生之初也不是做當時很火的事情,而是做當時很有挑戰的事情。

我相信年輕人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情成長會是最快的。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