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巨頭賺錢的“底層邏輯”是啥?

明明是一年中紅紅火火的“雙十一”,

互聯網爸爸們和商家們理應血槽飆升,激情數錢。

但是今年的雙十一卻有點涼,一方面雙十一的熱搜動靜小了不少,另一方面網上傳出了快遞員小哥們鬧起了跑路罷工的傳聞。

傳聞的真假現在還沒個定性,但是在互聯網江湖但凡有點排面的公司,都被監管請喝茶了。

雙十一的前一天,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一則《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這個“反壟斷指南”,精準打擊“平台店大欺客”、“大數據殺熟”、“不公平競爭”等問題。

監管的大錘之下,股市反應也很真誠,各大互聯網公司的股價紛紛以怒跌來致敬。

那麼問題來了!

1. 互聯網賺的什麼錢?

2. 依賴平台的中小商家為啥“掀桌子”

3. 監管為何出手了?

一、互聯網公司靠什麼賺錢?

小時候,我做過這樣的一個夢,如果全中國每人給我1塊錢,我就可以輕鬆走上人生巔峯了,分分鐘實現十個小目標。

後來這個目標被馬爸爸們實現了,他們不光掏空了我的錢包,還拿走了我的夢想。

害,男人啊!

迴歸正題,主流互聯網公司的賺錢的模式大概分為:賣廣告、電商、平台佣金、增值服務(會員、皮膚)、收費、金融運作(花唄、借唄)等,相信在座的各位消費者或多或少都體驗過。

可是如你進一步思考,互聯網的公司的生產資料是什麼,你就會瞬間感到“透心涼,人飛揚”。

房地產公司的生產資料是水泥鋼筋;

手機廠商的生產資料是各種芯片、配件;

互聯網公司的生產資料則是流量,換句話來説“用户”。

正所謂,『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那你就是被賣的產品』。

互聯網產品的日活用户、月活用户、用户停留時間都是它們跟資本議價的籌碼,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互聯網公司,即使每年鉅額虧損,也能夠拿到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甚至實現上市。

因為他們有足夠多的用户流量在,後續變現就是遲早的事。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圖源 | 攝圖網

那互聯網夠公司是怎樣通過“變現用户”來掙錢的呢?

我們在使用互聯網產品的時候,會產生各種的數據。而互聯網最強大的地方在於能通過技術獲取用户身份信息和行為數據。

企業利用我們的社交遊戲、交通出行、購物記錄、消費記錄等數據,可以給每一個用户畫像。然後利用算法分析出哪些是消費者,哪些是非消費者,哪些用户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最後利用這些結果進行一系列的商業行為。

比如你女朋友的朋友圈裏出現的是口紅的廣告,你媽的朋友圈出現是洗碗機的廣告。

再比如,X貓上同一家店同一雙拖鞋,你搜出來的價格是100元,你朋友搜出來是50元。僅僅因為你用蘋果手機,你朋友用安卓手機。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圖源 | 攝圖網

到這裏就有一個問題了——數據到底歸屬誰?

用户在平台上產生的數據,最多也只能算用户和平台的共享資產,平台憑什麼不經過用户的同意,拿着用户的數據去牟利呢?

再者,平台是否能確保用户的隱私安全呢?數據泄露的事件可是一直都有發生呢!

不過更讓人腦殼疼的是,由於這種「賣用户」盈利方式,平台不得不持續讓用户依賴平台,最好是上癮!這也是今日頭條那麼好看、抖音那麼好刷的原因。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圖源 | 網絡,侵刪

所以這一次監管為什麼要站出來抨擊“大數據殺熟”,總的來説是因為相對於平台,用户多年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他們店大欺客了。

以至於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説出了“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方便”這樣的鬼話。

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們設個懸念放在第三部分講。

二、依賴平台的中小商家為啥“掀桌子”

互聯網的遊戲要能玩下去,它必須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大家都能獲得好處”。但是隨着平台的發展和狀態,這種利益分配機制是失衡了。

互聯網圈有句話叫“贏者通吃”,因為互聯網行業有很強的規模效益。

產品還是那個產品,用户越多,產生的經濟效益就越大。所以在起步階段,互聯網公司會燒錢討好用户。

可是一旦形成規模效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那些成功上岸互聯網公司就會為了更高效的變現不擇手段:上壓供應商(服務需求者)、下壓用户。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圖源 | 網絡

大量的流量資源會整合在少數大型互聯網平台上,用户和需要平台服務的中小商家(企業)都沒有議價權,面對壓迫沒得反抗。

這次雙十一快遞員罷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聽到的一個版本:拼多多系的極兔快遞為了拿下市場,大打價格戰,擠壓了“通達系”本就不斷縮小的利潤空間。行業價格戰再度惡化,導致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為了削減成本降低派送費,還取消底薪,引起多地快遞員不滿就罷工。

據説被瘋狂壓榨的的快遞員很多都改行去送外賣了。

另外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例子是:雙十一電商大戰的時候,平台會要求商家站隊二選一,這本身就是明白逼迫商家放棄“議價權”的一種。

更不用説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將資源向大品牌大賣家傾斜。越來越多的中小淘寶店成為給雙十一沖銷量的工具人,賠本賺個吆喝,大家參與意願越來越低。

壟斷除了傷害和平台發生關係的中小商家,還會傷害行業之內的“創業”和“創新”。

互聯網創業圈內有一種説法,“現在已經不是BAT模仿(抄)你怎麼辦的時代,而是如果BAT不投你怎麼辦的時代了”。

這背後的邏輯是BAT等互聯網巨頭掌握了幾乎所有的上游資源和下游渠道,對於跨入互聯網這個賽道的公司來説,如果無法獲得他們的青睞,也就意味着企業無法在這個行業立足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騰訊的投資版圖(各行業的公司數量)

圖源 | IT桔子

在深圳,騰訊被調侃為“南山必勝客,行業百草枯”,不懂這個梗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之前閲文鬧出的沸沸揚揚的“五五斷更節”事件,也是因為閲文的創始人“退休”,騰訊作為資方入駐閲文接手網站。接着向網文作者出了一份“新合同”,由於條款過於“霸道”,引·髮網文作者的集體抗議。

三、監管為何出手了

上面咱們提到的問題,其實一直都有。

那為什麼“爸中爸”現在出手了呢?

答案是時代變了,現在人數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個體)也很重要了。

這裏咱們得交代一下時代大背景。

今年7月,大大指出:“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用大白話講,咱們未來的經濟增長潛力將很大程度依賴於消費。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那麼現實情況又如何呢?昨天10月份CPI (物價指數)

數據源 | 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拋開豬這個大魔王的影響,咱們看那條虛黃線,疫情之後物價走勢十分低迷。也就是説大家消費的意願不強烈,想消費回暖是有壓力的。

當下,讓咱們人民羣眾有錢能去消費、想去消費,就是很迫切的需求。有錢的關鍵是有工作、有工資,這和就業有關;想去消費,這就和消費環境有關了,比如大數據殺熟這種肯定就不是友好的消費環境。

重點説説就業問題。

別看大公司動不動就跳出來説自己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但是跟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一對比,真的就是“辣雞”。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人員佔全部企業的比重為79.4%。

要知道今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宏觀政策新提法“六保”中的“保市場主體”一項,就充分説明了中央政府對應對危機的能力更弱中小企業的重視。

如果壟斷平台侵佔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那就……

發展很重要,但是當下,穩定更重要。

這便是時代的風,怪不得偏袒。

到這裏大家應該能理解政府為啥要“敲打”互聯網巨頭了。

最後咱們以前樓大大9月的公開發言作為文章的結尾:

“互聯網平台雖是私人部門運作,但有準公共性,壟斷帶來高用户成本甚至市場進入障礙,這將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堵塞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2 字。

轉載請註明: 全面怒跌!中國反壟斷監管為何此時出手?互聯網賺錢底層邏輯是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