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古老的公共衞生措施和現代技術
中國取得了圍堵、遏制新冠病毒的階段性勝利
如今正處在用疫苗接種構建免疫屏障的關鍵階段
新冠兩週年:“動態清零”之路還有多遠?
本刊記者/杜瑋
發於2021.12.13總第1024期《中國新聞週刊》
從2019年末新冠疫情開始出現到全球大流行,迄今為止,這個新病毒已和人類共存兩年。憑藉超強的傳播力與層出不窮的變異,新冠已導致全球2.65億人感染,死亡超過500萬人。
作為一個佔全球人口數19%的國家,中國累計新冠病例數佔全球病例數的0.05%。在經歷了最初的武漢保衞戰後,中國一直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
12月2日,《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了“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策略與經驗”專輯。這組文章的領銜作者之一、The BMJ高級臨牀研究編輯、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流行病學講席教授唐金陵在文章中分析説,有效清除本土感染可以使中國靈活考慮特定人羣優先進行疫苗接種,並嘗試從當前“本地傳播零容忍”政策安全過渡。但與此同時,對病毒的成功遏制、圍剿也使得中國人羣幾乎整體處於易感狀態。目前,大流行正處於第二階段,在疫苗接種建立起羣體免疫屏障之前,中國仍需要堅持強有力的公共衞生措施。
科興中維的新冠疫苗生產線。圖/新華
傳統公衞舉措的成功
論文指出,大流行早期,包括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在內都希望通過圍堵方式,完全阻斷病毒傳播,且都實現了這一目標。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形下,圍堵的核心“武器”即採取傳統的公共衞生舉措——非藥物干預措施,包括主動發現病人,隔離、治療,追蹤、隔離密切接觸者,出行限制,以及戴口罩、勤洗手個人防護舉措等。
The BMJ“中國抗疫經驗與策略”特輯中,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作為通訊作者的一篇文章稱,如果沒有當初武漢的封城措施,一個月內,中國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將高出67倍。
高福等人在文章中認為,在新冠大流行中應吸取的教訓是,即便是有着資源充沛的醫療系統,一種新的、高度傳播,可引發嚴重疾病的呼吸道病原體依然會導致醫療資源難承其重。大流行初期,依靠減緩對醫療系統壓力,延遲疫情高峯到來的緩疫政策可能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圍堵策略應儘可能成為首選。即便證明新病原體無法控制,這也為藥物和疫苗開發及控制策略優化贏得時間。
利用兩個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後,中國繼續堅持圍堵策略,以應對不斷出現的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本土疫情,並強化了追蹤密接者、核酸檢測策略,這稱之為“動態清零”。手機的GPS、WIFI、通訊基站,幾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寶及內嵌健康碼等所提供的信息,構成了大數據追蹤密接者的信息網絡。
潛伏期更短、傳播力更強的“德爾塔”毒株令防控政策進一步升級。在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一小時內,當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門就會根據手機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初步時空軌跡。公衞人員在4小時內完成流調,確認感染者活動地點以及確定如何管理高風險場所和人羣,並找到所有密切接觸者。當地政府根據大數據信息搭配核酸檢測結果,及時限制高危人羣流動,關閉高危場所。
在全國多地應對數十起輸入性疫情的過程中,多輪、全員核酸檢測都成為必備“利器”。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最新要求,一旦發生疫情,500萬以下人口城市,要在兩天以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500萬以上人口城市,要在三天以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
The BMJ特輯中,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原院長、流行病學家姜慶五作為通訊作者的一篇文章分析説,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好處,在於可以儘早發現感染者,為流調提供線索。但全員核酸檢測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於成本。
據媒體報道,武漢在去年5月開展的全員核酸檢測“十天大會戰”,耗費約9億元人民幣。青島去年10月對全市千萬人口開展核酸檢測後,發現了13例確診病例。
相比之下,無論是公眾還是專業人士,更推崇的是以上海為代表的精準防控。面對數起輸入型疫情,迄今為止,上海並沒進行過全員核酸檢測。上海每天入境航班約佔全國1/3以上,航空貨運量約佔全國40%~50%,從上海入境輸入性病例佔全國累計輸入病例的四分之一。就在最近一輪的上海疫情中,3名確診病例致使上海20多家醫院停診。但在多家醫院進行兩次全員核酸檢測,完成48小時左右閉環管理後,陸續恢復開放。
姜慶五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説,上海醫學和公共衞生力量相對強一些,市民自覺性也較好,這使得病人能及早被發現,且納入發熱門診等公共衞生網絡管理。就核酸檢測來説,當一地疫情已出現社區傳播時,可以大規模檢測,但當篩查到一定程度,摸清底數時,則沒有繼續大規模檢測的必要。
近期,全國一些地方的防疫規定中,還出現了時空伴隨者的概念。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衞生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時空伴隨者不是一個醫學概念,沒有明確的定義,是以大數據為基礎,但是不能濫用。不能因為跟樓下N層的人有過時空伴隨,就成了風險人羣。我們的流行病學調查,還是要在還原軌跡基礎上作出判斷,科學精準排摸和分析。”對於風險人羣摸排和管控,“多一個不要,少一個不行”。
今年9月,上海舉辦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研討會,會議強調,要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科學精準水平,準確把握學習上海等地經驗。一位流行病學專家分析説,追求精準防控是最近一個時期非常強烈的追求,但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着差異,疫情發展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防控策略上有着差別。姜慶五等在文章中建議説,一方面,需要更多資金開發更高靈敏度的核酸檢測試劑盒。與此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針對不同場景,應採取適當的防疫策略。
前述流行病學專家説,總體上,我國外防輸入的政策已經非常完備了,執行上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這是在所難免的。不應去追求絕對化地避免輸入性病例,“應容忍不斷有輸入的情況”,達到一種平衡。
為結束“零容忍”政策做準備
2020年4月,中國實現本土病例清零後,面臨的現狀是整個人羣處於易感狀態。依據武漢本土病例清零一個月後開展的一項全國血清學調查,武漢社區人羣新冠抗體陽性率為4.43%,湖北省內除武漢外這一比例為0.4%,全國其他地區只有低於0.1%比例被感染,這意味着全國超過99%的人對新冠易感。
中疾控研究員馮子健等人在文中指出,只有通過接種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才有可能在對人生命安全和社會運行不造成重大影響的前提下,移除“動態清零”政策。截至12月5日,全國接種新冠疫苗已超過25.5億劑次,完成全程接種人數超過11億,依此計算,疫苗全程接種率已超過78%。
但對中國來説,如今是疫苗接種與“動態清零”並行,在本土感染病例較少的背景下,如何來評價疫苗接種的有效性?The BMJ中國抗疫特輯中,馮子健等人分析説,未來一旦抗體水平和疫苗保護效果之間關係得以確立,即可採用血清學抽樣調查數據評估人羣免疫力。
疫苗有效性也是影響羣體免疫建立的重要因素,必須密切監測。馮子健等在文章中指出,對於疫苗的保護力來説,真實世界的保護數據至關重要。由於國內病例較少,提供的疫苗保護數據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同時參考國外保護效力數據。廣東疾控中心等通過對今年5月廣州疫情密接者的研究發現,國產滅活疫苗對“德爾塔”發展為中度症狀的保護效力為70%。姜慶五認為,截至目前,疫苗開打已一年左右時間,國內應仔細評估並公開疫苗有效性、抗體持久性等數據,以便決策層決策。
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後,中和抗體滴度會有所下降,打加強針是使抗體回升的辦法。國內當下優先開展對於高風險人羣的加強針接種,一些省份也已開打加強針,接種策略為同源接種。
打不同疫苗的異源接種尚在研究中。對此,一些臨牀試驗結果已經出爐。北京大學謝曉亮等發表在《細胞研究》上的論文認為,對於年輕成年人而言,在打完兩劑科興疫苗後,注射科興或者智飛蛋白重組苗作為加強針,均能迅速誘導體液免疫原性,而且智飛蛋白重組苗誘導的體液免疫反應更高。11月23日,復旦大學張文宏團隊同樣發表在《細胞研究》上的論文認為,兩劑滅活疫苗作為“啓動”注射後,第三針重組蛋白苗接種對健康成年人來説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
與此同時,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還面臨着“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侵襲,初步跡象表明,這一毒株傳播力更強。高福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獨家採訪時説,目前的疫苗對於“奧密克戎”毒株依然是管用的,“但效力會大打折扣”。馮子健等人認為,利用新出現的科學證據來調整疫苗、疫苗接種時間表、政策和接種計劃,來構建免疫屏障和維持保護性免疫,是中國走出新冠大流行的關鍵。
至今,國內尚沒有移除“動態清零”政策的最後期限,今冬明春依然要堅持這一政策。馮子健等在文章中分析説,在實現羣體免疫之前,需要知道的是,在滿足什麼條件下,感染新冠的人進入社區不會導致疫情失控,以及在什麼樣的人羣中,需要怎樣的免疫覆蓋水平才能保證病毒傳播時,不引起顯著發病和死亡。
文章指出,這一結論的得出不應通過反覆試驗。更好的方法是藉助疫苗性能特徵、當地疫苗覆蓋率和人口統計數據構建的數學傳播模型。通過模型確定不同疫情場景下,發病率將達到怎樣的水平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將有助於決策者安全停用非藥物舉措。但模型建立和預測依然有賴於真實世界的準確數據。
12月4日下午,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第二屆大灣區(深圳)疫苗峯會主論壇中表示,國內民眾生活恢復進一步常態化,要有兩個前提:一是病死率要下降到約等於0.1%,基本是流感的水平,但目前還在1%以上;二是複製指數,在1~1.5之間。為此,在防控措施上,必須堅持三條:全民接種疫苗,建立羣體免疫;社區羣防羣控常態化;研發有效的治療藥物。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