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蒸汽畫廊(ID:amacit),作者:cayman是卡曼,頭圖來自:unsplash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社交產品創業的問題:
中國的社交領域已經到終局了嗎?未來,社交領域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和創新?
高贊答案的分析簡潔利索,但因過於短小精悍,結論並不具備太強的説服力。
鑑於目前我們在探索線下社交,很多事情有所啓發,於是有了這麼一篇文章。
謝邀,先下結論:已是終局,不管熟人還是陌生人,線上社交都沒有機會。
熟人社交不説了,熟人關係要的是通訊,這是產品常識。以下圍繞陌生人社交展開。
一、糾正範圍
很多人把陌生人社交全歸類到男女荷爾蒙。這個其實就把事情窄化了,比如我做插畫社區平台的時候,想找個對藝術有熱情的工程師做夥伴,但一直都不順利,要麼理念不合要麼技能點不對,正經的“找夥伴”這事情也是陌生人社交。
二、社交關係的達成本質上是一種曲線交易
想想你自己,什麼情景下最容易找到朋友?
兩種情景。一是在學校的時候,二是在公司的時候。抽象一下,你可以把它們看成:當我們為某種目的一起學習時,當我們為某種目的一起協作時。這兩種場景約束下,最容易形成穩定的社交關係。
那曲線交易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要求雙方有高頻的交互、足夠長的總時間,意味着不可能有快速的捷徑。打個比方,你上學時,從同學裏挑選朋友,也是經過大量的交往——期間有誤會、有衝突、有諒解、有短暫離別、有重逢,最終才達成了穩定社交關係,成了死黨,一起踢球,一起上廁所,一起看美女。
如今大家失去了場景(比如學校)約束,妄想通過一個APP的界面,手指點兩下,被算法匹配,然後被告知三觀近似,開始尬聊,就社交成功,成為好P友?好夥伴?怕不是失了智吧。
於是,順着這個,我們也有必要搞清楚:討論的是社交還是社交產品。
三、如果我們討論的是社交
那麼延續上一條,其必定要考慮:場景的約束、社交的適量人數、恰當深度的話題、近似的圈層這些維度。所有的這些,我們也不要給起高大上的名詞了,就叫“社交過濾器”吧,這個必須考慮進去,才能提高社交成功概率。
如果你説,這考慮的東西也太多了,不要這些好不好?也可以,那就會有兩個維度的數值飆升——1是運氣值,2是時間成本。
舉個例子,如果我使用社交過濾器,要找相同理念的工程師夥伴,那我就先找個工程師的社羣入口,比如有人在V2EX論壇拉工程師微信羣,進去之後,再從裏面找對藝術感興趣的;或者換個方法,去線下的藝術沙龍里找工程師。通過利用社交過濾器,不一定能讓我找到誰,但至少能讓我排除誰。
但如果你説:不!我相信緣分。行,那就瞎撞吧,比如躺在路邊豎個牌子等別人來撿你?這是不是對運氣值和時間成本就要求高了?如果你日薪1000元,你躺一天路邊虧大發了。
所以,如果討論的是社交本身,你不一定要用到社交產品作為過濾器,來達成穩定的社交關係。
有些過濾器很耗時,但沉澱率很高,比如豆瓣的線下活動。越偏向真實世界的社交活動,會耗費越多的金錢和時間,但同時你也有更大的概率能建立穩定關係。有趣的靈魂只有人面對面時,通過肢體動作和即時的觀點表達才能被感受,這不能靠算法。
對於真實社交,慢即是快。
四、如果我們討論的是社交產品
那一切都不同了。
很多創業者或者產品大佬,在分析社交產品狀況的時候,鮮活的角度頗多,但大體思路趨同——就是從上往下無限分層。。
第1種思路就是:陷進去把產品場景分了又分。比如知乎,解決的是你想找問題答案,同時沒事做又想瞎看別人答案的場景,進而分析:能不能從知乎無法滿足的場景裏再分一個場景出來?大概是這麼個分析思路。
第2種思路就是:陷進去把維度抽象了又抽象。比如陌陌用户要的同步維度,要的就是即時性,解決的是暫時性寂寞;而豆瓣用户可以更多地接受異步,參與一個豆瓣話題,2周後再看評論和點贊沒問題。
但你們想過沒有?中國牛掰的產品經理夠多了吧,懂AI的程序員夠多了吧,有實幹精神的創業者那更是屍骨堆天。既然都這麼多人挖了又挖,嚼了又嚼,為什麼還是出不來一個新的現象級社交APP?
五、終局的主觀原因——創業者的動機
第1種情況:創業者自己有真實客觀的社交需求,但覺得需求太小,沒必要做成產品。
YC創始人Paul Graham曾回答一個問題:如何找到可行的創業想法?
他的建議是,創業者從自己的需求出發尋找產品,如果沒有這種滿足自己的產品,就自己造一個。如此一來,至少保證需求真實。
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一開始扎克伯格也沒想着做這麼強大的社交產品,他只想讓哈佛校友(包括他自己)提高看美女的效率而已。
這和37signals創始人提倡的別無二致——撓自己的癢癢。創業公司,要去揣摩用户的意圖,那有如瞎子摸象,但如果掂量自己的想法,那至少還算清楚(雖然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是初創公司節約成本的一種做法,也是產生有機創業想法的方法。這種方法保證產品的需求真實。哪怕,產品只有你自己用。
Paul Graham還補充:並非所有公司都要這麼找創業想法,但那些最終很成功的公司,多數都曾經這麼做。
創投大佬Paul Graham如此倡議,大多數中國創業者嘴上説對對對,行動上還是不認同啊。自己有需求沒用,做不大。
我們所處於功績社會,社會要求個人一定要輸出最大效能,這個社會的潛台詞是”你能夠“,強調高度的積極性,於是我們也有了一種通用的”創業道德“,即你不能做小事,必須有大作為。因為什麼?因為輿論告訴你:一切皆有可能。都説有可能了,還不去試,太弱了。
我們豈能滿足從小事出發?出來創業就是要幹大事的。這個想法即合理又荒謬。
合理在於:多數人覺得創業和做生意是兩碼事,生意不介意小,但創業那可得有格局,否則你硬憋出來的PPT誰看?荒謬在於:未來是無限變量構築的,你不可能總看到資本市場事後諸葛亮的鬼故事,然後帶入別人的變量,幻想自己一步登天。
順着邏輯,我們來到了另一面。
第二種情況:創業者沒有真實的社交需求,但他會被“市場規模”詛咒,從而臆測用户需求,強行邏輯自洽。
如果你想觀察這個情況是否真實,建議你去針對產品經理的線下活動,無論演講者還是觀眾,不管是社交產品還是其他產品,一定有這種思維套路。
我們先有一個idea,認為這個想法棒極了,用户一定會喜歡。即便多數情況下你(我也試過)不會如願,但你不放棄,你會被這個想法束縛,窮盡所有理論和邏輯去圓這個想法,最終自己把話説自洽了,又一個牛逼改變世界的社交APP想法,又開始差投資人和程序員了。
科技即樂觀時代,技術即宗教時代,創業即神話時代,阿貓阿狗都知道網絡效應、頭部效應、規模效應這些詞,都知道這些東西意味着被追捧,高估值,意味着市場巔峯。於是,大家自然而然會被市場某種“主義”牽制,就算砂鍋被打破了底也被問了,還是不相信這機會沒了。於是就會出現強行細分場景、維度,然後想在場景和維度裏找突破,又念念不忘規模詛咒的行為。
六、終局的根本原因——社交產品和真實社交是天然矛盾
我們換一個思路,不再層層剝離深入分析,而是從下往上抽象。什麼意思,就是所有的社交產品,先説説有沒有共通點?
有,就是他們都是線上產品。就這?不廢話嗎?
再加一句:他們都有關注功能。WHAT?
線上意味着偽裝的低成本,而因為有關注,低成本的偽裝就成了必然手段。
舉個例子。我最近再用一款筆記軟件,它有點像個人版twitter,你有什麼想法或靈感,可以往裏面記。要説它和twitter之間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它沒有關注功能。這意味着你用這個軟件,就是自説自話。就是因為沒有關注功能,“偽裝”就消失了。
如果我們給這個筆記軟件加個“關注”按鈕,你看你還敢表達最真實的你?給別人看的,即便寫文章,你多少都會修飾辭句——通不通暢,有沒有寫錯字。如果是發照片,你也會盡可能挑好看的照片,或者某種表達你人設標籤的照片。
你的思維潛移默化有了被關注的出發點,哪怕激烈地提出一種跟主流對抗的觀點,你潛意識裏也在尋求被認可,一想到社交軟件這麼多人,居然一個認同我的都沒有,那種孤獨感迫使你把偽裝作為必然手段。
生物化的需求並非人性中唯一的強制需求,還有另一種刻不容緩的需求,根植於人類模式的本質與生活實踐中:人需要與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聯繫,以免孤獨。
《逃避自由》——弗洛姆
而給自己看的,寫了錯別字都懶得改,就是這麼強大和真實。
所以,想做社交產品,如果你真的是去解決陌生人之間關於信任成本、真實度、提高社交達成效率這個問題,你會慘敗的,因為那要的不是社交產品,而是一開始我們説的社交過濾器。你非要去解決,那“關注”必定存在,於是有了核心:偽裝。而這又導致不真實,和真正的社交衝突。
如果你還想做社交產品,又希望有一線生機,就別想着去解決那真實的、冗餘的、曲折的社交需求,大膽地向那些人性中的懶惰、窺私慾、自我構設形象(冥想哲學裏一般稱為“小我”)去切入吧。比如探探,就製造了一種“我可以約”的幻想。
然而這條路還不夠堵麼?這條同質化競爭的路上,遺落着多少程序員的頭髮。
總結:真正的社交未必需要社交產品,社交產品解決的未必是真正的社交。
因此,這就是終局了,線上社交的大門已關閉,不再有大規模的陌生人社交產品。
當然,也有人要槓:你説得這麼肯定,要過兩年真有app能顛覆陌陌打你臉呢?
那我可是恨不得。一邊被打臉,一邊享受社交新時代的機會,比起不被打臉,卻任由舊時代的船駛向荒蕪,你選哪個?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我更願意看到這種所謂的終局,這證明一個週期的頂峯已經過去,大型產品面臨成熟和衰退,用户開始分化和逃離。誰能為逃離的用户提供一個避難所,誰就有可能是新社交時代的開始,縱使它的型態並不是社交產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蒸汽畫廊(ID:amacit),作者:cayman是卡曼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