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導體大砸錢,設立芯片製造部門可獲10億美元,中東財團或入駐

印度半導體大砸錢,設立芯片製造部門可獲10億美元,中東財團或入駐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編譯 | 高歌

編輯 | 雲鵬

芯東西4月1日消息,昨天路透社報道,為幫助印度汽車和電子行業發展,印度政府將向每家在印度設立製造部門的半導體公司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

由於芯片短缺困擾着汽車和電子行業,而且芯片製造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國台灣、韓國等地區,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推動其本土芯片製造能力的復甦。印度也希望為其電信和汽車行業建立可靠的芯片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一、印度政府為其芯片兜底,或強制市場購買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此前公佈了“印度製造”計劃,希望使印度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移動電話製造基地。為此,印度政府開始推動印度芯片製造業發展。

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向路透社透露,印度政府將向每家將設立芯片製造部門的公司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獎勵,該政府官員並未透露姓名。

該官員還稱,印度政府向這些可能設立芯片部門的公司保證,印度政府將成為這些公司的買家。

另外印度政府還將出台強制性規定,要求其他公司必須購買印度本地製造的芯片。而且本地製造的芯片將被印度政府認定為“可信來源”,可以用於從閉路攝像機到5G設備等產品。

另外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説,如何發放現金獎勵尚未確定,印度政府已要求行業提供反饋。據印度政府估計,在印度建立芯片製造公司的成本約為50-70億美元,在通過政府審批後需要2-3年的時間。

消息人士補充,印度政府願意為企業提供讓步,包括免除關税、提供研發費用和無息貸款等。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半導體公司有意在印度設立部門。印度科技部並未回應路透社的評論請求。

二、印度、阿布扎比財團或入駐,印度芯片計劃吸引力增強

去年12月,印度曾邀請芯片製造商“表達興趣”,請求這些公司在印度設立製造部門,或由印度公司、財團在海外對芯片製造公司進行收購。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鑑於行業需求水平,印度政府將這一意向書的提交截止日期從1月31日延至3月底。

目前,塔塔集團(Tata Group)等印度企業已經有意向進軍電子和高科技製造業。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企業,其業務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汽車、能源、視頻、農業、金融等眾多方向。

印度半導體大砸錢,設立芯片製造部門可獲10億美元,中東財團或入駐

塔塔EVision汽車

總部位於阿布扎比的基金Next Orbit Ventures週三表示,已提交在印度成立的申請。

一位汽車行業的消息人士説,該基金將帶領一個投資者財團在印度設立芯片部門。

去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曾導致汽車行業銷量大幅下降。下半年,汽車市場開始復甦,印度汽車行業也看到了發展的機會。但是因為全球缺芯,印度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阻礙。

消息人士提到,今年早些時候,印度科技部官員為此會見了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的高管,以評估汽車製造商對芯片的需求。

根據路透社報道,印度以前曾試圖吸引半導體廠商,但該國家基礎設施並不完善,電力供應也不穩定,官僚機構和拙劣的規劃更是使公司望而卻步。

業內人士稱,隨着印度智能手機產業取得成功,該政府重新出台的吸引芯片製造廠商的努力更有可能成功。

結語:印度曾多次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仍未發生質變

去年4月1日,印度曾經連續發佈兩項促進電子產業發展計劃,分別為《生產掛鈎獎勵計劃(PLI)》和《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制造業促進計劃(SPECS)》。印度之前也曾多次發力半導體制造,但是均未引起質變。

事實上,印度的半導體產業並非“一無所成”,其優勢主要在半導體設計領域,印度城市班加羅爾是有“印度硅谷”之稱的著名芯片設計中心,谷歌、蘋果均在該地部署了芯片設計團隊。

在當今全球缺芯潮下,各國都希望能夠保障本國的半導體供應安全。印度選擇以智能手機、汽車等領域作為突破口,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該計劃是否能真正使半導體產業格局發生變化,關鍵在於印度政府的各種措施能否落實,吸引更多半導體廠商。

來源:路透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8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度半導體大砸錢,設立芯片製造部門可獲10億美元,中東財團或入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