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當 B 端市場戰事膠着時候,C 端網盤市場或成為雲計算新變數。

中國互聯網行業,即便是看起來再鐵板一塊的賽道,也總會出現新的玩家,而當這個玩家是巨頭的時候,你就知道洗牌的時候又要到了。

近日,有人在社交網絡曝光,阿里雲正在內測「阿里雲網盤」的產品,不管是名字還是產品頁面,都讓人直接先想到了個人網盤業務霸主百度網盤。大快人心的是,阿里雲網盤實測,非會員下載峯值為 11MB 每秒。

八年時間,中國個人網盤業務從當年的「百盤大戰」,到百度一家獨大,然而付費用户少盈利難,讓百度網盤難以複製美國同行 Dropbox 的上市夢。就是這麼一個「賠錢」的行業,阿里雲現在開始「攪局」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看起來很美 做起來很累

2007 年,兩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 Drew Houston 和 Arash Ferdowsi 創建了一個名為 Evenflow 的公司。兩年後,公司更名為 Dropbpx,也就是現在全球知名的個人網盤服務公司。僅用了 3 年時間,Dropbox 就在全球獲得了超過一億用户。

當 Dropbox 在歐美乘風破浪的時候,以 115、飛速盤為代表的公司,也 2008 年前後在國內推出個人雲盤業務。幾年後,百度、360、金山、騰訊等巨頭公司看到了個人網盤業務的潛力,紛紛加入戰局,個人雲盤業務迅速進入「百盤大戰」時代。當競爭進入白熱化時,免費送空間成了各家的殺手鐧,免費用户的空間從 100GB,增長到 TB,甚至 10TB。相比之下,Dropbox 免費用户的 2GB 空間,連中國巨頭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兩國的個人網盤業務從開始就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Dropbox 與蘋果的 iCloud 類似,是「買空間贈速度」;而國內公司因為大打「空間戰」,只能選擇「贈空間買速度」模式,因為模式不同,也導致之後國內網盤公司付費低,盈利難的結果。

幾個月前,百度跨省追捕了第三方客户端 Pandownload 的開發者,指控其開發的網盤加速工具讓公司損失了數千萬元。而 Pandownload 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用户,恰恰因為百度網盤對免費用户「控速」做的太狠,平均十幾 Kb 的下載速度,讓本來想「薅羊毛」的免費用户揭竿而起。

不是百度網盤差這幾千萬元,確實是個人網盤業務賺錢不容易。首先,搭建服務器硬件就是一筆相當大的成本,而運營數據中心的電費,以及交給運營商的寬帶成本支出同樣驚人。回形針 PaperClip 曾經在去年製作的《中國的網盤為什麼這麼難用》視頻中分析,存儲每 TB 數據的硬件成本 319 元、數據中心電費為每年 2.5 億、寬帶成本每年近 4 億人民幣。

由於採用的是贈空間買速度模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百度網盤必然選擇限制免費用户的下載速度來保證付費用户的下載速度。同時,根據 MobileQuest 數據,百度網盤付費滲透率不足 10%。這也是為什麼百度網盤已經佔據國內網盤業務 85% 份額的情況下依然難以盈利,不得不推出單次、單天下載收費的選項,遭到網友狂噴。

2018 年,Dropbox 在創建 11 年後,終於登陸納斯達克,目前市值在百億美元左右。百度網盤也在去年傳出上市計劃,估值為 300 億到 400 億元。

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阿里雲網盤圖片|來源網絡

連接第三方的出路

對於一些經常尋找內容資源的同學來説,網絡上最常見的形式就是一個百度網盤的分享鏈接和一個網盤密碼。對於這些用户來説,網盤就是個下載工具,佔據寬帶下完就走,既起不到提升粘性,也不增加付費意願,對於網盤來説是個「雙輸」的場景,而這可能是國內網盤最常用的場景。同時,數據顯示,下載一部視頻和在線瀏覽一部視頻對寬帶的需求有數量級上的差距。

所以,對於網盤業務來説,最重要的是如何讓用户從下載思維,轉變到線上瀏覽思維。

美國網盤先行者 Dropbox 的解決之道是,積極與微軟 Office 和 Zoom 等辦公協同軟件合作,尋求「被集成」,成為這些軟件的可選擇存儲方之一。當文件、照片或者視頻直接在終端之間流轉,而不用下載時,間接為公司省下了大量成本。

百度網盤也在去年公佈了生態白皮書,希望和合作夥伴在辦公、家庭、車載等不同場景將網盤服務「落地」,而不是單純的提供下載。

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Teambition推出免費網盤|來源:Teambition官網

反觀阿里雲網盤,首先手中握有一個殺手鐧就是釘釘,作為一個擁有 3 億用户的辦公軟件,釘釘的「釘盤」就是一個巨大的使用場景,不排除日後可能與阿里雲網盤進行打通。畢竟,「雲釘一體」的戰略下,釘釘本來就是阿里雲進軍企業辦公的先頭部隊。

事實上,阿里收購的另一款辦公協同軟件 Teambition 已經在最近開啓了免費網盤的內測,免費用户也能贈送 6TB 的空間,並保證免費同樣不限制上傳和下載速度。既然已經是阿里旗下,使用的同樣是阿里雲的服務。

畢竟,做純 To C 業務還有政策風險。2015 年開始,監管層開始從嚴治理個人網盤內的違規內容,很多人應該還記得自己百度網盤內的「學習資料」,後來都變成了 8 秒鐘的警告視頻。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不少巨頭要麼關閉網盤,要麼轉型做企業服務。相比較下,影視公司和網盤公司關於盜版影視內容的糾紛,其實影響沒有那麼大。對於向來謹慎的阿里來説,顯然不會主動向這個陷阱裏跳。

今年 5 月,阿里公佈財報,顯示阿里雲年營收 400 億元,作為亞太地區和國內第一的服務商,阿里雲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當時摩根斯坦利給阿里雲打出了 770 億美元的估值。僅僅兩個月後,高盛就將這個數字增加到了 930 億美元。不出意外的話,阿里雲將成為繼螞蟻集團之外,阿里生態中又一個估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巨頭。

隨着騰訊、華為等公司逐漸在雲計算領域逐漸發力,耕耘最早始終保持第一的阿里雲難説沒有壓力。當巨頭同時開始瞄向政企市場,如何在 B 端之外開拓雲的新增長曲線,也是雲計算公司的新挑戰。雖然阿里目前仍未透露關於阿里雲網盤的下一步計劃,但是顯然 C 端的個人網盤市場,已經到了重估的時候。

本文作者:靖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64 字。

轉載請註明: 阿里雲網盤,圖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