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自蘋果於2008年推出應用商店以來,大多數開發者對其的感覺是又愛又恨。怨怒蘋果及其應用商店可能對開發者有利,但他們正在譴責的系統同樣可以讓他們接觸到所有客户。
關於應用商店的最新爭論,由名為Hey的電子郵件開發者大衞·海內邁爾·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重新點燃。但歸根結底,這攸關一個關鍵事實:如果人們認為某項服務應該是免費的,那麼很難讓他們為這項服務付費。
這似乎是蘋果現在面臨的挑戰,但這也正是漢森和所有開發者在他們自家應用程序上面臨的困難。Hey是個頗受歡迎的電子郵件客户端,其電子郵件服務本身是免費的,但用户每年需要支付99到999美元才能使用它。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價格對某些類型的電子郵件用户來説很划算,但顯然對其他類型的電子郵件用户來説就不那麼划算。
就像任何其他產品或服務一樣,Hey必須説服人們,他們有可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其服務值得付費使用。不過,如果人們對其一無所知,它就無法説服人們做任何事情。如果你真的説服了人們,但卻沒有辦法把產品或服務送到用户手中,同樣無法獲利。
漢森反對蘋果應用商店的行動讓他和Hey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曝光率激增。但將他的產品帶給人們的是蘋果應用商店。如果漢森藉助應用商店説服人們產生積極影響,他們就可以立即在他們的iOS設備上使用它。
不過,你必須支付高額費用才能進行這種產品分銷能力。當然,漢森的論點是,他們確實必須支付高額費用。為了激起爭論,也許還有宣傳目的,他特別抨擊蘋果收取30%的高額佣金,儘管他也沒有提到第二年後的佣金比例變成了15%。
從一開始,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就宣佈,應用商店是個為開發者提供的解決方案。這是蘋果吸引開發者接觸客户的方式,反之亦然。蘋果在其中獲得的好處是,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多賣出幾部iPhone。
喬布斯當時表示:“大多數開發者沒有這樣的資源,即使是大型開發者也很難讓他們的應用程序出現在每個iPhone用户面前。我們將為每個開發者解決這個問題,從小到大。我們要做的就是推出所謂的應用商店。”
蘋果的確從應用商店中賺了一大筆錢,但它也花了大約半數的總收入,包括每年向開發者發放報酬。30%的佣金確實很高,但許多資深開發者表示,他們還記得應用商店出現之前的情況。
世界已經改變,至少部分是因為有了應用商店。那時,開發者可能會拿到30%分成,但通常更少。如果你能説服商店把你的軟件放到貨架上,他們就會收取佣金。而且,如果他們幫助推廣的話,他們會拿更多的錢。盒子製造商、壓盤機和運輸服務都賺到了錢。
當然,那時的軟件成本也比現在高出很多。實際上,應用商店對應用程序的貶低至少與其推廣應用的努力不相上下。有很多人不會花0.99美元購買一款應用程序,因為他們認為這款應用程序應該是免費的。
如果你的應用程序售價為20美元,那麼向蘋果支付6美元是很重要的,這並非不合情理。當你不得不依靠一次一美元的銷售額勉強度日時,蘋果收取的0.3美元可能會讓你感覺到生存與死亡、成功與失敗的區別。
美國眾議員大衞·西西林(David Cicilline)説:“由於蘋果擁有的市場力量,它收取過高的佣金,這基本上就像攔路搶劫。蘋果恐嚇人們支付30%的費用,否則就會拒絕他們進入市場。這正在擠壓那些根本無法靠這些付款方式生存的小開發者。如果這個市場存在真正的競爭,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但真正的競爭將意味着向其他公司開放應用商店,這將使其更接近谷歌應用商店模式。除了困擾安卓平台的安全問題外,谷歌應用商店自2008年運行以來,它肯定不會像蘋果那樣為開發者帶來那麼多的好處。如果應用商店變得免費,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然而,我們對蘋果抽取佣金的看法並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即你只需預付100美元的開發者賬户年費就可以向整個iPhone和iPad用户羣體提供服務。同樣不會改變的是,你可以控制你的應用程序是免費的還是付費的。
蘋果反對的是將應用程序置於兩者之間的想法。如果你有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免費下載,然後需要花錢保存,或者花更多的錢來使用,這對蘋果來説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從使用這個應用程序的人那裏得到了錢,蘋果卻沒有,他們就不會選擇接受。
無論你的受眾是否直接為應用程序付費,你都在從他們使用它和你的服務中獲利。蘋果不會抱怨免費應用程序的分發成本,但這的確代表着某種程度的支出。所以,如果蘋果在付錢,而你卻在大賺特賺,該公司可能就會感覺不公平。
儘管蘋果通過做某些工作可以獲得些現金,這看起來很公平,但這就是應用商店獲取用户的最大摩擦點。也許找到一款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難,但一旦你找到了它,在你的設備上安裝它就變得如此簡單,以至於它完全抹去了所有其他購買軟件的方式。
除非這是一款你在網站上註冊或付費的應用程序。用户甚至還需要自己計算出特定的數字,因為蘋果不會讓你在應用程序中添加指向你網站的鏈接來銷售訂閲內容。長期以來,這始終是個巨大障礙,蘋果不打算改變它,允許它回到原來的樣子。但我們希望它能改變這一政策,這種重大變化可能會使大多數反壟斷問題消失。
推出12年來,蘋果應用商店沒有改變它的系統,沒有明顯改變它的規則,也沒有改變開發者從中獲得的好處。然而,十幾年後,數以百萬計的應用程序湧現,應用商店開始出現不一致的地方。目前反對應用商店的爭論試圖放大這些不一致性,而開發者與蘋果之間的許多分歧都是合理的。
奇怪的是,當蘋果第一次批准Hey在iOS應用商店上架時,它就應該意識到錯了,但這並不是因為錯誤不會發生。對應用商店審批系統有過親身體驗的人會發現,它會首先批准某個應用程序上架,但後來又會改變主意。
撇開我們的態度不談,普通應用和Hey的真正不同之處在於,蘋果刪除了我們的應用程序。他們告訴我們會那樣做,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保持繼續銷售,我們做了算術。對我們來説,花錢更新這款應用程序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們會放棄更新,蘋果最終會將這些應用刪除。
我們也可以完全跳過應用商店,只提供基於網絡的應用程序。與一款應用程序相比,這並不令人滿意,但它是有效的,甚至在喬布斯看來應該放在首位的方式。
蘋果指出,如果你不是訂閲者,Hey應用程序實際上什麼也做不了。蘋果負責營銷的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説:“你下載了這款應用程序,但它不起作用,這不是我們想在應用商店裏看到的。”
Hey辯駁説,蘋果堅持通過應用內購買增加訂閲服務,這樣蘋果就能分一杯羹。但蘋果表示,這款應用程序什麼也做不了。如果你衡量所有利弊,會發現總體上無法判斷誰對誰錯。然而,蘋果以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而且可能還會做更多的事情,這一事實是存在的。雖然蘋果表示,作為現有訂閲服務前端的應用程序,已向開發者施壓,要求他們增加應用內購買。
最近,蘋果確實引入了亞馬遜Prime訂户通過iOS應用程序租賃視頻的功能,而不需要亞馬遜付費。在全世界看來,這就像是蘋果屈服了,給了亞馬遜一個例外,但事實並非如此。
蘋果表示:“蘋果已經為付費視頻訂閲提供商提供了既定計劃,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利益。這些功能包括與Apple TV應用程序的集成、支持AirPlay 2、支持Siri、支持twOS應用程序、通用搜索,以及在適用的情況下實現單點登錄或零登錄。在亞馬遜Prime Video、Altice One和Canal 等合格的應用程序上,客户可以選擇購買或租賃電影和電視節目,使用與他們現有的視頻訂閲捆綁在一起的支付方式。”
亞馬遜Prime Video之所以能夠通過應用商店審核,是因為人們支付的費用與他們單獨購買的訂閲捆綁在一起。用户不是在進行完全獨立的購買,而是通過訂閲花費更多的錢。如果你願意,不管你購買的成本是多少,訂閲都會上漲。
因此,即使這是個語義問題,亞馬遜Prime也沒有像人們所説的那樣,從蘋果選擇改變自己的規則中受益。這並不是讓我們認為蘋果存在問題的主要例外。
對我們來説,主要的例外是Disney 和Netflix。就像Hey電子郵件一樣,除非你是訂閲者,否則這兩個應用程序什麼都不做。這兩款應用都是所謂的“讀者應用”,但沒有選擇將其用於任何其他用途。Kindle是閲讀器應用程序,但你可以用它打開文檔。亞馬遜可以讓你進行瀏覽和購物。
然而,Netflix和Disney 應用程序不會做任何事情,直到你去這些網站並在應用商店之外購買訂閲。儘管如此,作為一個企業,蘋果可以與它想要的人進行特殊交易或定製安排。而且,它可以拒絕對任何提出要求的人做同樣的事情。
此外,應用商店處理不同類別應用程序的方式不一致,包括它所謂的“讀者應用”,這也是其遭到吐槽的地方。從理論上講,開發者可以和不可以在“讀者應用”中做什麼是非常清楚的。
蘋果的開發者文檔説,用户可以閲讀他們之前購買的內容或訂閲,但開發者不能提供應用內購買的替代方案。他們也不能阻止人們使用應用內購買,前提是如果可以的話。
因此,比如説,你不能通過iOS應用程序購買Kindle圖書,除非亞馬遜向蘋果支付30%的費用,但你可以在那裏閲讀你買到的書。這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至少蘋果沒有屏蔽一款允許你閲讀在其他地方購買東西的應用程序。
在國際上,針對蘋果的壓力正在增加。而且,微軟總裁正在積極倡導對蘋果應用商店進行反壟斷調查。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説:“我確實認為,現在是就應用商店的性質展開更有針對性對話的時候了,以及反壟斷法是否真的有理由為所創造的一切辯護。”
儘管蘋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很可能大多數開發者對應用商店都很滿意。同樣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抱怨蘋果程序的開發者是有道理的。但這將永遠歸結到每種產品或服務都有的同一個問題上:無論你是Hey還是蘋果,都必須讓人們瞭解你,然後你必須説服他們,你有個值得花錢解決的問題。
在應用商店的案例中,蘋果解決的問題是讓每個iPhone和iPad用户都能獲得應用程序,每個開發人員都必須自己決定這樣做的好處是否值得付出代價。這涉及到數學、經濟學以及商業。不想為一項服務付費並不意味着這項服務的普遍成本太高。
來源: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