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者榮耀:從零到精通,看完這篇花木蘭攻略,你也能國服榜上有名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科技

作者:遊犀社區丨哼要木蘭抱抱

花木蘭作為王者峽谷僅有的技能剛猛的女將設定,是我心尖上的白月光,也是我心中唯一可以用俠骨柔情來形容的女英雄。

哪怕天秀如阿離露娜離這個詞也還是差了一點刀尖舔血的味道,一篇詳詳細細的入門級花木蘭新手教學分享給大家。

圖源官網

銘文推薦:

國服榜上的木蘭玩家由於每個人的打法與理解不同,所攜帶的銘文也不盡相同,在此總結了一下常見的銘文搭配:

①綠色10鷹眼(無可爭議)

②紅色10異變/9異變1禍源/8異變2紅月(禍源紅月加幸運暴擊)/異變混搭幾個宿命

③藍色10調和(移速續航)/10狩獵(移速攻速)/隱匿(移速傷害)/混搭

新手推薦攜帶10鷹眼10調和9異變1禍源(容錯率更高)

出裝推薦:

注意事項:

不祥徵兆與守護者之鎧的選擇問題:

一般來説前中期出個守護者之鎧就夠了,等到後期碎星錘出來,再合成不祥徵兆,但對線楊戩、呂布之類的真傷英雄,可以看情況提前合成;

真實傷害只能通過傷害減免/提高生命值/降低對面屬性來剋制;

而不祥徵兆可以提供1200點最大生命值,且被動寒鐵可以被真實傷害觸發,移速與攻速的降低能有效減少對面的攻擊次數與攻擊頻率。

裝備替換的問題:

如果對面法師為比較難切的炮台消耗型法師,破軍以後補魔女,布甲鞋看情況換成抵抗鞋,如果不是該類型法師,可直接名刀打出更秀操作;

木蘭出裝基本都是這套,秒換三裝還是要學會。

出裝大都固定

s16賽季的木蘭,這賽季沒怎麼用她排位

召喚師技能推薦:

木蘭打野帶懲擊是無可奈何,打邊不帶閃現就是不會玩。

技能介紹:

被動

輕劍形態跑得快,用來支援趕路,普攻和技能命中都會疊加印記,疊滿5層造成沉默減速1s以及200%的傷害;

重劍形態下的基礎傷害遠遠高於輕劍形態,該形態下攻速降低,額外造成50%的物理傷害,釋放過程中處於霸體狀態,減傷40%。

三技能

切換形態,使用時有個能量條,能量條顯示的是增益buff的有效時長為5s。

切輕劍增加60%攻擊速度,切重劍增加60點攻擊力,利用切換形態時得到的增益buff拆塔更快

一技能

花木蘭輕劍形態下的一技能有兩段,第一段打中目標5s內可以打出第二段;

而每一段都能刮兩下也就是説,如果每一下都刮中直接就是四下傷害四層印記,直接銜接一下普攻便能沉默。

即11a與a11都能直接沉默,但木蘭要習慣在技能中穿插平a來取消後搖,一般都是1a1。

下面是示例:

11a

1a1

所有英雄攻略貼的連招能慢的儘量都打慢,方便看清,與實戰不同

為什麼1a1了也沒打出沉默?

能打出兩段1説明你觸碰到了目標,但可能其中一段只刮到了目標1下而非2下都刮到,所以不確定自己能否4下全刮到的,多a一下,如1a1a。

其實,第一段的第二下用平a取消直,接開始第二段打沉默更快,像上面的1a1動圖有點傻。

為什麼一技能老是滾歪?

木蘭輕劍狀態下的一技能要學會飄,什麼為飄

即一技能每一段的第2下如何控制方向。跟老虎的折返跳一樣的道理,在每一段第一下劃出去的瞬間改變方向即可,可以用來翻牆趕路。

第一下劃出去的瞬間移動方向鍵

蹲草叢或者在野區追人逃生時,小兵和野怪都能成踏板,使你能打出第二段一技能,合理使用。可以用一技能解決的事就不用閃現。

花木蘭重劍形態下的一技能是蓄力,蓄力時間越久傷害越高,最多能蓄力2s。

蓄力時有個能量條,當能量條過了1/4以後打中目標都會造成2s的減速效果;當能量條過了3/4以後打中目標都會造成一小段擊飛。

重劍1技能蓄滿2秒造成的傷害為784

重劍1技能蓄力1.5s造成的傷害同樣為784

由此可見,能量條蓄滿3/4即可打出全部傷害,自己根據情況選擇蓄力時長。

5s內打中目標可以使用第二段,銜接不流暢則穿插平a。

二技能

輕劍狀態下的二技能為投擲,丟中目標每0.5s會造成一次傷害,並造成減速效果,撿起丟出去的短劍則會減少5s二技能的cd,是對線清兵中非常實用的技巧。

輕劍二技能cd固定12s,受裝備銘文冷卻縮減的影響,不受技能加點影響。

重劍狀態下的二技能為推人,對目標造成傷害擊退以及減速。

重劍二技能會隨着技能加點而減少cd。

實戰應用與連招

雙推

原理是輕劍二技能丟出去,切重劍二技能推到輕劍上,減少cd打出更多的傷害;

出了黑切15%的冷縮,此時重劍二技能的cd為8.5-9.5s,後期滿級為8.5s,撿起短劍cd則變為3.5s。

推的過程中會耗掉1-2s的時間,差不多使用完二技能推人,撿到短劍後,接一段或兩段重劍一技能,二技能的cd又好了。

121a3211211

1a1a23211211

上面兩個動圖都是雙推,只不過是用了兩種打沉默的方法,一正一反,雙推平時用的少,但用它來抗壓的話還算實用。

蹲草叢

蹲草叢可先手蓄力重劍一技能等待對面,不建議蓄力太久,若造成擊飛會將目標從木蘭身邊推開一段距離,導致重劍二技能推不到人,推完秒接第二段重劍一技能,然後切輕劍打出沉默傷害可秒人。

花木蘭連招並不固定,只要能打出沉默接什麼技能都行。

死記連招實戰有點笨,不會變通,比如很多練元歌的只會一個1433233,所以連招像什麼21a13211a11之類的,自行開發吧,不多説。

1閃秒沉默1閃21a3211a11

帶線與遊走的選擇

前期以發育為主,壓制對線英雄

卡視野卡兵線獲得線上優勢,入侵對面野區掠奪資源,小規模團戰參與一下,比如中路搶河蟹可以趕去收割一下,推塔蹲人,這是很順風的節奏。

如果你線上優勢很大,又能單殺又把塔推掉,那參不參團其實無所謂,甚至於説你繼續帶線更好。對面必須分出多的人來牽制你。

如果僅靠跟你對線的那個的話,可能還是會被你單殺。

線上優勢基本上是有經濟優勢的,兩個人一般抓不死你,猛起來一打二,一打三養出個爹也是有的。而這個時候隊友打團的話就是4打3甚至是4打2的情況,打贏了剩下的兩路都可以帶一帶;

如果逆風呢,或者説你對線得不到優勢呢?

你並不能單殺對面,並不能推掉對面塔,甚至是被對面打得只能縮在塔下。

這個時候你還癱在線上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既打不出優勢又扭轉不了劣勢,所以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部分線權,多參團創造以多打少的團戰優勢。

比如對面是程咬金的情況下單殺不了,隊友來了也不一定抓的死,塔也推不掉。這個時候果斷放棄部分線權,去打團抓中會更好,但是放棄部分線權不是讓你直接把塔放掉,兵線都到塔了還不去守就是在亂玩。

圖源官網

如果是在隊友是幫助下把塔推掉的,實際上你被打得很慘,就應該有自知之明把它歸於對線劣勢。

多參團還有點用,帶線的話可能被抓單很多次,被對面當成突破點,然後對面以多打少。

中後期或者説後期的話,順風或者五五分局帶線是隻為了團戰做準備

開團接團前一定要注意兵線,只打有把握的團戰。

團過了可以順着兵線直接推塔推水晶,團輸了兵線提前清掉了對面也一波不掉,怎麼説都不是很要命。

什麼叫兵線拉扯?

我對拉扯的理解是,在一套秒不掉的情況下敵退我進,敵進我退,規避掉對面的主要傷害。

最典型的就是凱爹開大的時候暫避鋒芒,等他大招時間過了再上。

兵線拉扯的情況很多,比如説你把線帶到對面二塔下,知道對面要來抓你了,這個時候就應該往隊友的方向靠,能防止被抓,又能趁對面分人守塔的時候以多打少。

兵線可以透露部分視野,看對面動向能有效提高gank率。

我個人按打團與帶線的收益將對抗路分成分為兩類:

第一類,像花木蘭、呂布、楊戩、橘右京這種不需要隊友支援,僅憑個人優秀的操作意識,可以進行線上單殺、越塔強殺、絲血反殺的英雄,在打出線上優勢以後更偏向於團戰型,無論是蹲草切c,還是側翼入場,或是團戰收割的收益都大於帶線;

圖源官網

而跑圖能力強的關羽、孫策、哪吒肯定也是偏團戰收益大;

像蘇烈、白起、豬八戒、夏侯惇這種在輔助選了軟輔以後,補個坦邊的也是必須要參團抗傷打控制的。

提一句,戰士的話清線能力應該不弱,坦邊的話清線能力可能弱一點,若是前中期野區發生小規模團戰,先參團再清線的收益會高很多,中後期打野帶線坦邊跟團是最佳選擇。

圖源官網

第二類,像老夫子、程咬金、羋月這種solo能力強,保命能力強,續航能力強的英雄更偏向於帶線型,但是帶線不等於完全不參團,上面説了兵線拉扯,這種英雄對面一來抓你就跑路,十足十的噁心,對面要是不來抓你,就往死裏帶,破高地偷水晶。

注意看小地圖,別帶線過深被抓了,也要留意隊友動向,若是已經聚集在一起或者發了請求集合還是團一下吧。

如果隊友已經開團而你距離趕不過去,就帶線然後回家守,別想着從上路跑到下路去收割,很多時候是收割不了的,可能只是去白送。

去支援一定要管理好自己那路的兵線,玩法師只知道蹲人支援,在兵線到塔下了還擱那蹲,活該你沒經濟,玩對抗路你支援到發育路去,除非打出巨大的團戰優勢不然就是虧的,因為對面會趁機把你塔拆了。

隊友的線沒帶好是隊友的錯,你去瞎帶就是你的錯,總之自己根據局勢判斷。

如果實在玩不好對抗路參團與帶線的平衡,建議玩劉邦,能抗能打操作簡單容錯率極高。

圖源官網

有個特別殘忍的事實,花木蘭很吃手速與反應速度,這是後天練習很難彌補的

如果你不具備這一點,哪怕你木蘭練上千場,打出來的效果也不一定比天賦型選手打上二十場要強;

另外,練花木蘭的成本很高,如果不是信仰玩家不推薦,練上200場的木蘭效果跟練上50場別的戰士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你把花木蘭練會了,對抗路別的戰士基本上都能上手了。


以上便是小犀牛和各位分享的花木蘭“新手教程”了,希望各位看完之後能夠有所收穫,對花木蘭這個英雄有更多的瞭解,並能用她順利上分~

聊遊戲,上游犀!我們遊犀社區還有更多王者榮耀英雄的攻略哦,歡迎來看看!

(本文為遊犀社區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