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節點財經,作者丨IPO頻道
近年來,“雷軍系”的資本版圖遍地開花,在已上市的金山軟件、獵豹移動、小米集團、金山辦公、金山雲5家公司中,均能嗅到雷軍及小米的味道。
近日,又有一家和雷軍相關的公司向資本市場發起了衝擊。
7月2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號機器人”)的科創板上市進程已進入到提交註冊階段,擬募集資金20.8億元,主要用於智能電動車輛項目、年產8萬台非公路休閒車項目以及旗下子公司補充流動資金等。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該公司由雷軍通過小米和順為資本合計持有近22%的股份,整體業績呈上升趨勢,但也存在營收依賴小米,存貨高企,訴訟多等風險。
整體業績呈上升趨勢,但營收依賴小米九號機器人成立於2014年,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短程移動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產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摩托車等,應用於短交通出行、機器人服務等場景。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81億元、42.47億元和45.86億元,2018年較2017年增長207.6%,2019年較2018年增長7.96%。從數據變化軌跡來看,九號機器人的營收規模在不斷擴大,但增速衝高回落,或已處於相對停滯狀態。
按客户構成劃分,小米集團為第一大客户。報告期內,小米集團以銷售金額10.02億元、24.34億元和23.99億元,貢獻了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73.76%、57.31%和52.33%,雖然依賴度在持續減弱,但二者間的關聯交易依然佔到了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利潤分派上,雙方主要採取分成模式,即在小米集團的各種渠道實現對外最終銷售後,小米集團再將其產生的淨利潤按照雙方約定比例分成。對此,九號機器人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分成利潤取決於小米集團的最終銷售情況,如果小米集團的最終銷售存在顯著下降,則公司的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資本市場,“背靠大樹好乘涼”往往被詬病,獨立性則被投資者珍視,九號機器人高比例的關聯交易,難免會被質疑經營業績失真,業務不穩定,進而影響對其的價值研判。
按銷售區域劃分,境內市場是九號機器人的主戰場。2017-2019年,境內銷售收入佔總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3.89%、62.93% 、60.55%,來自歐洲、美洲、亞太及其他地區的境外銷售收入佔比為26.11%、37.07%和39.45%。
數據來源:九號機器人招股書
如上圖可見,兩條曲線一降一升,“剪刀差”逐漸縮小,大頭固然還在境內,但境外收入佔比顯著提升,截至2019年已佔到近4成。
就九號機器人所售產品的特性來看,境外銷售一方面存在可能因部分國家或地區限制上路,或僅允許符合要求的產品上路,導致公司出貨遇阻,當然境內銷售也不排除這種風險;另一方面,當前日益複雜嚴峻的貿易形勢下,海外市場面臨的強監管風險,猶如一顆“定時炸彈”。
營收增長的同時,九號機器人的盈利情況如何?
數據來源:九號機器人招股書
受優先股、可轉債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所致,2017-2019年,九號機器人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為-6.27億元、-17.99億元及-4.59億元,三年合計虧損近29億元。
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盈利狀況大為改觀,淨利潤分別為-0.62億元、5.44億元和1.0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因新冠疫情影響及市場需求疲軟,公司業績形勢不容樂觀,預計營業收入將同比減少30.38%至6.5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0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幅度降低;扣非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大幅減少280.68%。
“機器人”屬性不足,公司改名“九號有限公司”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九號機器人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3.74%、28.86%和27.42%,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尤其和飛科電器比較,無論是穩定性還是質量,都差了不少。相較行業均值39.2%、36.09%和37.4%,差距也不小。
數據來源:九號機器人招股書與東方財富choice
其中原因,小米因素不可忽視。消費市場,小米一向被譽為性價比之王,九號機器人和小米高度捆綁,且主要採用利潤分成模式,毛利率上自然也要體現出性價比。
報告期內,公司對小米集團銷售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2.46%、20.79%和15.11%,低於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顯著拉低了綜合毛利率水平。
再者,高毛利率業務佔比過小也是原因之一。如2019年,九號機器人兩大主營業務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的毛利率分別只有21%和25%,相比之下,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毛利率為40.99%。由於智能機器人的收入佔比尚不足0.1%,較2018年下滑0.22%,對於提高整體毛利率水平無太大幫助。
説到這裏,不免令人疑惑,名稱九號機器人為何機器人業務鮮少?科創屬性是否不足?
實際上,此前上交所問詢函中曾要求九號機器人説明公司名稱是否真實反映公司業務實質,是否易辨識,以及對於定位是否存在誇大性誤導陳述,是否會對普通投資人造成誤導等。
今年6月30日,九號機器人回覆稱,該公司中文名稱“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參照公司英文名稱“Ninebot Limited”翻譯而來,且符合早期產品結構和業務發展方向,不存在主動的誇張性誤導陳述,亦表示為消除公司名稱可能會對投資者產生的誤導,將對公司名稱進行適當調整。就在最新的註冊稿中,該公司的中文名稱已由“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修改為“九號有限公司”。
另外,從智能業務的探索情況來看,九號機器人的科創屬性也略顯不足,其在智能配送機器人、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以及全地形車等領域的拓展起色不大。
公司曾於去年底小規模試產智能電動車,然而成績不太理想,產銷率只有35%。服務機器人這塊,子公司納恩博推出的首款“路萌”早在2018年初就實現量產上市,但從收入佔比來看,2019年不升反降,説明市場接受度一般,想要發展成業績擔當尚有很大距離。至於全地形車,目前還處於未實際銷售的階段。説到底,九號機器人還是一家以平衡車和滑板車為主業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科創板定位於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試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九號機器人達標了嗎?
暗藏存貨風險,涉及多起專利訴訟盈利能力之外,再來看看九號機器人的資產結構及其他潛在的一些風險。
報告期內,隨着營收的擴大,九號機器人的存貨逐年遞增。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 年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33億元、10.06億元和9.03億元,佔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31.65%、33.28%和27.14%,規模和佔比均較高。
數據來源:九號機器人招股書
從財務勾稽的角度來看,產品存貨時間較長導致新產品的推出擠佔原有市場空間,可能通過打折、降價等促銷也難以優化庫存,則會出現較大存貨跌價準備的風險,從而吞噬淨利潤。招股書中,九號機器人假設存貨額外計提5%、10%的跌價準備,以2019年末存貨賬面餘額9.43億元計算,淨利潤減少額分別佔2019年度淨利潤的-7.70%、-15.40%。
事實上,2017年至2019年,九號機器人的存貨跌價均有千萬級損失,分別為1241.48萬元、1858.18萬元和8283.73萬元,2019年存貨損失大幅走高主要系對境外客Bird拒收的存貨計提4514.48 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以及因清理庫存,對殘次品、滯銷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
另外,節點財經注意到,九號機器人於報告期內還涉及幾十起訴訟,其中,被指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訴訟有3起,國內1起為競爭對手東莞易步機器人有限公司起訴九號機器人侵犯其專利號為ZL201010612690.8的發明專利,並要求賠償1000萬元,國外2起。
IPO進程中,專利權糾紛一向是大忌。2019年11月,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由於無法在審核時限內徹底解決相關專利訴訟事項,而暫時擱淺上市計劃;2020年5月,深圳宜搜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據悉,主要原因也和陷入訴訟“泥潭”有關。
對九號機器人來説,能否解決好專利權糾紛,無疑是此次上市路上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