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主播“落户轉正” 職業規範發展新起點

近日,人社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一批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羣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9個新職業下的“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5個工種同時發佈。其中,“直播銷售員”最受大家關注。此前,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官網發佈“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户公示名單”,網紅主播李佳琦成為該區今年首批擁有落户資格的人才。此次帶貨主播“落户轉正”,是國家層面對直播帶貨從業人員的認可和肯定,對於我國職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直播帶貨進一步走紅,電商主播作為一種職業選擇也逐漸得到社會認可。人社部相關報告指出,隨着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絡營銷行業的興起,其覆蓋用户規模達8億以上,互聯網營銷從業人員數量以每月8.8%的速度飛快增長。

行業火爆,泥沙俱下,一些弊端也開始顯現。近日,中消協發佈了“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其中提到,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台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從本質上説,“直播經濟”是“注意力經濟”的一種延伸。主播個人的影響力、感染力,讓消費者對其推薦的產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時性、互動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費場景,又給消費者帶來了更便捷、更新鮮的購物體驗。這樣的特性適合吸引用户,但也容易藏匿問題。所以,規範直播行業,加強對電商平台及商家經營行為的監測與指導,同時為從業者發展留出適當空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直播經濟”也是“口碑經濟”,從業者守法、誠信,是其發展壯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錘子買賣的想法,必然難以行之久遠。隨着“直播銷售員”這一新工種的正式確定,相應的資格准入、從業規範、行業監管等規則也會陸續出台,這將為新職業新工種的長遠發展奠定製度基礎。更為重要的是,“直播銷售員”成為新工種,相關從業人員就會按照國家的規定,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專業素養,並將其作為一輩子奮鬥的事業去努力。從這個角度來説,新職業新工種的確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夠促進該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和整個行業的規範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帶貨主播“落户轉正” 職業規範發展新起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