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峯,一直以來,登山探險者們都以征服它為榮。除此之外,歷代科學家們也都在不斷對其進行測量,企圖知曉它的真實高度。科學家們為何要測量珠穆朗瑪峯的高度?他們又會給出怎樣的回答?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珠穆朗瑪峯,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峯,其地理位置是在中國與尼泊爾的邊境之上。珠穆朗瑪峯山體呈三角體結構,類似於一座超級巨大的金字塔,其威武挺拔之態,猶如屹立在大地上的巨人,昂首仰望着天空。在這座山峯的山脊和峭壁之間,共分佈着大小548條冰川,總面積約1457平方公里。在藏語中,“珠穆”一詞代表着“女神”,而“朗瑪”一詞,則是“母親”的意思,聯繫在一起,便是“大地之母”。
既然珠穆朗瑪峯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峯,那麼它的海拔高度究竟有多少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人類,以至於歷代科學家們都為此不懈努力,甚至是犧牲生命,以此試圖瞭解這位“大地之母”高度的秘密。可令人感嘆的是,由於珠穆朗瑪峯氣候條件惡劣且冰雪環境複雜,科學家們在每一次測量時,雖然都得到了相關數據,卻一直沒有進行確切的定論,以致於準確確定珠穆朗瑪峯的真實高度,依然是一個未能攻克的難題。
早在清代時期,人們便開始對測量珠穆朗瑪峯高度感興趣。在《清史稿》中記載,康熙47年(公元1708年)時,朝廷便頒佈旨意,下令對全國疆域範圍內的山川河流,進行完整而又精確的統計,為繪製《康熙皇輿全覽圖》作出重要的數據支持。此次統計活動,前後共歷10年之久,最終才得以完成。
《康熙皇輿全覽圖》的測繪設計師之一,正是清朝宮廷中欽天監的官員勝住。勝住精通天文曆法、地理堪輿,是當時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之一。他巧妙地利用了矩度全圓儀、雙半圓儀、以及金象限儀等科學儀器,對珠穆朗瑪峯的高度進行了實地測量,甚至還將其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完整無誤地記錄在《康熙皇輿全覽圖》上。康熙皇帝對此龍顏大悦,還對其御筆賜名為“朱母朗馬阿林”,滿語中“阿林”即是“大山”之意。不過尤為可惜的是,勝住在測量珠穆朗瑪峯高度時,數次所得的結果並不一致。為了免受欺君之罪,他反倒是放棄了自己的數據,並未在圖中進行標註説明。
數百年間,人類對於珠峯高度的測量並未停歇過。1852年時,英國人曾利用大地測量法,以印度平原為海拔原點,測量珠峯的高度為8840米。1954年,印度測量局根據以上數據,再次對珠峯高度進行測定,宣佈珠峯高度為8847.6米。1975年,中國登山科考小隊首次在珠峯上設置3.5米的砧標,宣佈所測珠峯高度為8848.13米。
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峯既然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之地,則兩國對於該數據的確定,有着絕對的發言權。正是因為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中國登山科考小隊所測量的8848.13米數據,一直被世界認定為最標準的規範數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項數據的準確性,有不少國外學者也都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珠峯本身的高度並不具有確定性,而對於這種看法,質疑者們的理由也很充分。
質疑專家們稱,珠穆朗瑪峯是一座大型的冰封山脈,其主要構成部分有永凍層、山體碎石以及冰雪。自然環境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在夏冬季節時,由於温度的不同,珠穆朗瑪峯峯頂上的積雪,也會不同程度的融化,繼而導致測量數據出現誤差。中國登山科考小隊在測量珠峯時,採用的正是人工探測永凍層的方法,所插入的冰釺雖多,卻難以保證其觸碰的堅硬地面即是永凍層,而非山體碎石層。正是這一點,也成了影響珠峯高度數據準確性的關鍵因素。
珠峯高度數據的爭論,幾乎成為了科學界最令人矚目的話題,而這樣的爭論,卻會在今年中旬被徹底終止,因為我國的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將會徹底刷新此前的一切數據。據中國日報網稱,在今年5月,我國組織了一個珠峯高層測量登山隊,攜帶目前最新的高科技設備——GNSS接收機,通過連接北斗衞星,對珠穆朗瑪峯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
除此之外,為了克服峯頂冰雪層的阻礙,登山隊員們還使用了雪深雷達探測儀、重力儀等設備,將峯頂的永凍層結構進行了完整測繪,基本消除了幾十年前因設備落後而產生的誤差。最新消息報道,中國測量登山隊,已於2020年5月27日11點整登頂成功,並且順利得到了所有目標數據。以上所獲得的數據,都將通過綜合比對計算,得到珠穆朗瑪峯高度的最終數據。
相信不久之後,最新的珠穆朗瑪峯的高度,就要公佈了。
人類的進步的源泉,在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強國之路,就在我們腳下,而勇敢的登山隊員們,正是這條光榮大道上,最令人尊敬的無畏勇士。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