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高橋)訊, 近期,科技股面臨中美摩擦升級、美國針對華為海思管制升級和疫情高位震盪等眾多利空因素,整體表現不佳。然而,今日光刻膠卻逆勢領漲兩市,板塊漲幅達到4.29%,成為科技股中一股“清流”。
其實,在上週,市場就已對半導體材料表示認可。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此前美國針對華為海思的管制升級後,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指數“先漲後跌”,設備指數與材料指數在事件後前兩日呈上行趨勢,市場對於半導體設備材料國產替代趨勢邏輯較為認可。
那麼,在光刻膠如此強勢的背後,隱藏着什麼硬核邏輯?
國產替代的急切需求
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光刻膠作為是集成電路製程技術進步的“燃料”,是國產代替重要環節。浙商證券研報指出,目前一塊半導體芯片在製造過程中一般需要進行 10-50 道光刻過程,光刻膠若性能不達標會對芯片成品率造成重大影響。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在一次芯片製造中,往往要對硅片進行上十次光刻,在光刻過程中,需在硅片上塗一層光刻膠,經紫外線曝光後,光刻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通過顯影后,被曝光的光刻膠將被去除,電路圖形由掩膜版轉移到光刻膠上,再經過刻蝕工藝,實現電路圖形由光刻膠轉移到硅片上。因此,光刻膠是光刻工藝最重要的耗材,光刻膠的質量對光刻精度至關重要。
此外,天風證券潘暕指出,光刻工藝的成本約為整個芯片製造工藝的30%,耗時約佔整個芯片工藝的40%-50%,是芯片製造中最核心的工藝。
但是,目前光刻膠市場主要由日韓美公司壟斷,大陸企業市佔率不足 10%。光刻膠屬於高技術壁壘材料,生產工藝複雜,純度要求高,需要長期積累。由於技術壁壘高並且要與光刻設備協同研發,光刻膠行業呈現寡頭競爭的格局。根據《現代化工》數據,目前全球前五大光刻膠廠商佔據全球約 87%的市場份額,大陸企業市場份額不足 10%。
因此,在逆全球化浪潮下,在半導體材料方面的國產代替或是大勢所趨。
行業或迎百億空間
隨着中國大陸晶圓廠建設加速,全球半導體產業東移,以及下游 5G終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高性能計算等應用需求旺盛,中國光刻膠市場在需求增長和市場擴大下保持了較好的上升趨勢。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2020 年~2022 年是中國大陸晶圓廠投產高峯期,以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新星晶圓廠和以中芯國際,華虹為代表的老牌晶圓廠正處於產能擴張期,未來 3 年將迎來密集投產。根據光刻膠的特性來推斷,國內新建晶圓廠的密集投產為光刻膠打開了最佳代替窗口。
浙商證券孫芳芳指出,根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2022年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將會是2019年的兩倍,約55億元。同時,隨着世界面板產能持續向中國轉移,國內面板光刻膠市場需求預計約為105億元,二者合計將帶來約160億元的市場空間。
天風證券潘暕指出,隨着半導體線路圖形越來越小,光刻工藝對光刻膠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需求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半導體用光刻膠市場規模約13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年均增速約8%-10%;中國半導體用光刻膠市場規模約23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5年年均增速約10%。
以下為中信建投整理的光刻膠重點公司,以供參考。
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