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改進,是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努力的,或許之前可能沒有意識到他的價值,但是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當社會力量的推動作用下,遲早也會煥發出異樣的光彩,而這就要説到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材料物理學家陳創天博士。
陳創天博士出生於1937年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50年代的時候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曾經跟隨眾多的名師學習深造,有着豐富的理論科學知識,60年代初被分配到了華東物理學研究所從事生物分子結構的研究,而陳創天當時就選擇了就連世界科學界也都是難題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係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
歷經四十年的努力,陳創天除了在理論領域有了突破性進展以外,還發現了一些比較典型的元素可以作為非線性光學材料,七十年代末陳創天開始採用硼酸鋇晶體進行研究,歷經多年心血在九十年代初成功製造出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這樣一種化學晶體能夠使得激光轉化為史無前例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激光,從而可以製造出深紫外固體激光器。
其實激光這樣一種東西我們在各種科幻電影之中見過的有不少,雖然現如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發展激光武器,但是實際上想要真正達到影片中那種效果,其實難度還是非常的大,而陳創天這樣的科研成果表明,在未來激光將不再是傳説中的裝備,而是切切實實可以被現實生活中利用。
雖然陳創天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但是其實在中國這樣的科研結果並沒有得到很大的重視,畢竟激光這樣一種東西對當時的人們來説還是太過遙遠,所以在一開始陳創天取得這樣的科研成果以後,中國本着無私的關係,對外進行出口,開放對這種晶體的研究成果,直到20年以後,我們才意識到這種晶體的巨大價值,並因此而禁止對外出口,並在四年以後生產出實用化的深紫外全固態激光器。
相比於美國這樣的科技大國,在激光技術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他們,但是在KBBF晶體的研究,卻直到2016年才被研製出來,而距離中國研究出KBBF晶體早已經過去了30年,而美國認識到這種晶體的價值的時候,也已經是2010年以後了,陳創天博士和他的團隊們,為祖國科研成果做出的努力,值得我們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