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記者畢磊 許維娜)7月23日下午,第19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以網絡大會形式在線召開,主題為“共迎網絡新時代 共創產業新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諮詢委員會主任接受鄔賀銓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基建更好的激發消費的需求,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讓中國經濟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人民網:在今年的政府報告當中,新基建話題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兩會熱點,那麼新基建是否能理解為信息化智能化呢?下一階段他對中國的影響是如何?
鄔賀銓:實際上,中國在疫情之前就提出“新基建”,在應對疫情方面,只是突顯了“新基建”的重要性。從長遠來看,國家希望通過“新基建”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走上轉向一個依靠數據驅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樣的發展道路,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所以它不僅僅是一個投資行為,它是一個國家拿出一些錢來投資,來拉動這個市場的需要,增加內需,固然它會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好的激發消費的需求,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走上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人民網:新基建包括了幾個重要的領域,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那麼在全球領域來説,其他國家都是企業投資為主,在中國是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的戰略,那麼您認為中國的優勢在哪裏呢?
鄔賀銓:中國在這幾年科技發展速度比較快,特別是反映在信息技術領域,那麼現在可以説5G一馬當先,在5G的系統的通信系統的技術上面,再通過標5G的標準,5G的專利,5G的產品開發,我們應該説中國還是走到全球的前列。在2G、3G、4G的時候,中國的移動通信的商用都比發達國家晚了很多年,但在5G方面,中國跟發達國家是同步的。現在來看,中國的5G無論從用户數以及網絡規模已經是全球領先了。按照發展的趨勢,有國外的諮詢公司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的5G的連接數佔到全球70%。在5G方面,中國是在研發、產品的開發以及網絡的建設方面,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新基建”不僅僅有5G,還包括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等。中國在這些方面,有的起步不算晚,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也有不少,但是原創上面和國際領先公司還有差距。工業互聯網方面,整體水平跟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
人民網:受疫情衝擊的影響,我國的新基建其實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那麼在您看來如何發展更好更高水平的新基建,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鄔賀銓:新基建應該會持續幾年,但是也不可能每一年都會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的投入。而新基建帶來的影響,會長期持續下去的。建設基礎設施是第一步,只是奠定了可以應用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發揮基礎設施的作用,讓它產生更大的效果。就像5G網絡,不僅僅是為了消費的應用,更重要是為了在產業上的應用。所以我們將圍繞5G網絡、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
工業互聯網並不簡單,它需要針對每個企業的不同特點,進行個性化的針對性的應用開發。每個企業的數據也不一樣的,每個企業的生產的工業機理也有所不同,這些都需要更細緻的工作,也需要有更好的服務解決方案提供方的支持。因此,工業互聯網需要信息技術企業和垂直行業的合作,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裏“新基建”只是打下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更大限度地發揮“新基建”的作用,讓它真正能產生效果。
人民網:下一階段中國的新基建概念將會帶來何種產業新機遇,還將面臨哪些新挑戰呢?
鄔賀銓:首先,新基建至少是產業要上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而新基建打奠定了數字化的基礎。比如,中國企業可能買了很多數字裝備,數控車牀,但是由於接口不標準,導致數據無法連接。對於企業來説,絕不能完全推倒重來,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怎麼升級改造,這對企業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其次,一般的企業不見得有很熟悉信息技術的人才,而信息技術的企業也不瞭解具體行業的應用,需要了解更好的融合。第三,對工業互聯網的改造要兼顧生產,企業要考慮如何在不停產的情況下完成逐步的升。第四,新基建需要企業的決策力,不僅僅是買了設備,有了軟件,它需要會影響到我們整個一定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不進行相應的改革,可能我們也很難實現。第五,網絡安全至關重要。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改革,需要保證網絡安全能夠同步跟上。最後,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要有相應的人才。一方面是高端的人才,另一方面隨着數字化轉型,原有的一些崗位可能沒有了,是怎麼解決我們原有崗位工人的就業問題,還有説再繼續教育和再培訓的問題,這都是一些挑戰。這些都需要在推進新基建過程中很好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