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大中小學推遲了開學時間,教學活動改為線上進行。很多學習、教育類平台抓住這個發展機會,為廣大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等。但是,近來有學生家長髮現一些網課平台、軟件內涉及推送遊戲、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對此家長深感焦慮。
近日,為切實解決涉未成年人網課平台突出問題,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網課平台規範有序發展,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決定啓動為期2個月的涉未成年人網課平台專項整治。
目前網課平台存在哪些問題?有關部門應如何進行監管?未來網課又如何構建長期的監管體系?帶着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學生易受誤導,企業需要“清源”
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辨識與自控能力較弱,但模仿學習能力強,就如同一張白紙,極易被“墨水”渲染。網絡不良信息所宣揚的錯誤導向會引起未成年人的獵奇心理與模仿行為,影響未成年人的價值判斷,甚至引導未成年人走上錯誤的道路。
據瞭解,此前國家網信辦依法查處了一批影響惡劣的網站平台,其中7家網站平台的網課學習頻道推送導向不良的信息,故意利用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有害內容引流。還有3款青少年常用的學習教育類App中也存在導向不良、色情低俗等有害信息以及遊戲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內容。此外,6家瀏覽器平台13款常用軟件工具在青少年上網課時頻繁彈出,甚至彈窗推送低俗色情內容,嚴重干擾青少年上網課。
作為網課內容傳播的“源頭”,教育類企業應如何保證網課質量,達到監管部門的要求?
猿輔導在線教育公共事務副總裁任子歆表示,從企業信息安全方面來看,應成立專門的信息安全團隊,並配備經驗豐富、實戰能力強的團隊成員;從技術角度出發,應通過機器、人工雙重篩查,過濾不良信息;從內容角度出發,應以更高規範來約束自身,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內容。
作業幫公共事業部副總裁高爍也表示,網絡教育平台的核心是科技,要以科技創新為基礎,通過技術迭代提高對內容產品的監管能力,要始終圍繞教育核心做好內容管理。
預先監管,也要隨時檢查
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現在網課平台的主要問題是其宣傳、課程和師資方面,與實際課程質量和學習效果有出入,導致家長的不滿,引發相關糾紛。對此,監管部門已經提出很多監管要求,解決網課質量問題。然而,落實監管有一定難度,目前只是資質監管,還沒有達到對課堂過程進行監管,所以要把網課培訓項目的內容及師資在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形成行業程式化的規範。”
高爍表示,教育相關主管部門應始終對企業、平台保持嚴格監管,包括加強對屬地企業的監管力度。網絡教育平台需要在教育部完成白名單備案。按照相關要求,平台應把所有課程內容上傳到教委機構平台,以備隨時抽查。所有課程在上課之前都要進行試講,教研團隊對內容合規性進行把關。同時,在上課過程中,也應隨時檢查老師授課內容,如果發現有內容不適宜,都要及時進行調整。
記者注意到,此次整治內容包括:開設未成年人網課的各類網站平台,必須切實承擔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網課頁面周邊生態管理,不得出現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不得利用彈窗誘導點擊不適宜未成年人的頁面;不得推送與學習無關的廣告信息;不得利用公益性質網課謀取商業利益等。
在線教育“風起雲湧”的今天,守護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着實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學習教育類網站平台理應擔負起一份責任,明確底線紅線,給網課留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