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西班牙
我多次講過傳統武術屬於泛概念,尤其傳統武術技擊,各家練法不對外公開,相互多不瞭解,訓練效果更形同天壤。這是傳統武術與現代競技技擊在訓練上的主要差異之一。
常見一些搏擊比賽,面對對手的攻擊,採取閃躲和抱頭防守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形成往往是下意識的,換言之,其源於訓練中培養出來的反應習慣,而以同動反擊作為防守方法的情景雖有,但並不多見,尤其是國內。因此,10年來我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並講解同動反擊的理念和訓練要點,並著文發表,目前國內綜合格鬥的職業選手在同動反擊技能上有所進展,但仍不完善。
當自己的整體爆發力與對手相差不大時,面對對手的攻擊,更有效的方法不是單純閃躲和抱頭防反,而是採取同動反擊。這個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對其要義與訓練方法深究者不多。
什麼是同動反擊?
就是幾乎在對手攻擊的同時,我亦攻擊,以攻擊對付攻擊。比如若對手出左拳攻擊我,若此時我的身體向我自己的左側更易邁步時,則我出右拳實施同動反擊。若此時我的身體向我的側右更易邁步時,則我出左拳實施同動攻擊。若對手出右拳攻擊,則我的出拳與上相反。
有人會問:對手出拳攻擊,你也出拳攻擊,為什麼你就能破掉對手的攻擊呢?
答:這就是後發優勢。當對手攻擊我時,不知道我的反擊方式,而我反擊對手時,是針對對手已經發出的攻擊方式進行反擊,因此我實施反擊的針對性更明確,故制勝的把握或攻擊有效目標的幾率要高於對手。
基本手法是內崩、外栽、掛(抱)衝、螺旋。此外還有腿、膝、肘、摔、戳等反擊法,不一一列出。
僅以最基本的拳法反擊,亦有四種基本情況:
若我拳在內,彼拳在外,採取內崩。
若彼拳在內,我拳在外,採取外栽。
若彼此都是以內對內,採取掛(抱)衝。
若彼此都是以外對外,採取螺旋。
共同點都是從對手小臂的前半段至手腕這個範圍接觸入拳。
那麼如何在訓練中形成這種反應習慣呢?
第一,培養同動反擊的習慣,這需要進行有效的喂手練習。
第二,同動反擊時,針對對手攻擊時的不同情況,設計有效反擊的形態,即反擊的形態以及目標都將不同。
比如,若對方出左拳攻擊我的面部,而此時我的身體向我左側更易邁步時,則我出右拳實施同動反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出拳打擊的目標也是對手的面部。
那麼這個拳如何出呢?
比如內崩出拳有五個要點:
1、邁左步身體向左閃躲時,踏位要準,與敵之攻擊在時空上合為一拍。同時右拳自嘴角而出。
2、右小臂自對方左臂的下面由下而上的螺旋進擊。
3、右臂橫肘。
4、出拳松肩、松胯,落拳鎖肩、落胯。
5、自己的左拳防守自己面部,並準備跟進出拳。
以上這“五要”要通過一個出拳動作來完成。
拳出嘴角、小臂螺旋伸進,同時橫肘撐肩,這個勁力架構足以化開對手的來拳,即使對手的勁力倍於自己之上,亦能產生化打同時的效果。這也是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的演化形態之一。而關鍵是把握反擊動作的時機、節奏和位置。
若對方出右拳攻擊我的面部,此時我的身體向我左側更易邁步時,則我出右拳實施同動反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出右拳接觸對方來拳小臂的外側,通過螺旋翻打,攻擊對方的中線。這是由孫氏太極拳太極式起手演化出的打法。
諸如此類,反擊模式要在訓練中根據不同的條件設定,逐步培養成本能反應。設計的反擊方法的針對性要強。
同動反擊是非常有效的反擊模式之一,之所以在實戰中見到的不多,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深入研究有效的反應與反擊模式、沒有構建培養本能反擊的訓練方法。本能反擊的技能要求是,要在一個動作、一個瞬間即一拍裏完成防守與反擊。
這種反擊模式(本能)的培養與形成,則是當年孫氏拳前輩們非常重視的一項訓練內容。當年孫氏拳前輩們之所以在技擊制勝上能獨步當時,其訓練思想與訓練內容的獨到是一個重要原因。
即使針對同一類攻擊,相應於不同的人,同動反擊亦有多種不同的攻擊方法與目標,細分則非筆墨能盡。如當年鄭懷賢與李某某比試散手,在李某某出拳時,鄭懷賢突然進步以掌拍擊李某某的出拳,造成李某某失利,而且數日後在李某某後背上出現一片烏青。就是同動反擊的一個例子,其法出自形意拳的拍位截擊,而之所以用的這麼巧,一方面是因為鄭懷賢對李某某的打法甚熟悉,故能準確把握李某某的攻擊節奏。另一方面也是從針對性的訓練中獲得這種掌控機會同動反擊的能力。
太極拳推手講究練聽勁,但這種聽勁是遠遠不能適應實戰技擊的。實戰技擊時,需要在雙方未接觸時聽勢——把握時空節奏。練習聽勢與練習聽勁一樣,需要進行專門訓練。
沒有經過技擊訓練者面對攻擊時,其第一反應(下意識的本能反應)動作一定是閃避。其反應模式單一。而對於技擊訓練有素者,面對攻擊,其第一反應模式則不能如此單一。第一反應的模式單一,勢必造成反擊手段貧乏。但第一反應的模式出自本能,因此,不是誰想不單一,就能不單一的。所以,豐富第一反應模式需要從訓練本能反應入手,使本能反應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多樣性。需針對實戰時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將不同反應模式的反擊動作訓練成為第一反應即本能反應,其原則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這方面當年以孫氏拳為最優,當年孫氏拳前輩特別重視針對第一反應形成不同反應模式的訓練,這是構成孫氏拳打人只需“一”這一卓絕技擊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孫存周先生對此有系統總結,已形成體系。但因1954年後,隨着主管民族體育事務的張軫下台,國內開始反真功夫,而且愈演愈烈,上升到政治高度。造成這部分內容與其技能訓練內容一道被孫存周先生帶進棺材裏去了。今天我能瞭解的只是其九牛一毛,這要感謝劉子明、周劍南等先生的介紹。
孫氏拳將第一反應模式總括為三大類:閃打、截打、順打,每一大類中具體的反應動作則需不斷創生、不斷創新、不斷優化。如前面談到的“同動反擊”即為其中一例。
作為反應模式的建立,最初一步就是奪位,技擊時的位置感是需要首先建立起來的。
沒有經過訓練的第一反應,其意往往只是一閃,不能成串。經過訓練的第一反應,其意能吃住對方的意,在相互未脱離距離前步步逼敵,步步摧敵,即使未實際接觸,亦使對方站不住。故曰:連意。伴隨連意的就是動作串,動作串也是出自本能。平日訓練就要練這個,訓練連意和相應的動作串,成為本能。如形意拳的一馬三箭。
這裏吃住對方的意——制意最為重要。吃不住對方的意,你一馬三箭地打過去,難免就成為送過去捱揍。
所以,高手間的技擊,伴隨着制意與反制意,而心定、冷靜的程度決定着制意的水平。這是需要在建立反應模式中逐步培養出來的能力。
今人常常感嘆傳統武術不適用技擊,其實是今天那些所謂練習傳統武術的人並不懂得傳統武術實戰技擊的訓練方法,甚至根本就不瞭解。如反應模式(第一反應——連意——動作串)如何建立等。此外一些傳統武術的訓練手段也確實失傳了,如孫存周先生的“樹、杆、圈”訓練法以及運動中的“打羊頭”訓練法等。因此,需要重新摸索、重新建立。
練習傳統武術者中不乏爆發力強悍者,一拳打死、打廢個人並不難,但這是在對方並非是技擊高手或對方不瞭解你,貿然撲過來的情況下,你的爆發力才可能發揮。但是如果對方具有一定的技擊經驗,並未貿然撲上,而是採取進進退退,保持距離的方法,若想制勝,只有一拳打死人的爆發力就遠遠不夠用了,因為只要使你的攻擊距離變化一寸,在實戰中不過是一含胸或一閃頭而已,就能消減你95%的攻擊力,使你的爆發力效果消弭於無形之中。
所以,一些多年練習傳統武術者,雖然具備一定爆發力,但到了擂台上卻無所適從,只有捱打的份,打不着或打不實對方。
反應模式是技擊訓練中需要深入研究和用心建構的重點內容之一。當年孫氏拳諸前輩對此研修造詣獨深,因此在1929年浙江、上海兩次全國性的擂台賽上一些練習孫氏拳僅一兩年的拳手就能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績。而今日研習孫氏拳者中鮮有研修反應模式者。若以研修技擊為主要目的,則應努力接續孫氏拳前輩這一研修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