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年代,老女排帶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老女排隊員們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郎平退役後,著名二傳手楊錫蘭接替郎平當隊長,繼續在賽場上帶領老女排們澆築着所有國人的冠軍夢。
1988年,前女排隊長楊錫蘭退役,隱居瑞士,現今遠離排球,生活美滿,還住着1200平的別墅。
那麼,楊錫蘭與排球有着怎樣的故事,隱居國外後又有着怎樣的生活呢?一切,還是要從六十年前的春天講起。
自小進行排球訓練 刻苦努力進國家隊1961年3月16日,隨着一聲響亮地啼哭,一個重八斤半的小胖丫頭降生在天津市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
父親楊海銘是天津市旅遊局汽車公司的員工,母親董桂芝是市鋼板彈簧廠工人,夫妻二人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八斤半的小胖丫頭,在將來會成為國家女排中的體壇明星。
儘管生下來後不久就遭遇了三年自然災害,沒吃沒喝,但是“先天壯”的楊錫蘭還是順利地長大了,並且在父母的教育下,從小養成了做事認真、吃苦耐力、樂觀向上、不服輸的性格。
1972年,11歲的楊錫蘭參加了紅光裏小學的小排球隊,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楊錫蘭覺得,排球是最好玩的東西。
但是排球訓練很艱苦,初接觸排球的楊錫蘭每次訓練結束後,都累得連回家的力氣都沒有,雙腿似乎重如千斤,拖都拖不動。
不少隊裏同學的父母看到自家孩子訓練排球這麼辛苦,都讓孩子退出球隊,唯有楊錫蘭的父母例外。
楊父楊母不但不勸楊錫蘭退出,反而對楊錫蘭説:“不吃苦,什麼事也幹不成,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排球成了楊錫蘭的執念,也成了她一生的愛好。
1974年,楊錫蘭13歲,高高興興地從紅光裏小學畢業升入天津市南樓中學。
剛一入學,楊錫蘭首先關注的便是學校的排球場。
那時的天津市南樓中學只有兩塊很不正規的操場,操場內不僅器械簡陋凌亂,排球也黑得跟驢糞蛋子似的。
但這依然無法阻擋楊錫蘭對排球的喜愛與追逐,初升中學的她自然是沒什麼機會參加校排球隊的,但這難不住楊錫蘭:每到校排球隊訓練時間,楊錫蘭便會第一時間趕到,在一旁觀看別人訓練。
那時的楊錫蘭在小學已經有了兩年的排球訓練基礎,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對於半個內行的楊錫蘭來説,看校排球隊訓練,自己也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方法,因此訓練場外的楊錫蘭看得格外專注。
起初,南樓中學校排球隊教練李楊還沒有在意,畢竟每天因為好奇而駐足觀看的學生也有不少。
但時間長了,李楊教練便有了新發現,他注意到:接連幾天,只要到排球隊的訓練時間,場外總有一個扎着小辮兒、揹着書包的學生目不轉睛地站在一旁觀看。
出於好奇,李楊教練問那個學生:“你叫什麼名字,為什麼天天來看排球訓練。”
小姑娘看着教練清晰地回答:“我叫楊錫蘭,看排球訓練是因為我覺得排球挺好玩的。”
教練又問:“你喜歡排球嗎?”
楊錫蘭興奮了:“喜歡!”
李楊教練看着眼前這個黑瘦黑瘦的小女孩,從外形上來講,楊錫蘭當時的自身條件在李楊教練眼中並不算理想,但是楊錫蘭身上的那股子熾愛排球的勁兒,深深地吸引住了李楊教練。
剛剛從天津市體校畢業的李楊教練彷彿從這個小姑娘身上看見了當年打排球時的自己。
沉思片刻後,李楊教練動心了,他問楊錫蘭:“你想參加學校排球隊嗎?”
楊錫蘭眼睛頓時發亮:“想!太想了!”
就這樣,楊錫蘭加入了心心念唸的校排球隊,再也不用在外邊眼巴巴地看了。
楊錫蘭是真的很愛排球,雖然在隊裏年齡小,但是訓練起來卻是最認真刻苦的。
她不但積極完成教練佈置的每個任務,還十分喜歡動腦筋,深得李楊教練的青睞。
後來楊錫蘭成為排球明星後,記者前往楊錫蘭曾經就讀的中學進行採訪。
李楊教練回憶説:“楊錫蘭是憑着頑強的精神,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的,不僅如此,她對文化學習也更抓緊了”。
教練説得不錯,楊錫蘭與別的孩子不一樣,在吃苦耐勞方面從來不服輸,別的孩子進入排球隊參加訓練後,都會因各種理由放鬆對文化課的學習。
只有楊錫蘭,不但沒有放鬆,反而為了彌補訓練耽誤的學習時間將文化課抓得更緊了。
楊錫蘭説:“長大無論幹什麼工作都必須要有文化,況且中學時期是打基礎階段,因此我要把文化學習搞好,但同時我也要把球打好,爭取獲得雙豐收。”
有志氣的楊錫蘭果然説到做到,每次排球訓練時,楊錫蘭總是第一個到,幫助教練擺放訓練器材、整理訓練場地。
訓練中,不管教練安排什麼動作,楊錫蘭總是情緒高昂、全情投入的訓練。
訓練結束後,不管多累,楊錫蘭都堅持認真看書學習,完成作業,就連許多同學堅持不下來的温習作業,楊錫蘭都做得一絲不苟。
楊錫蘭的班主任老師回憶説:“楊錫蘭不但球打得好,是我們學校小有名氣的排球隊員,功課上也是上游,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1976年,15歲的楊錫蘭光榮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入了“八一青年女排隊”,隨後,憑着刻苦和努力又加入了“國家青年隊”。
1982年,楊錫蘭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國家隊”,正式開啓了她的排球職業生涯。
努力訓練成為主力 頗受爭議破繭成蝶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中國女排騰飛的時期。自1981年起,中國女排開啓了女排史上的“五連冠”。
這一時期,楊錫蘭也跟着隊員們一同飛速成長,排球技術由青澀逐漸走向成熟,成為了隊裏繼孫晉芳後的優秀二傳手。
1983年,是楊錫蘭排球生涯裏最艱難的一年。孫晉芳因傷退役後,教練袁偉民不顧反對,大膽起用楊錫蘭當主力二傳手。
這一舉動引起了外界的諸多不滿,大家對楊錫蘭這個新人有着許多的不信任,認為楊錫蘭不如孫晉芳,沒有資格擔任球隊主力。
這些聲音自然也傳到了好強的楊錫蘭耳中,楊錫蘭心裏難受,只能更加刻苦地訓練證明自己。
然而1984年8月,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排球比賽開賽後,中國女排隊被潑冷水,敗績在先,輸了一場。
那是在預賽中,中國隊對美國隊的一場比賽,按理以中國女排姑娘們當時的水平,怎樣都不會輸得太慘。
但是,由於求勝心切,女排姑娘們在比賽中率先亂了陣腳,發揮失常,輸了比賽。
一時間,外界對楊錫蘭的質疑聲更大,頻頻要求換人。
袁偉民教練不為所動,堅持讓楊錫蘭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繼續上場。
楊錫蘭難過極了,但是她明白,這不是哭泣的時候,她不能讓教練和全國人民失望。
楊錫蘭的“艮”勁兒又上來了。
她想起了自己讀中學時的那次輸球:那一年,楊錫蘭所在的初中組女排隊被安排跟學校的高中組女排隊打比賽。
幾經拼搏下來,楊錫蘭所在的初中組輸了。
按常理講,初中的孩子在身高和體能上都不如高中的孩子,輸了很正常。
但是楊錫蘭不這麼看,輸球后,她整整哭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楊錫蘭把眼淚一擦,召集全隊又開始了訓練。
訓練前,楊錫蘭對隊友們説:“我們無論與誰比賽,都要努力去贏,去奪取勝利,如果輸了,就説明我們的技術還不過硬,就更要加倍進行苦練。”
努力去贏,想辦法去贏,面對現實,不然只會輸得更慘,這是楊錫蘭從初中就學會的道理。
楊錫蘭又有幹勁了,她屏蔽了一切外界聲音,在8月8日的中美決戰賽上,楊錫蘭跟隊友配合,吸取預賽時急切想贏的教訓,耐心壓制住美國隊的瘋狂進攻,一點一點將對手引入我方的對戰策略中。
在大家穩紮穩打的配合下,我方女排分數暫居領先。
美國女排依靠主場優勢,在美國觀眾的助威吶喊下,逐漸將分數追了上來,比分被扳平成14:14 。
教練袁偉民毫不慌張,臨時變陣,楊錫蘭配合隊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國女排,終於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以3:0的優異成績戰勝對手取得冠軍!
“三連冠!”令人振奮的“三連冠!”
女排姑娘們哭了,楊錫蘭也哭了。
前女排教練陳忠和在其自傳《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對人生全集》中説:
“這場球勝利後,楊錫蘭哭得最厲害,她真的發揮得很好,起到了靈魂作用。我知道她主要是因為受委屈而哭。因為在1983年中國隊在日本輸球時,她是受到不公平議論最多的人之一。”
是的,勝敗乃兵家常事。
陳忠和在書中寫道:
“‘楊子’楊錫蘭,她頂替孫晉芳的時候,多難呀!可是她硬撐了過來,是一個實在人,一個盡心盡職的人。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世界冠軍也難免會失手。運動員最怕的,就是外界純粹以勝敗論英雄。
楊錫蘭手上功夫亞於孫晉芳,但是她的身高比孫晉芳高了三釐米,在攔網上佔了先機。而且,把比賽節奏改變了,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1985年郎平退役,1986年楊錫蘭接替郎平當中國女排隊隊長,與中國女排一起完成了女排傳奇史上的“五連冠”、自己排球生涯中的“四連冠”,成為1986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最佳二傳手”。
遺憾退役隱居瑞士 佈置別墅心情愉悦排球照亮了楊錫蘭的夢,是她青年時代的光,1986年後,老隊員們相繼因傷病退役,25歲的楊錫蘭雖然也是傷病累累,但仍舊年輕的她希望自己能帶着隊友們衝“六連冠”。
然而“漢城奧運會”,中國女排姑娘們失利了,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結果。
失利當天,女排姑娘們猶如經歷了一場巨大的地震。
在張蓉芳、楊錫蘭的公開信中,楊錫蘭是這樣説的:
“漢城奧運會失利的當時,我們只覺得彷彿發生了巨大地震,頭腦頓時麻木了。
那天,回到奧運村的當晚,夜深人靜時,我們才一個個呆呆地坐在那淌眼淚,我和張蓉芳和幾個老隊員一起整整坐了一夜,我們痛苦,我們傷心,我們感到對不起離隊的老隊員、老教練,對不起人民,對不起祖國對我們的厚愛,對不起海內外千千萬萬的球迷。
直到第二天,我們吃下安眠藥,才勉強自己睡一下,因為下面還要打日本隊,説什麼也要把銅牌拿回去。”
女排失利,國人是痛的,但女排姑娘們更痛,沒有人能痛過一直為排球辛苦付出的她們。作為同胞,我們給予她們的,應該是理解而不是苛刻。
但是,楊錫蘭依舊在當時遭受了最嚴厲、苛刻的謾罵和批評。
“漢城奧運會”結束後,楊錫蘭帶着一身傷痛沉默退役。很多國家向楊錫蘭拋出了橄欖枝,想要高薪聘請她,但是楊錫蘭都一一拒絕了。
原本楊錫蘭準備去美國讀書深造,但是未婚夫張建國的簽證出了問題,無法陪楊錫蘭同去。
張建國曾經也是體育運動員,在陝西男籃當主力後衞,為了支持楊錫蘭的排球事業已經等了楊錫蘭四年,打算楊錫蘭一退役,二人就結婚。
採訪中楊錫蘭回憶道:“我們兩人商量好,婚後無論在哪裏,兩個人都要在一起。”
但是張建國的簽證出了問題,楊錫蘭知道,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去美國深造,就意味着兩人的分離。這是楊錫蘭不能接受的事,她果斷地放棄了去美國讀書。
二人商議後,於1989年共同前往瑞士生活。
1989年底,楊錫蘭與張建國結婚,楊錫蘭也逐漸淡出人們視線。
2011年,楊錫蘭的消息重新出現在媒體上。
初到瑞士的楊錫蘭被日內瓦的一家名為Gett的排球隊高薪聘請去當教練,瑞士排聯主席,日內瓦市長也為了表示對楊錫蘭的重視,特批給了楊錫蘭和張建國永久居住權。
而楊錫蘭和張建國的家,就在瑞法邊境的一個名為Cessy-Gex的美麗小鎮中。
那是一棟外觀典雅,室內卻古色古香的別墅,別墅約有1200平左右,四周樹木葱鬱,山水環繞。
別墅的大門外,清晰地印着“張苑”二字,內部乾淨清幽,室內更是被楊錫蘭佈置得極具中國特色。
餐廳的正牆上擺着“春夏秋冬圖”,對面則擺着蘇繡的中國四瓶圖和金碧輝煌的九龍壁,客廳中擺着大幅的牡丹油畫,桌子上則是一整套的正宗中國功夫茶茶具。
楊錫蘭説,家中的很多擺設、用品都是自己設計後再定做的。
重視家庭教育子女 生活幸福遠離排球瑞士記者採訪楊錫蘭時,楊錫蘭正一臉幸福地在家中紫藤樹盤繞的涼棚下照料她的花花草草,從採訪中,我們看到了生活在瑞士的楊錫蘭。
初到瑞士時,楊錫蘭就在俱樂部當教練。
然而 Gett排球隊的教練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整個 排球隊加起來總共才7、8個隊員,還都不是專業球員,每個球員都有着排球以外的主業。
面對那些什麼都不懂的隊員,楊錫蘭擔任教練的日子裏,不得不又當教練又當球隊主力。
在楊錫蘭的帶領下,這支球隊在瑞士國內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並代表瑞士參加歐洲舉辦的一些比賽。
丈夫張建國也在日內瓦的一傢俬立學校擔任體育教練,夫妻二人雙宿雙棲,共同迎接着孩子的到來。
1993年,楊錫蘭和張建國的女兒出生,以家庭為重的楊錫蘭逐漸將注意力從工作上轉移到家庭中。
1995年兒子出生,楊錫蘭辭去了教練工作,專心在家照顧一雙兒女。
孩子大些後,楊錫蘭在聯合國找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安保”工作,這份工作,楊錫蘭主要負責監督系統監控和接聽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電話。
採訪中,楊錫蘭説:“接電話時日常用語最少要用到法文和英文,當然我的法文和法國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
工作結束,楊錫蘭便將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家庭中。家中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孩子也培養的十分出色。
説起兒女,楊錫蘭總是一臉自豪,兩個孩子雖然出生在英國,但是都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
不僅如此,兩個孩子的語言天賦都極其出色,大女兒能講5國語言,兒子能講4國語言。
大女兒品學兼優,已經考上了英國的大學,兒子比較喜歡宅在家裏玩電腦,對此,楊錫蘭表示並沒有什麼不妥。
瑞士記者問楊錫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不是用了什麼中國的傳統方法才把孩子教育得如此出色,楊錫蘭回答:“沒有用什麼方法,就是言傳身教,孩子們自然就會受到感染。”
當被問到孩子們是否會打排球時,楊錫蘭表示會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意願,並不會強迫孩子們。
當然,楊錫蘭也不會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閒暇之餘,她最喜歡的就是照顧她的花卉和菜園裏的蔬菜。
黃瓜、豆角、韭菜、西紅柿,楊錫蘭會根據時令在裏邊種相應的蔬菜。
楊錫蘭説:“我的鄰居常常會跟我開玩笑,説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我在菜園中忙碌的屁股。”
這是因為楊錫蘭當排球運動員時落下了一身傷病,導致她種菜種花的時候只能彎腰,不能下蹲。
楊錫蘭説:“我歷來不知道沒有疼痛的日子是什麼樣。”不過對此楊錫蘭卻是笑着看待的。
記者還問楊錫蘭,什麼是幸福?
楊錫蘭思考半天后説:“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幸福!”
確實,在瑞士,楊錫蘭的生活節奏很慢,也交到很多朋友。
由於她的人格魅力,朋友們都喜歡到楊錫蘭的家中做客。
楊錫蘭説:“我幹事從不講回報,我能接濟別人的時候,一定盡力,就算幫不了,我也願意作為聽眾來傾聽對方。”
採訪的最後,楊錫蘭被問到對當今排球的看法。
楊錫蘭坦言:“人永遠也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裏來的,對於我來説,我永遠都知道是排球造就了我。但是我現在都不愛看排球,整體國際火仄都很差,現在的體育界在向經濟靠攏,應當答應運動員有經濟頭腦。”
記者問楊錫蘭和丈夫未來有什麼打算,楊錫蘭表示:跟着孩子走,孩子在哪裏,她和丈夫就在哪裏。
如今,楊錫蘭的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楊錫蘭自己也已經到了耳順之年,每日也仍舊在瑞士的別墅裏照顧着她的花花草草。
雖然人會老,樹會枯,但是楊錫蘭在老女排中的輝煌與付出卻會被歷史銘記。
參考文獻:1、央視網:《老女排二傳楊錫蘭瑞士生活 異國他鄉別無所求》
2、《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對人生全集》
3、贊爭.從不服輸的“小黑子”——楊錫蘭的中學時代[J].當代體育,1993(05):35.
4、張蓉芳,楊錫蘭.張蓉芳、楊錫蘭的公開信[J].當代體育,1989(07):14-16.
5、程更新.楊錫蘭和她的父母[J].父母必讀,1987(10):35.
6、廖祖平.展現九十年代世界女排的風采——第十一屆世界女排錦標賽觀感[J].遼寧體育,199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