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練:王嘉男的成績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體育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馬向菲、王子江、吳俊寬)俄勒岡田徑世錦賽上,王嘉男一飛沖天摘下中國男子跳遠第一金,也由此成為亞洲首位世錦賽跳遠冠軍。驚喜過後,不少人不禁暢想: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於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7月17日,王嘉男在2022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遠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王嘉男原本練習十項全能,在2012年全國田徑錦標賽上跳出8米04的好成績後確定了努力的方向:跳遠。這些年在蘭迪教練團隊的培養下,他的成績穩步提高,2018年創造個人最好成績8米47。按照教練團隊成員、南京體育學院教師王國傑博士的看法,憑藉8米36拿下世界冠軍後,王嘉男後續發展還有潛力。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王清研究員做過優秀運動員助跑速度與成績模型,可以通過起跳前11至6米和6至1米的速度預測對應的成績。王嘉男的速度所對應的成績在8.50至8.60米,這是一個比較高的區間。”王國傑説。

  科研人員出身的王國傑的底氣來自對王嘉男的全面瞭解。從2015年加入蘭迪團隊到現在成為中方教練團隊核心成員,他收集了王嘉男多年的專項技術和體能訓練數據,並進行整理和科學分析。這次王嘉男奪冠對於很多人來説是意外之喜,而在跳遠教練和科研團隊看來,這既是令人欣喜的巨大勝利,卻也在情理之中。

 7月16日,王嘉男在奪冠後擁抱王國傑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2018年之後他的成績一直穩定在8米20至8米30左右的水平。這次8米36的成績,其實我們四、五月份在南京訓練的時候已經有了這個想法(預期)。因為平時訓練中把他的技術數據和以往比賽的技術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的時候發現,他其實具備8米35左右的水平了。當時我們與蘭迪教練進行分析和研判,根據今年世界範圍內跳遠整體趨勢來看,嘉男如果在比賽中穩定發揮出訓練水平的話,是可以拿前三名的。”

  備賽世錦賽期間,王嘉男的身體狀態始終保持良好,也為後來奪冠打下基礎。王國傑介紹説,去年東京奧運會前,王嘉男在跳躍訓練時拉傷起跳腿膕繩肌,影響了比賽發揮。團隊吸取了教訓,在醫療保障和訓練計劃的制訂上做了針對性設計。

  “之前訓練中,王嘉男的速度訓練比重多,速度提升非常快,但跑跳銜接技術並不是很理想,在一次半程跳躍中拉傷了膕繩肌。”王國傑説。

 7月16日,王嘉男在比賽中試跳。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於是在今年備賽時,教練團隊首先縮減了強度比較高的速度訓練內容,間隔1至2周進行一次高強度速度訓練,採用“突出高強度,穩定平均強度”的練法。另外,王嘉男的訓練裏增加了很多跳躍技術分解練習,先在慢速下優化跑跳銜接技術,之後通過全程助跑和助力跳的方式,逐步優化和穩定高速下的跑跳銜接技術。還通過專項技術診斷,密切監控王嘉男的技術變化情況,提出後續課次的技術要求。

  “建立在系統、穩定、有規劃的訓練基礎上,王嘉男今年比較健康,整個備賽過程當中沒有出現大的傷病。”

  2015年加入蘭迪團隊時,王國傑並沒有獲得運動員太多的信任。現在他和王嘉男是親密的朋友,多年來科學訓練的成果以及對運動員的真心付出讓他得到認可。

 苑廷剛製作的運動員成功模型構建要素圖。

  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研究員苑廷剛是王國傑的老師,他贊成自己學生對王嘉男發展前景的預測。他認為每名運動員的成功都是由多種因素構成,天賦、努力、保障都是成功的要素,其中科技助力越來越受到國內教練和運動員的重視。

  他也希望這次奪冠能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科技在體育訓練中的作用。他説,科學訓練已經在實踐層面受到大家認可,每年都有教練員培訓班,業內人士相互交流、開闊眼界。

  “現在全國的教練員自發形成一個很團結的圈子,大家一起討論業務。一旦誰遇到苗子,比如在西藏或新疆遇到一個好苗子,就會讓其他地方或國家隊的教練員幫着看一看。交流非常坦誠,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形成了良好的氛圍。”苑廷剛説。

  編輯:丁文嫺 黃緒國 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