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好苗子長成參天大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閲讀

近年來,浙江發揮優勢,因地制宜,以游泳、射擊、羽毛球等項目為重點,構建起以體校為龍頭,以體教融合、社會力量辦體育為補充的人才培養體系,引進了多個國家級訓練基地,並積極向國家隊輸送優秀運動員、教練員。

經過短暫休整,汪順、石智勇、管晨辰等奧運冠軍目前已經開始了新一輪訓練,為接下來的冬訓和賽事做準備。東京奧運會上,包括楊倩、汪順等在內的33名來自浙江省的運動員出戰,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7金2銀1銅。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浙江代表隊成績搶眼。浙江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是如何構建的,在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方面有哪些妙招?帶着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探訪。

抓好傳統強項,建設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優秀運動員做好傳幫帶

“忘記取得的成績,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爭取在亞運會和世錦賽上比出理想成績。”回到母校——寧波市水上(游泳)運動學校,汪順和小隊員分享自己的感悟。游泳是浙江省的傳統強項,近年湧現出汪順、葉詩文等多名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浙江隊將游泳項目近半數金牌收入囊中,汪順更是在6個參賽項目上均摘得金牌。

一茬茬年輕隊員的快速成長尤為可喜。第十四屆全運會,浙江游泳隊75名隊員平均年齡為18.6歲,最小的才13歲。首次參賽的16歲小將餘依婷表現優異,在混合泳項目上展示出強勁實力。“這些優秀運動員為浙江隊游泳項目發展增添了底氣,也為中國游泳項目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游泳系主任王偉説。

在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距離游泳系不遠的羽毛球館內,浙江羽毛球女隊主教練王琳正在指導小隊員訓練。這位培養出奧運冠軍陳雨菲的教練,將浙江羽毛球隊連創佳績的奧秘總結為兩個字——傳承。“夏煊澤、桑洋等從浙江走出去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退役後大多選擇回來執教,他們用自己的堅守和努力培養了一批新秀。”

“近年來,我們發揮優勢,因地制宜,以游泳、射擊、羽毛球等項目為重點,搭建起以體校為龍頭,以體教融合、社會力量辦體育為補充的人才培養體系。”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説,游泳項目在全省有48個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在訓運動員4944人。射擊項目在全省有43個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在訓人數為1568人。

如何讓好苗子長成參天大樹?“請進來、走出去”起到了關鍵作用。浙江省引進了多個國家級訓練基地,並積極向國家隊輸送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同時,還以多種形式與國外高水平隊伍進行合作與交流,切實提高科學訓練水平。

堅持科學化訓練,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讓運動員保持最佳狀態

談及射擊隊在奧運會和全運會上交出的漂亮成績單,浙江省射擊射箭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朱啓南表示,科學化訓練是關鍵。“這個備戰週期,我們按照‘1 X’原則,組建以主教練為主導,隊醫、體能、科研、康復、心理等相關人員輔助的複合型團隊。與科研部門合作,開發射擊訓練系統,推進射擊訓練場館智能化改造,對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有很大幫助。”

位於千島湖的浙江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在省級運動隊中率先覆蓋5G信號。中心主任孟關良介紹,現代科技是賽艇、皮划艇運動員訓練備戰的好幫手。“一槳劃出去多少距離、是否是直線,這些數據都會在第一時間反饋,訓練效率、效果大大提高。”

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比賽中,石智勇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第十四屆全運會上,他實現了“自己的紀錄自己破”的豪言,石智勇的隊醫沈異卻明白背後的艱辛和付出。東京奧運會開幕前一個多月,石智勇腰傷、指關節傷病復發,嚴重時連走路都十分困難。沈異説:“我們主要以‘物理治療 運動康復’的方式,治療石智勇的肌骨損傷和髖關節問題,採用針灸療法解決腰傷困擾,讓他儘快恢復並保持最佳狀態。”

石智勇的經歷是浙江省運動員保障機制的一個縮影。去年8月,浙江省體育局和衞健委共同組建2020—2022年週期東京奧運會、第十四屆全運會和杭州亞運會競技體育醫療保障專家組,運用先進的運動訓練理念和傷病治療手段,為運動員“量身打造”治療方案,讓運動員保持良好狀態。

推動體教融合,努力在“融”字上做文章,在“合”字上下功夫

東京奧運會上,射擊選手楊倩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首金,她也被視為體教融合的成功案例。走進寧波市體育運動學校,楊倩的初中班主任王嬌娜介紹,這裏的孩子們和楊倩一樣,上午上課,下午訓練,堅持“兩條腿走路”。

為了提高運動員文化水平,寧波市規定運動員參賽的前提是文化測試成績必須達標。為此,部分市隊直接辦到了學校。比如培養了李玲(女子撐杆跳高)、鍾齊鑫(攀巖)等運動員的寧波市第二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與鄞江中學展開深入合作。運動員的文化課由鄞江中學的老師負責,體校的教練也會參與中學的體育課程,每年為400多名高一新生開設跆拳道、拳擊、摔跤等體育特色班。

寧波市體育局一級調研員吳承軍説,近年來,寧波積極推動體教融合,打通堵點、突破難點,努力在“融”字上做文章,在“合”字上下功夫,提高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質量,增強青少年體質和綜合素質。

如何解決運動員出路問題,是體教融合面臨的一大課題。“近5年,我們共有105名學生被全國重點高校錄取,同時還和很多體育類院校合作,解決學生升學問題。接下來我們將和一些高職院校共同開設運動康復、社會體育指導等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解決其他學生的升學、就業問題。”吳承軍説,孩子們能上一所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家長就會更放心,這也有利於各運動隊形成良性循環。

競技體育要做大做強,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針對個別項目開展偏少、規模偏小等問題,浙江省積極調動各方資源,鼓勵足球、攀巖、馬術等8個項目推行省隊聯辦、省隊社會力量辦。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浙江省與地市聯合組隊參加霹靂舞和水球比賽;與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合作開展足球項目,男子20歲以下年齡組代表隊為浙江摘得了首枚全運會足球金牌。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2日 16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3 字。

轉載請註明: 讓好苗子長成參天大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