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生活越痛苦的時候,越追求殘忍的娛樂。其中,發源自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的“跳舞馬拉松”就是……
上圖:1930年,在美國芝加哥市舉辦的一場跳舞馬拉松活動上,舞者拉瓦尼克費力地支撐她精疲力盡的舞伴裏托夫。
連跳3780個小時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萊恩斯伯勒市,糖果店老闆德維利耶(Callum DeVillier)的墓誌銘上寫着“跳舞馬拉松世界冠軍,連跳3780個小時”,喚起了人們對“跳舞馬拉松”(Dance Marathons)的記憶,也讓人好奇為什麼德維利耶要花這麼多時間跳舞。
破記錄、拿獎金、活下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德維利耶除了想破紀錄,更想要抱回鉅額獎金,就像每場跳舞馬拉松承諾參賽者的那樣,有的參賽者更是藉此維生,因為在參賽期間有得吃、有得住,不失為一種生存策略,尤其在經濟大蕭條時代(1929-1933)。
那時的美國大批的公司的倒閉,員工失業,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迫於無奈,以乞討為生,有的甚至成為了小偷和劫匪。在當時的美國,要填飽肚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在這種背景下,有些人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更多的人則是需要一些娛樂活動來逃避殘酷的現實,也就是在這時,“跳舞馬拉松”比賽登上了枱面。
在下面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許多在跳舞馬拉松舞池中倒下的選手。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前仆後繼地參加跳舞馬拉松。
回到跳舞馬拉松開始風行的1920年代,紐約大學戲劇學者、著有《真實的劇院和舞蹈馬拉松:表演1920和1930年代的美國文化》的馬丁(Carol Martin)表示,這種荒誕的運動越來越流行,人們開始瘋狂追逐破記錄,像是跳舞馬拉松這種考驗身心耐力的比賽廣受歡迎,而且也很有看頭,人們普遍把這種比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
1923年,紐約舞蹈老師卡明斯讓全國看到跳舞馬拉松的魅力,也讓商人看到有利可圖的商機。當時,卡明斯和男伴在曼哈頓
在接下來的三週內,卡明斯的記錄至少被超越了九次,從休斯頓、克里夫蘭再到巴爾的摩都有人挑戰卡明斯的記錄,正式拉開跳舞馬拉松的時代序幕。
上圖:1928年,位於美國加州的卡爾弗城舉辦了一場露天的跳舞馬拉松。
商機無限獎金好誘人看到這麼多人關注卡明斯,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將跳舞馬拉松制度化,他們祭出高額獎金吸引參賽者,在比賽期間還包吃包住,讓當時受到經濟大蕭條影響、生活無以為繼的人們前仆後繼地參加。畢竟,如果幸運成為舞池中最後一對站着的舞者,抱回的獎金相當於一名農夫一年的薪水。
到了30年代初,舞蹈馬拉松在美國已經變得十分普遍,並且成為許多人解決生活問題的首要選擇。
後來參加比賽獲得的獎勵甚至高達有500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算是一筆不菲的財富了,舉辦方還在場地裏佈置了休息用的牀和樂隊,因此也為醫護人員、服務員和音樂人提供了職位。
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觀眾從中找到優越感對於觀眾來説,他們進入舞廳欣賞跳舞馬拉松的門票並不貴,且選手們華麗的舞姿搭配美妙的音樂可以説是暫時逃脱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專門研究跳舞馬拉松的紐約大學學者馬丁提到,就算選手們的舞姿不迷人(畢竟許多參賽者都是業餘舞者),能夠待在現場看選手挑戰身心極限也能給觀眾一種優越感,心想自己至少不需要參加這樣的比賽來賺錢。馬丁説:“對某些觀眾而言,看到比自己狀況更糟的人能讓他們對自己的處境感覺好過一點。”
上圖:1949年11月1日,一名護士正在給參加跳舞馬拉松的女舞者餵食。
參加跳舞馬拉松雖然累人,但至少選手們不用煩惱飢餓和無家可歸,對那些飢寒交迫的人來説這比累人更可怕。選手們只要遵守一項鐵律——身體有在動,膝蓋不要碰到地板就可以。
在比賽期間,主辦單位會替場上的選手安排放風時間,讓舞伴們輪流吃飯、補眠,只要確保有一人在場上跳舞就好。遇到睡神來襲,可以看到選手抱着正在打瞌睡的舞伴,想辦法一邊維持小幅擺動,一邊不要讓舞伴的膝蓋碰到地板。這樣的比賽規則,可以讓比賽持續好幾個小時、好幾天、好幾周,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跳到最後體力耗盡、精神錯亂與此同時,觀眾可以親眼目睹選手們體力喪失、精神崩潰,拖着快要見底的舞鞋死撐着在舞池內不離開。《紐約世界》報紙是這麼形容跳舞馬拉松的:“誰知道跳舞馬拉松最終會對這些舞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他們很有可能精神衰弱、精力耗盡、雙腳嚴重受傷,精神錯亂也不無可能。”
不管是在牀上休息,還是受傷後接受治療,選手的一切活動都在觀眾的注視之下,只有上廁所的時候才能稍稍離開一下觀眾的視野,就彷彿動物園裏的動物一樣。
只要花一點入場費,觀眾不止可以觀看比賽,還有“不知疲倦”的舞蹈演員為他們表演。同時,參賽選手的個人信息,以及他們為什麼需要這筆獎金也需要告知觀眾。
這樣做並不是為了瞭解他們的故事,而是方便觀眾下注,人們會把錢壓在這些更加悽慘的舞者身上,別人的悽慘境遇,成為這些人的樂趣來源……
這種越來越不人道的比賽項目,最終接連釀成了悲劇。
年僅27歲的舞者莫爾豪斯(Homer Morehouse)在波士頓連跳了87個小時,最後精疲力盡在舞池當場死亡。此外,有的選手因為連跳好幾天後仍無法抱回大獎企圖自殺,西雅圖就有一名女子連跳19天后只獲得第5名,因而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下圖:1931年1月19日,米喬洛夫斯基(Frank Micholowsky)和他的妹妹兼舞伴瑪莉(Marie Micholowsky)已經在芝加哥的一座舞池內跳了好幾個星期,米喬洛夫斯基使勁撐着瑪莉,好讓她的膝蓋不要碰到地板。
有鑑於此,越來越多城市開始禁止人們舉辦跳舞馬拉松這樣危險的活動,自稱是跳舞馬拉松世界冠軍的德維利耶,恰巧趕在跳舞馬拉松式微前抱回大獎。
1932年,當時沒工作的德維利耶找上房東的女兒庫欽斯基(Vonnie Kuchinski),兩人前往波士頓郊區薩默維爾(Somerville)參賽,他們在當地一間劇院改裝的舞池從12月一直跳到隔年6月,且在比賽結束前兩週,他們的休息時間從每個小時15分鐘被縮減成每個小時3分鐘。
當時,來自美國各地的民眾蜂擁而至薩默維爾,為的就是親眼看這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會由誰奪冠。在比賽的最後52個小時內,選手們不間斷地跳舞,但舞池中可以看到一對對撐不下去的舞者退場。總算在1933年6月3日,舞池上只剩下德維利耶和庫欽斯基,他們也如願抱回了1000美元的大獎。
德維利耶是少數幸運兒之一,但更多的人卻沒有這種好運。儘管知道參加比賽只是供人享樂,獎金也只能填滿少部分人的口袋,還是有大量的民眾報名參加。
其實他們中許多人並不是想要獎金,只是為了有免費的食物和休息的地方,參加這一場之後,又跑到另一個城市參加下一場,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錢……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這場比賽過後,德維利耶再也沒參加過任何跳舞馬拉松,跳舞馬拉松也因為過於危險而荒誕,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有娛樂消遣成往戰爭準備,這項將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娛樂項目”也逐漸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專門研究跳舞馬拉松的紐約大學學者馬丁説:“隨着另一場世界大賽近在眼前……工業開始復興,人們也回到工作崗位上工作,誰還有時間呆坐好幾個小時就為了看人們在舞池轉圈圈?”
任何娛樂項目都應是帶給人們帶來的歡樂,給予人們向上的力量。可是這場美其名曰“跳舞馬拉松”的殘酷比賽,只會帶給人們無盡的折磨與痛苦。
人類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文明早已無比發達,野蠻實在不應該再屬於人類,希望世間再也不會出現如此荒誕的一幕,哪怕是大洋彼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