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同承奧運精神 共沐民族榮耀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 通訊:同承奧運精神 共沐民族榮耀
新華社記者牛琪 王垚 潘毅
車輛駛出伊利沙伯體育館已是傍晚,剛從如潮歡呼中走出的內地運動員們發現,道路兩旁一雙雙手仍在揮舞致意。閃耀其間的,是鮮豔國旗和熱烈眼神。
29名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的內地運動員和3名教練員,與700多萬香港同胞實現了初冬裏的奧運之約。與此前歷次奧運健兒訪港一樣,香港再次迸發出巨大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
這是奧運精神與獅子山精神的同頻共振,更是香港與祖國血濃於水的最新篇章。
從未中斷的奧運之約
香港與內地的奧運之約,20多年從未中斷。
12月3日至5日,作為“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之一,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密集展開表演、匯演、報告會、媒體見面會等多種活動,將奧運期間香港業已形成的“體育熱”再次推向高潮。
“此次代表團訪問香港,向香港同胞展示了奧運健兒的風采,也期待內地和香港在未來有更多的體育交流。”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説。
香港和內地運動員東京奧運會上的“勝利會師”,在獅子山下重現。多場表演中,大家攜手為香港觀眾奉上精彩節目,博得喝彩不斷。
“我們有教練來自內地,將內地的訓練經驗和技術帶來香港;不少香港運動員也會到內地集訓,和國家隊運動員切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介紹説。
正如東京奧運會女子重劍個人賽冠軍孫一文和兩屆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冠軍鍾天使所言,她們經常在國內外比賽中與香港運動員同場競技,彼此交流心得,大家是對手,更是朋友。
國旗和區旗的交相輝映,是幾天來香港最為亮麗的畫面。
數場公開表演、與香港紀律部隊交流、訪問香港社區……內地奧運健兒們在港充分展示競技絕活,盡情彰顯體育所獨有的魅力。
“在奧運健兒身上看到了積極努力、健康快樂的活力,這就是中國青年最好的樣子。”60多歲的香港市民劉先生説。
香港市民慄女士則感嘆,運動員身上有很多精神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學習。
乒乓球奧運冠軍馬龍在香港“吸粉”無數,但最讓他難忘的,仍是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隊教練員和運動員到場邊加油,並在賽後一起合照的情景。
“爭取為香港的‘體育熱’再加一把勁。”他説。
為香港社會注入強大正能量
實際上,此次內地運動員訪港殊為不易。
不僅行程極為密集,在香港期間也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結束訪問後還要在內地隔離14天——對每天都要訓練的運動員來説,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代表團克服疫情影響如約到訪香港,體現了中央對於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的關心。”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
香港同胞懂得感激和珍惜。3場公開表演活動約5300張門票,公開發售1小時內即售出近九成,3小時內售罄。
“疫情下國家隊衝破重重困難來到這裏,真的很不容易,很多謝他們。”有香港市民坦言,舉辦這個活動帶給香港很大信心。
奧運健兒們關於體育和人生的感悟,更為香港同胞送上勇氣。
“體育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輸贏,還有面對挫折時,從頭再來的勇氣。”馬龍説,因為熱愛你就會努力,你就會想着實現夢想。
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的夢想,是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會。“距下一屆奧運會還有三年,可能不是很長,但對一個過了30歲且有傷的人來説,還是有挑戰的,但我願意接受挑戰。”她説。
“鞏立姣的經歷讓我落淚。”一位香港學生説,她永不放棄的精神激勵了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位運動員説自己成功經驗的時候。”香港市民田芳銘説,“我覺得特別熱血,給大家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蘇清棟讚歎道:“他們忍着傷痛,不畏艱難,拼搏不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掌聲背後,還有彼此之間的珍視與感謝。
“香港同胞真的很熱情,這次交流活動中的許多細節都讓我們很感動,祝願香港越來越好!”中國及亞洲第一個奧運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説。
榮耀屬於所有中華兒女
全體起立,合唱國歌——這是奧運健兒幾乎所有出席活動的必備環節。
國歌聲中,映照着香港與祖國的血脈相融、同氣連枝。
“此次內地奧運健兒訪港再次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愛,有助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加強香港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林鄭月娥説。
事實的確如此。3天裏的點點滴滴,無不凸顯香港同胞身為中國人的由衷自豪。從入港到離境,載有奧運健兒的車輛所過之處,放眼皆是行人駐足留影與揮手致意;帶着孩子一起“追星”的香港家長激動之餘,將培養下一代愛國情操列為重中之重的任務;香港理工大學報告會上,首位站上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跑道的中國人蘇炳添“始終胸懷祖國”的表態,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永遠榮譽會長蘇永安,學生時代曾是校隊短跑運動員。蘇炳添令他想起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個站在奧運賽場上的中國人劉長春。
“那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差點拿不出路費。”蘇永安説,如今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運場館飄揚,《義勇軍進行曲》一遍遍奏響,“今日中國之於奧運賽場,不正如劉長春所願嗎?”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也坦陳,在與奧運健兒的交流中,除了感受專業風範和體育精神外,還激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
誠如斯言。中國的“奧運記憶”是一段凝聚民族情感的“復興記憶”,每一次奧運代表團訪港,都會在這段記憶中刻下香港與祖國血濃於水的印記。
印記裏有什麼?
有一種至真至純的精神。
“我們帶來的精神,是以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為核心的中華體育精神。”楊寧説,“我們共享了中華體育的榮耀。”
而這,對站在由亂到治重大轉折歷史起點上的香港,更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義。(參與採寫記者:韋驊)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