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説冬奧:氣象與冬奧會到底有多大關係?
進入冬季,冰雪運動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入“北京週期”後,各項工作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氣象工作也不例外。北京冬奧會都有哪些項目?氣象與冬奧會的舉辦到底有多大關係?氣象服務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北京冬奧會是設項最多的一屆冬奧會
從1924年在法國夏蒙尼舉辦第一屆冬奧會起,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23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從最開始比賽項目只有16項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102項,參賽人數也從最開始的258人發展到平昌冬奧會的2914人。
歷屆冬奧會比賽數據統計。(王美麗統計製圖)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比賽項目將在平昌冬奧會的基礎上再增加7個小項。也就是説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包含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是歷屆冬奧會設項最多的一屆。
氣象指標是冬奧選址的重要依據
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點分佈示意圖。(來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網站)
從過去23屆冬奧會舉辦地可以看到,歷屆冬奧會舉辦地均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帶,主要是冬奧會的選址對地理環境要求較高,不宜在熱帶城市舉辦。
另外國際奧委會在主辦城市的選擇上也有嚴苛的要求。其中核心氣象指標有兩條,一是2月份平均氣温是否低於0℃,二是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於30釐米。如果主辦城市兩項指標中有其中一項可能性低於75%,則沒有申請冬奧會主辦地的權利。如果有一項或有兩項指標的可能性在75%-89%之間,則該城市屬於高風險城市,在申辦的競爭中將處於相對的劣勢。在以往的23屆冬奧會中,絕大多數城市在申辦時這兩項指標在分析後的可能性全部大於90%。
冬奧會比賽也需“看”天
冬奧會所有比賽項目中,冰上項目約佔30%,雪上項目約佔70%。相比於冰上項目,雪上項目由於是在室外,本身受氣象條件影響更大,比如能見度過低,會影響運動員和裁判員的視線,雪温和雪質對運動員雪板打蠟的種類和多少有影響,雪量則決定賽事是否能夠進行。
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比例。(王美麗整理製圖)
當出現大雪、大霧、大風、強回暖等高影響天氣時,往往會臨時中斷比賽、調整賽程甚至取消比賽。比如2018年初的平昌冬奧會時女子單板滑雪資格賽就因天氣原因取消,高山滑雪男子速降賽也因天氣原因改期。那麼氣象條件究竟是如何影響冬奧會比賽的呢?
一般,不同的賽事對氣象條件的要求也各異。目前滑雪比賽的雪一般為人工造雪,要求雪温<0℃;自由式空中技巧關鍵看風,要求比賽時段內1分鐘平均風速<3米/秒;高山滑雪和自由式爭霸賽則要求能見度>2公里;冬季兩項和單板滑雪要求氣温≥-18℃等。
不利氣象條件可能對滑雪賽事的影響。(王美麗整理製圖)
冰上項目設在室內,條件沒有雪上項目苛刻,但對冰面温度、室內空氣温度、濕度等氣象條件要求也十分細緻。
冬奧氣象服務面臨哪些挑戰?
除了冬奧會賽事需要精確的氣象服務外,賽前對天氣的研判也至關重要,這樣才能使運動員、競賽組織者和賽會管理者為賽事準備打出一個提前量,保證在一個好的氣象條件下,比賽能夠順利進行。所以氣象服務是冬奧會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冬奧賽區一般地處山地,地形比較複雜,俗話説“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有的時候可能隔着一條溝,風、降雪、能見度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此外冬奧賽事對於氣象預報精細化服務又要求非常高,而我國在冬季山地精細化氣象預報服務方面經驗不夠豐富,也沒有成熟的短時臨近預報系統進行支持,這些給氣象服務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面對挑戰,氣象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調集各方優勢資源,成立冬奧氣象中心,向國際同行學習,參加相關培訓等,到賽區駐訓不斷積累經驗。
還有三年多的時間冬奧會就要來臨了,相信經過前期緊鑼密鼓的佈置,在北京冬奧會中,氣象服務也能交出滿意的答卷,助力冬奧會的順利舉辦。
來源: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