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怕受傷讓國腳少踢聯賽對嗎?2004年的李鐵就在國足訓練中受過重傷
在中國男足教練組提出提前一週開始集訓的要求後,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籌備組於5月7日專門與國足方面舉行了一次協調會,會議上有人直接向國足發問:“你們要求提前集訓的理由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另有人直言:“作為教練,難道你們不知道,通過聯賽這種正式比賽來調整球員的競技狀態,只會比國家隊只集訓、不比賽的效果更好?”而國家隊方面給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怕國腳受傷”。
因為國足突然要求提前集訓,早就安排妥當的中超第5輪被拆解得支離破碎,兩個國腳大户北京國安隊和廣州隊所涉及的兩場比賽被推遲到8月進行,其餘球隊則將在沒有國腳的情況下出賽。被這番業餘操作所打亂的又何止中超賽程。國足方面漠視規則,違背運動規律,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表面上,提前集訓是為了確保國足以更健康的狀態備戰世預賽,但實質上凸顯了教練組對於自身能力和國足前景的不自信。也難怪有球迷發出如此感慨:這只不過是四十強賽,如果衝進了世界盃,國足會不會要求提前一年開始集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籌備組最初制定2021賽季中超賽程時,曾反覆向國足確認每一期集訓的時間安排,以及需要提前多久開始備戰四十強賽最後四場小組賽,隨後才在這一基礎上制定了中超前五輪從4月20日進行至5月17日的賽程。國足方面突然變卦,無疑讓職業聯盟籌備組陷入了被動境地,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相關人士才在協調會上連續向國足代表發問。
最終,職業聯盟籌備組在與16家中超俱樂部進行商討後,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確定了賽程變更方案,但這並不等同於絕大部分俱樂部認同國足的這種做法。《體壇週報》在報道中如此寫到:“鑑於國家隊教練組態度如此堅決,而且中國足協在今年年初就已經明確表示‘2021年中國足球各項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國家隊出戰世預賽’。作為職業聯賽的組織方和參與方,當然都希望國家隊能夠在世預賽四十強賽中出線,而且,萬一期間出現什麼閃失,誰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所以,既然國家隊要求提前集中,職業聯盟籌備組就索性同意,生怕到時候‘不配合國家隊的集訓要求和工作’這樣的‘鍋’被甩到自己身上。”而在與記者交流時,也有俱樂部人士表達出了類似的態度,那就是選擇同意的背後藏着更多的無奈成分。
為了“降低”國腳們的受傷概率,就讓中超聯賽和各俱樂部蒙受損失,國足的這種做法引來了外界的一片批評。《齊魯晚報》在相關報道中表示,國足集訓需求的不斷擴張,已經威脅到職業聯賽的公正性,“且不論提前六天集訓有多大用處,僅從這一突發舉動而言就足以看出足協對聯賽規則的漠視。違背事先規劃,臨時抽調國腳參與集訓,對於國腳數量較多的球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加上只有廣州隊和北京國安兩場比賽延期,使得已然不公平的賽制更為扭曲。(怕受傷)這一説辭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仔細想想,當‘怕受傷’也能作為一支足球隊不去踢球的理由時,又憑什麼期待它能踢得好?在五大聯賽,怕受傷也從不是國家隊因此破壞聯賽規則,肆意要求提前集結,不讓國腳們上場踢球的理由。”
《羊城晚報》也在報道中對國足的這種做法提出了批評,認為通過不讓國腳踢聯賽來實現“保護”目的實屬因噎廢食,更何況拉長集訓時間的做法根本無法起到正面作用,“國足如臨大敵可以理解,畢竟四十強賽是今年國足最重要的比賽,但這麼長時間的集訓真的有必要嗎?提前一週集訓的真正收益有多少,仍然要打上一個問號。畢竟,保證職業球員競技狀態最好的方式,不是別的,正是高質量且有規律的正式比賽,比如聯賽。”
《東方體育日報》也持相同的批評態度,“足球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從來都是通過有規律的高質量比賽獲得,而不是單純的休息、調整和訓練。中國隊這一年最缺的並不是集訓時間,而是高水平的國際熱身賽。中超聯賽是目前國腳除了亞冠之外,所能參加的最高質量的正式比賽。5月17日打完中超第五輪,5月20日再參加國家隊集訓,5月30日踢四十強賽,(國足)完全有足夠的調整和準備時間。再看四十強賽,國足的對手是關島和馬爾代夫,兩隊隊中大多數球員都不是職業球員。面對這樣的對手,本身已經佔據主場之利的中國隊,沒有必要犧牲聯賽提前集訓。”
為了衝入2022年卡塔爾世預賽亞洲區十二強賽,中國男足已經擁有了五名歸化球員,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內舉行了六次集訓,甚至因為比賽調整為賽會制而擁有了最後四戰的主場之利,但在國足主帥李鐵的眼中,這些優勢依然還不夠。或許也正是因為之前所付出的那麼多,讓國足教練組更加懼怕發生各種意外,從而強硬地決定提前一週集中。但意外之所以為意外,正是因為不可預測性,在訓練中受傷也是足球選手的家常便飯。
李鐵或許忘了,2004年2月他從埃弗頓回國“勤王”,但正是在中國對科威特的賽前訓練中,因與楊璞相撞而導致脛骨骨折,這次重傷令他整整休養了九個月之久。比賽會受傷,訓練也會受傷,“怕國腳受傷”就推遲聯賽,那麼是不是也不需要賽前訓練了呢?無論四十強賽結果如何,這段插曲一定不會成為中國隊的讚歌。
作者:陳海翔
編輯:穀苗
責任編輯:沈雷
來源:圖片/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