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

兩年多前,電影《攀登者》讓中國認識了夏伯渝——世界登山史上第一位在尼泊爾一側成功登頂珠峯的雙腿截肢登山者,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獲獎者,抗癌鬥士……

72歲的夏伯渝贏得了太多頭銜,每一個頭銜背後都是一段段驚心動魄又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

“登頂珠峯的信念一直支撐着我。只要我還活着,一定要為我的夢想去奮鬥一天,拼搏一天。”夏伯渝已經不止一次説過這樣勵志的話語,他甚至已經成了許多人的精神力量。

12月3日,一部關於夏伯渝的紀錄片《無盡攀登》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將一位在光環之下更加有血有肉的老人帶進了公眾視野。

夏伯渝也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採訪,分享了他在登頂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對家人的感激和愧疚。

“這40多年我其實是比較自私的,為了自己的理想,不顧他們的感受。其實登頂並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展示老伴兒送的葫蘆。

壯舉背後,那不為人知的“血泡”

過去千百年來,人類對於自然極限的挑戰和征服,從未停止過。而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峯就是其中最難以被征服的一個,有太多鮮活的生命,永遠冰封在了路上。

“這些年,科技的發展和各種登山設施的完善,確實讓登頂珠峯的幾率提高了,也好像比較安全了。但是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那是做不到的。”

夏伯渝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在登山過程中,你隨時都會聽到嗡嗡像打雷一樣的巨響,那都是冰崩雪崩的前兆,如果內心不夠強大,可能一聽到就腿軟了。”

登頂珠峯到底有多困難,夏伯渝在過去43年的五次挑戰,已經足以説明一切——第一次挑戰珠峯,當時還被稱為“火神爺”的夏伯渝就因為將自己的睡袋讓給隊友,雙腿被珠峯的極寒奪走。

此後從2014年到2016年的三次衝頂,即便一度距離峯頂只有94米,暴風雪和雪崩仍然一次次阻止了這位老人。

2018年,已經70歲的夏伯渝第五次挑戰珠峯,最終成功登頂,成就了雙腿截肢登山者的一次壯舉。但直到今天,紀錄片《無盡攀登》上映後,那次壯舉背後“與死神較量”的故事才被呈現在公眾面前——那是夏伯渝腿上一個可能會致命的血泡。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是第一個依靠雙腿義肢登上珠峯的人。

“我的血泡和其他登山者的情況不一樣,因為我得過血栓,吃了溶血的藥,所以醫生和我説,身上千萬不能有傷口,一旦流血就會血流不止。”

夏伯渝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當時心裏很清楚,在起碼8到10個小時的登頂過程中,腿和義肢肯定會摩擦,不起血泡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紀錄片中,就有這樣一段真實的對話,當陪着夏伯渝的夏爾巴嚮導和身處珠峯大本營的團隊負責人柯慶峯提到這個血泡時,柯慶峯沉默了許久,然後回覆了一句,“有任何情況隨時通知我。”

這麼多年,柯慶峯一直支持着夏伯渝攀登珠峯,他知道血泡對於夏伯渝意味着什麼,但喜歡用“固執”來形容好友的柯慶峯同樣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夏伯渝是不會放棄的。

“也是這次看了紀錄片我才注意到,我當時走路每一步都看着腳底,想要踩穩每一步。”夏伯渝説,當時這樣的行動方式就是為了不讓血泡變大甚至是破裂,“我只有通過眼睛來看,才能踩穩,然後減少晃動的幅度,才能減少腿和義肢的摩擦力,所以我眼睛只能盯着腳底。”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挑戰户外攀巖運動。

“只要活着,就要奮鬥和拼搏”

好在,足夠的保護和平穩的攀登讓腿上的血泡直到登頂的那一刻都沒有破開。而夏伯渝這段和血泡的小故事就是他過去43年登山人生的一個縮影——他不僅僅要和珠峯變化莫測的極限環境抗爭,還要和自己的身體抗爭。

1996年,裝上義肢後對登山重燃信心的夏伯渝由於堅持大運動量訓練導致腿部殘斷創面無法癒合,確診罹患淋巴癌。

那段時間,夏伯渝不得不躺進醫院接受多次手術和放療。而在67歲時,夏伯渝又診斷出了血栓,按照醫生的建議,夏伯渝已經不可以再次進行挑戰珠峯這樣的極限攀登。

“癌症和血栓,其實比登山還要更加困難。如果癌症復發或者我的血泡在攀登過程中破了,我的生命就隨時會受到威脅,我就肯定登不了山了。”

當説起登山之外的這些磨難,夏伯渝説,他當時自己都不確定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但是登頂珠峯的信念卻一直在支撐着他。

“做放化療的時候,身體的所有的指標都很低下,不想吃飯、噁心、掉頭髮,凡是癌症的一切反應我都有。但是我不能就這麼幹等,如果我等到癌症控制好了,不復發了,我再去鍛鍊,説不定就完了。”

就在等待着身體指標恢復的治療過程中,夏伯渝已經逐步恢復訓練,“我想着只要我還活着,一定要為我的夢想去奮鬥一天,拼搏一天。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去完成我的目標。”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挑戰攀冰。

如今回想這段經歷,夏伯渝也頗為感慨——從1996年確診淋巴癌至今,癌症再也沒有復發過,“我早上5點就起牀開始進行力量訓練,因為我覺得一個人沒有力量是不行的。”

在夏伯渝看來,力量是他登山的關鍵,強大的肌肉不僅可以幫助他控制關節,還可以彌補腿部的不足。於是,夏伯渝給自己定的訓練計劃接近極限:

負重10公斤的沙袋練深蹲150個一組,練10組;引體向上10個一組,練10組;俯卧撐60個一組,練8組;仰卧起坐60個一組,練8組;這些完成後還有背飛、二頭肌和三頭肌練習等。

力量訓練後,他還要騎車去登香山,每天往返就要騎行將近50公里。

也正是因為自己的堅持和執着,夏伯渝的身體素質並沒有受到疾病和年齡的影響而快速衰退,他甚至在2011年意大利攀巖世錦賽殘疾組比賽中,贏下了速度和難度的雙項世界冠軍。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夏伯渝拿下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

為了家人,平安回家才是終點

“登完珠峯後,這些訓練量減下來了。但我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運動量,因為我已經70多歲了,體能正在下降,心肺功能也在下降,想要減緩衰老的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運動。”

登頂珠峯之後,夏伯並沒有打算停下挑戰大自然的腳步,他曾給自己定下了“攀登七大洲最高峯+徒步南北極”的計劃,並在2019年就攀登完了歐洲最高峯厄爾布魯士峯以及南美的阿空加瓜山。

然而,由於疫情,夏伯渝的這份計劃如今無法完成。他只能將目光鎖定在國內的高山之上,“我和團隊定下了一個‘百城千山’的計劃,現在已經完成了七八座了。我們也是希望用這樣的行動,讓更多人能夠走出家門,走進户外,鍛鍊身體,對抗疫情。”

不過,相比於幾年前挑戰珠峯的自己,夏伯渝如今會將相對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

其實,就在《無盡攀登》的這部紀錄片裏,有這樣兩段極為真實的片段——就在即將向珠峯發起正式衝頂的前夜,他對着攝影機談到自己對家人的感激和歉疚,一度失聲痛哭;而就在他登上封頂後,他在和自己愛人通話時,再度哽咽。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兒子夏登平分享感受。

鏡頭前的這些淚水和夏伯渝“鐵漢”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卻展現出了一個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加真實的老人。

“之前我一意孤行,除了登山什麼都不想。家裏因為有愛人在操持,我也沒有過多去想我應該擔負起哪部分的責任,只要登好山就行。”

談到自己的淚水,夏伯渝説,他在圓夢之後對於夢想和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了山頂上以後,我發現每次我登山對他們來説,不管從心理和身體方面都造成很大的壓力,但過去就是沒有去想這一點,我覺得這是我非常內疚的地方,我想去彌補對家人的這種欠缺。”

夏伯渝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從珠峯迴家之後,他帶着愛人開着車,到北京周邊的一些景區去遊玩,希望補上和家人共處的時光。

而這其實也是這部紀錄片電影《無盡攀登》在上映之後,包括出品人吳京、郭帆,以及製片人柯慶峯都希望傳遞的一種精神內核——就如72歲的夏伯渝自己所説的那樣,“登頂並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來源:澎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4 字。

轉載請註明: “無腿勇士”夏伯渝:登頂珠峯不是終點,回家才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