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學習的難度來講,詠春拳的難度會低一些,太極拳的難度則相對較大,詠春拳屬於南拳的一種,但是它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南拳,因為傳統的南拳大都是硬橋硬馬、勇猛剛烈,而詠春拳則是一種剛柔相濟的拳術,這和詠春拳的創始人是一位女子有關。
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無論是詠春還是太極,都要看誰在學,誰在用。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讓甲方承認乙方,或者讓乙方承認甲方,都是很難做到的事。如果真要比較的話,詠春入門容易,學起來也相對容易。
畢竟只是半個內家拳,太極沒有真行家指導,入門很難。但一旦入門,修煉又變得相對容易。而且真正的太極修煉上限要遠高於詠春,可以超脱於武術而步入真正修煉之門。
詠春拳有獨特的木人樁訓練,這一點上是比太極拳更先進一些,木人樁訓練對提升筋骨的硬度、身體的靈活性,以及掌握出拳出腳的力道都有很大的幫助,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實戰訓練輔助手段,而且木人樁訓練是獨立於詠春拳套路的,即使不練詠春拳的套路,也可以進行木人樁的訓練。
詠春拳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為主要特點。憑藉手橋肌膚靈敏的感覺,發揮寸勁力量的內家拳法。
太極拳在推手方面,內容要比詠春拳豐富很多,這一點上詠春拳是有差距的,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和借力打力的用法,只有通過不斷地推手練習才能掌握,目前太極推手已經成為國家承認的比賽項目。
詠春拳過於強調身體中線,這使得不夠收發自如。太極拳過於強調絕招,這使得基本功不夠紮實。兩種拳法注重華麗的外表,輕於內在的技擊本質。
太極乃是內家拳法,很講究以氣運勁和四兩撥千斤,被尊為內家三傑之首。它是一套完整的拳術,不僅練拳、練氣、練意,而且還強調形神,並且提出了武學上至高法門—四兩撥千斤。太極拳其實高深莫測,常人難以體會,所以一般人的瞭解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可以説你要是將太極練到圓轉如意的境界,那麼詠春拳很難與之抗衡。
詠春拳據傳是南少林五梅師太所創,傳於弟子嚴詠春,後嚴詠春傳其夫梁衡,梁衡攜技南下,才有了後來的詠春。它曾經只是一個小拳種,流傳也只是有限的範圍,其影響遠不如同在南方的洪拳。直到李小龍的出現才公諸於世。詠春拳招式簡單實用,且條理分明,學起來也很容易。但是太極拳就比它複雜得多了。
太極若無數十年苦功,且是在明師的指導之下,很難有所成就,所以有些人不懂就認為它是花拳繡腿。而詠春拳的話,就算是個普通人,哪怕練上(苦練)三個月,就能比沒練過的人厲害許多。所以太極是一種拳法,而詠春是一種技擊術。
拳術厲害不厲害要看符不符合技擊的本質,太極拳非要擺出漂亮的架勢,分明是多此一舉!動作瀟灑漂亮和技擊不能並存,重視一面必然忽視另一面,詠春拳也是這樣。拳術首先要動作觀賞性強才會有人學,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對於武術初學者來説根本就不知道哪種拳術厲害,只能分辨招式動作是否好看,這是武術發展的規律。
功夫沒有高下之分,所謂功夫就是長年累月的不懈鍛鍊的結果,散打拳擊先練捱打,也就是當沙包,類似所謂鐵布衫一類,詠春太極沒聽説先練抗揍的。套用影視裏的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的速度達到光速,力量達到100噸,身體又抗揍,就是泰森在你面前也秒殺KO。這個是搏擊功夫的本質。
不管學什麼拳,首當修心正德。學拳不是為了爭強好勝,不是為了比誰更厲害。學拳是為健體防身,是為在能面對惡行時有舒張正義的能力。
學拳也好,學任何其他藝也罷,天道酬勤,要想學出樣,練出真東西,都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揮灑無數汗水,忍受常人不能忍之艱辛。在這個意義上,沒有哪個拳比另一個拳容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