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知名的前央視體育主持人劉建宏在個人社交媒體中稱:
“恆大整體深陷危機,恆大足球也因此危在旦夕。恆大足球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幾乎是中國足球僅有的亮點,甚至是中國足球的一面旗幟,但是,恆大足球也是金元足球的代表”。
“從它一誕生開始,就用自己的那種大刀闊斧,或者是異於常人的那種思維和行動,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恆大足球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呢,在前期,恆大足球確實也起到了給恆大整個集團造勢,非常巨大的廣告宣傳效應,從這個角度來説,恆大足球的這些支出並不算什麼”。
“但是,現在恆大整體上出現了問題,因此,恆大足球也變得岌岌可危,其實,恆大足球是不足以挽救中國足球的……”。
“商人有商人的考慮……一定有其商業上的考量……現在呢,恆大足球的這種危機,實際上是讓中國足球的危機,變得更清晰了。去年沒有了蘇寧足球,今年如果再沒有了恆大足球,中國足球已深陷到了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一方面,我們自己的職業聯賽的水平越來越低,競技水平低,觀賞水平低,因此商業價值也變得很低,另外一方面,我們又不能夠從整體當中,去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新人來,於是,我們還只能在這種惡性循環當中,一步一步地向下沉淪”。
“我們為什麼在過去的30年的時間裏,就沒有建立起這樣的一個青訓,或者是一個整體的足球培訓的體系呢?這一點,恐怕只讓中國足球來回答也是不準確的,我們可能確確實實要從中國的體育體系,從我們中國的教育的體系這個大的方面,來進行一個考量”。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足球在未來的20年的時間裏面,幾乎是毫無希望!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真正成熟的青訓體系,我們不可能源源不斷地向聯賽,包括我們的國家隊去供給優秀的人才,於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邊,我們都要忍受中國足球不斷在各個層面上的這種失利……而且我們的聯賽也不可能是有長足的一種進步”。
“那麼,為什麼不抓青訓呢?在過去的30年的時間裏面,我們的足協都提到了抓青訓、抓青訓,但事實上,但沒有真正投在青訓上,即便足協想投,恐懼也只能是在足協的範圍內去行使”。
“那麼,跨出了足協的這個職權行使範圍,中國足協也有一些無能為力!現在的中國足球,真的就像是中國體育臉上的一道傷疤:不僅傷害性極強,而且侮辱性也極強!”
……
最近以來,因恆大經營上出現問題,顯然令球迷們更為關注恆大足球的未來了——而傳出廣州隊要託管的消息,看來也非空穴來風。
恆大足球確實是過去十年來,中國足球的代表和一面鏡子,它既有強力資本投入之下的聯賽10年8冠,以及亞冠兩座金盃的史無前例之榮譽,當然也有今天“金元足球”散去後的不堪回首之往事。
事實上,言及“金元足球”,並非説資本是職業足球的“原罪”,恰恰相反的是,在任何時候,對於市場化的職業足球來説,資本的不斷投入,都仍是足球發展的重要根基,包括國有資本的投入,本質上亦如此。
當然,在資本如何應用於中國足球方面,這顯然仍讓中國足球又一次繳了學費——現在看來,並非只是瘋狂的足球投入,就一定能結出良性循環的花朵和果實,一旦投入足球背後的金主有了變故,就會讓職業足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顯然並非是真正成熟和良性的職業足球模式。
於是,才有了中國職業俱樂部的“中性化名稱”改革,其背後的真實邏輯,其實就是令職業足球俱樂部走向相對的經營獨立,比如股權的多樣化,就會令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生存能力變得更強、更為獨立。
恆大投入足球既有榮譽,也有教訓,我們仍應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有人説,恆大投入足球有其他考量,確實是這樣,但企業投入足球的背後,事實上無一不是有着其他考量,如經濟的、社會的等等因素,因此,我們也不必完全否定恆大足球的貢獻,雖然也要深刻反省“金元足球”失衡的後果。
當然,如果一味地和全部地將責任都一股腦地推給恆大足球,這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就如劉建宏所言,恆大足球不足以挽救中國足球,但也不應成為中國足球的全部“背鍋俠”,否則就是避重就輕,就會迷失了真正應該反省和重新出發的方向:那就是不能真正做好足球青訓,則中國足球就永遠難有未來!
其實,現在中超的“金元足球”變得無以為繼,反倒是一個好事,中國足球反正已是到了一個又一個谷底,那此時,正好可以從頭再來——“失敗是成功的媽”,我們就不信中國足球永遠找不到成功的大道!【原創評論:瑜説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