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日本東京都YMCA亞洲青少年中心舉行的“南京大屠殺84週年證言會”上,長期從事南京大屠殺相關歷史研究的旅日僑胞林伯耀介紹煤炭港大屠殺地圖。該地圖由曾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侵華日軍中士梶谷健郎在世時手繪。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攝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80週年紀念日,99名日本議員高調參拜靖國神社;在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剩不到50天之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宣佈不會出席冬奧會開幕式;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等右翼勢力屢次三番炒作涉台問題,公然支持“台獨”……近段時間,日本對華挑釁動作不斷,不僅給中日關係蒙上陰影,也給地區局勢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引起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炒作涉華議題 挑釁意味明顯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2月16日表示,他本人沒有出席北京冬奧會的計劃。在此之前,日媒已有報道稱,日本政府高級官員可能將不出席北京冬奧會,這意味着日本可能追隨美國,不派官員來參加北京冬奧會。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稱,我們歡迎各界積極參與北京冬奧會,反對將體育政治化的行徑,這一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近段時間,日本蓄意炒作涉華議題,對華挑釁意味明顯。岸田文雄在此前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就曾聲稱,“對付中國”是其當選後的“首要任務”。當選首相之後,岸田文雄果然打起“中國牌”。
10月27日,岸田文雄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東南亞國家聯盟首腦會議時,指責中國在東海、南海所謂“改變現狀”的舉措,“是對基於法治的海洋秩序的挑戰”,還宣稱就此向東盟“傳達深刻擔憂”。就在岸田文雄發表上述言論前夕,日本直升機航母“加賀”號和美軍航母“卡爾·文森”號,於10月25日在南海海域進行了聯合演習,炫耀武力。
“今年以來,日本政府在涉華議題上挑釁動作不斷,並將台灣問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人權問題’以及冬奧會相關話題作為主要抓手,試圖牽制中國。”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孟曉旭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向本報記者分析稱,除了積極參與美國圍堵中國的相關國際戰略、加強對釣魚島的主權聲索以及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之外,日本近來對華挑釁意味強烈的一個新舉動是為“台獨”勢力撐腰,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
12月14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一場智庫論壇上發表視頻演講時,就涉台問題大放厥詞,將台灣稱為“國家”,公然支持“台獨”。而這已不是他近來第一次拿中國的內政大做文章。日本副防衞大臣中山泰秀此前在參加美國智庫活動時也聲稱,要保護台灣這個“民主國家”。
對此,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安倍晉三的言論極其不負責且錯誤,中日關係不能繼續惡化。美日兩國必須改變策略,應該承認“一箇中國”,並且要付出行動。
鞏固日美同盟 推進修憲議程
日本近來頻頻對華挑釁,究竟有何圖謀?
孟曉旭認為,日本的挑釁行為主要基於四方面目的:一是向美國示好,鞏固日美同盟,同時利用美國對華展開大國競爭的契機,牽制中國,以期在與中國存在爭議的領土問題上獲得戰略優勢;二是通過與美國之外的第三方國際力量加強安全合作,如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簽署《互惠准入協定》,對華形成多邊制衡,進一步對華施加壓力;三是從自身國內戰略出發,通過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在日本國內製造緊張氣氛,以此獲取民眾支持來更好推進修憲等政治議程;四是利用所謂民主和人權議題抹黑中國,從而提升日本在地區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實現自身戰後轉型,謀求成為“正常國家”。
岸田文雄此前在接受《Hanada》雜誌12月刊訪談時表示,有意在擔任自民黨總裁期間實現修改日本和平憲法。此外,他放言“對中國,我一步也不會退讓”。對此,日本共同社指出,在日本眾議院選舉的街頭演説中,岸田文雄基本沒有提及修憲和對華政策,但此次在訪談中的舉動似乎意在向保守人羣做宣傳。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曾想通過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實現修憲夢想。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論’,為修憲和謀求‘正常國家’地位製造輿論氛圍,這是日本政府的一貫做法。”楊勉分析稱,當前日本政府妄圖火中取栗,利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謀求自身戰略利益和國際地位。“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日本的焦躁情緒日益嚴重,妄圖阻滯中國崛起的腳步。為此,日本不惜充當美國的打手,配合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希望以此維持自己在亞洲的地位。同時,日本與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爭端,又不願承認歷史罪責,因此想趁機報復中國,借中美關係緊張之際,將台灣問題當一張牌打,以此壓制中國。”楊勉説。
惡化中日關係 加劇地區緊張
如今,岸田文雄有關將不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最新表態,仍在持續發酵。有分析指出,雖然岸田文雄的表態相對美澳要更加温和,但仍表明在冬奧會一事上,日本選擇背信棄義,跟隨美國的腳步。從中也可看出,在涉華議題上,日本右翼勢力為了成功修憲,可能會完全倒向美國,並加大挑釁中國的動作。日本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勢必會影響未來中日雙方在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的有效交流與合作。
“日本對華挑釁行徑將造成諸多負面影響。首先,中日關係將進一步惡化,無法實現真正改善,兩國政治、經貿、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都將隨之受到影響。其次,日本搞分裂,組小圈子,拉一派打一派,將給亞洲乃至全球的和平與安全製造更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地區和平發展的勢頭將因此受損。”楊勉分析稱,美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前三大經濟體,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如果日本一味採取錯誤行徑,導致東亞地區不安定,那必然也將破壞全球局勢,打擊人們對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信心。
孟曉旭指出,接下來,日本政府在涉華議題方面,還有以下傾向值得警惕:一是在台灣問題上不斷説三道四,干涉中國內政;二是跟隨美國政府,繼續搞所謂“人權外交”;三是在國際多邊場合炒作釣魚島問題,與中國抗衡;四是在安保領域,加緊發展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企圖打着防禦的幌子,解除進攻能力限制。
據日媒報道,11月下旬,岸田文雄在陸上自衞隊朝霞駐地出席檢閲儀式時強調,考慮到日本週邊安全環境急速變化的現狀,將強化必要的防衞力。他表示,在修改外交安全政策長期指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衞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衞力整備計劃》的過程中,不會排除探討擁有在對方國家疆域內阻止彈道導彈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一個對過去侵略歷史沒有深刻反思的日本,如今反而不斷渲染外部威脅,並越來越重視對軍事力量的運用,這將加大地區安全風險,令日本鄰國及國際社會充滿擔憂。”孟曉旭説。(記者 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22日 第 06 版)